汪琦 黃文軍 李亮
對于任何一個少年來說,“江湖”都是一個很誘人的字眼,那里有沙包大的拳頭,有大碗酒和大塊肉,有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相比之下,“糧食”實在是有點沒勁,糧食有什么好說的呢?在茍?zhí)鞎缘男≌f里,糧食大有乾坤。兩位少年的成長,就是滿腔的干云豪氣重新接回大地的過程。作者更大的一份野心在于:揭示糧食與我們這個民族之間更為深刻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糧食塑造了人,也塑造了我們含蓄質(zhì)樸、謙遜隱忍的民族性格。
從這個角度來說,小說為今天的少年讀者奉獻了一盤“干貨”——它不是山珍海味,不是精饌佳肴,它就是強筋壯骨的糧食。同時,作者也為我們新一代的寫作者貢獻了一條寶貴的提示:無論是面對特殊年代的懵懂頑童,還是今天受“信息給養(yǎng)”的新一代,我們要寫出的,都應(yīng)該是深藏于人性內(nèi)部、如糧食般苦澀清香的童年精神。
兒童文學作家 汪 琦
念眾和“我”一起陷入了絕境,要想活下去,唯有奔上梁山一條道,而想要奔上梁山,必須得學會武藝。聽人說,管糧食的王老漢便是一位武林高手。我們跟著王老漢學農(nóng),越發(fā)覺得王老漢深藏不露。我們夢想著闖蕩江湖的生活,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懲惡揚善,打抱不平,踏遍青山,追逐自由??稍谖覀兊膲粝霂缀跬偈挚傻玫臅r候,“噗”的一聲,它就像肥皂泡一般,幻滅了。
這無疑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故事。我的眼前仿佛就放了一個雜糧面饃,散發(fā)著奇異的香味,它被一根長長的線牽引著,引誘著我在現(xiàn)實中的體育場曬糧地和幻想中的青山綠水之間穿梭。
茍?zhí)鞎岳蠋煹奈淖郑路鸾谍埬咀龀傻哪景液瓦B枷,看似不鋒利,卻足夠有力,不紛繁華麗,但散發(fā)著村醪和社醞的醇香。少年的張揚,老者的寬厚,幻想的癡狂,現(xiàn)實的溫暖,交織成了一幅大西北的壁畫。
套用文中的一句話:年少的夢總有些癡狂,癡狂得就像是年少的精髓,或者是年少的本身。這樣的癡狂一點兒也不可笑,正如王老漢其實真的深藏不露一樣……
兒童文學作家 黃文軍
遭受了莫名的挫折,“我”和念眾想學習武藝,闖蕩江湖,成為大俠,這本是孩子們對現(xiàn)實的一次逃離,卻無意間最終成為了他們?nèi)松砷L的重要旅程,對真切生活的熱烈擁抱。在師從王老漢的夏收時節(jié),我們身體強壯了,胃口變大了,懂得了糧食的芬芳,也領(lǐng)悟到了生活的意義??v使后來知道王老漢并不身懷絕技,甚至還會被孩童所戲弄,但都絲毫沒有影響他在我們心中的高大形象。那是因為,糧食已經(jīng)深深滋養(yǎng)著我們,哺育了我們的靈魂,把那“紅高粱的苦澀清香”流淌在血脈里。就在那個夏天,我們尋找到了精神意義上的家園。多年之后,“我”和念眾仍舊對此縈繞心頭,我們都明白自己的“根”在何處。這篇小說以回溯的口吻,回撥了時間的年輪,在現(xiàn)實與幻想兩條線索的巧妙糅合中,層層推進,相互渲染,重新去看待這段往事,品味其中的滋味,那情緒在醞釀,在升騰,就像后來王老漢做出來的甜白豆?jié){,醇厚,純真。“我”這段成長的經(jīng)歷,是自己的思緒的反芻,更是對那個時代精神特質(zhì)的留戀與呼喚。
《兒童文學選刊》編輯 李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