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是構成語言的最基本要素,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效率,擴大學生的詞匯量,縮短詞匯記憶時間,這些都需要充分的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英語;詞匯;課堂活動與應用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最基本要素,語言是通過詞與詞之間的鏈接,形成具有一定意義的句子,最后達到人們運用交流的目的。詞匯在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本文是由以下內容構成的:一、 引言部分,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義。二、 文章的文獻綜述部分,介紹了有關交際教學法的概念、教學原則和教學特點。三、 交際教學法在詞匯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英語詞匯教學現存的問題
(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英語教學目標明顯提高;(二) 輕視詞匯教學,使其流于形式;(三) 脫離語境,孤立地講解詞義;(四) 忽視文化內涵,影響詞匯得體運用;(五) 輕方法指導,詞匯記憶不科學;(六) 教學方法單一化;(七) 重課本內容,輕聯(lián)系生活。
二、 交際教學法概述
(一) 交際教學法的概念
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稱交際(法的)語言教學(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最初人們稱它為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功能法(Notional Functional Approach)。1972年薩維農(S.J. Savignon)提出交際能力語言教學的思想,1978年蒙比(John Munby)發(fā)表《交際大綱設計》,威多森(H. G. Widdowson)發(fā)表《作為交際的語言教學》,標志著交際教學法的正式確立。交際教學法主張語言學習的終極目標,不在于語言知識的獲得,而在于學習者的交際或者溝通能力的具備。也就是說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使學習者能夠以溝通為主題、對象、情境適當地表達自己想法,理解對方,并使用有效策略,最終以對話協(xié)商的形式傳達與接收信息。
(二) 交際型教學法的核心和原則
1. 交際型教學法的核心是如何處理好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首先,該教學法區(qū)分了語言的用法(language usage)和語言的使用(Language use),語言用法的掌握和語言的恰當使用是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因此在外語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恰當使用語言這一目的帶動語言用法的教學。其次,交際式教學法明確了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并服務于交際目的。
2. 交際式教學法的原則
(1)形式教學的多少應與學生的程度形成反比,因而學生的水平越高,形式教學的比重應該越少,非形式教學應增加。
(2)課堂活動要有實際意義,即課堂練習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 gap)。
(3)既要訓練準確,又要訓練流暢,不提倡單純的語法解釋,而是通過適當的語言輸入和有意義的課程活動幫助學生習得語言。
(三) 交際教學法的特點
1. 功能和意念相結合。語言學習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從日常學習生活的情景中選擇典型材料,學習表達和理解不同功能所需要的語言。
2. 語篇是教學的基本單位。語言教學由句子的機械操練轉向語篇在交際情景中的實際運用,要求教學法中的句型操練是在語篇上下文中為表述意義和交際功能服務的。
3. 教學過程交際化。利用外語組織課堂進行教學,通過交流討論和角色扮演實現外語教學過程交際化。學生在言語交際活動中不僅要求語言形式的正確性,而且還應注意場合、符合說話人的身份等,得體地使用外語。
4. 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外語課堂上,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學會學習的能力。交際教學法反對命令、強迫和機械的訓練,強調激發(fā)學習動機,消除焦慮情緒,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言語交際活動,不苛求糾正語言錯誤。
三、 交際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澳洲英語詞匯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借鑒。用錄音教給學生正確的發(fā)音;用實物、圖片給學生直觀印象;借助肢體語言,動作讓學生形象地感知形容詞和副詞;利用故事給學生詞匯學習的語境;讓學生在單詞清單、句型結構以及習慣用法中掌握詞匯。
四、 結束語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詞匯教學,注意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要讓學生善于思考,教師首先要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運用交際教學法的原理組織課堂活動,認真分析學生學習英語詞匯時存在的問題;采用靈活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感興趣、有動力;努力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并確保他們能精確和透徹地理解所學詞匯,能準確地使用詞匯,提高英語詞匯的教學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James F. Lee, Bill VanPatten.Mak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Happe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Laurie Lind Makin. Live, Love and Learn[M]. Camberwell: ACER Press,2013.
[3]Mike Fleming, David Stevens.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Secondary School[M].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1998.
[4]Penny Ur, Andrew Wright. FiveMinute Activiti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作者簡介:
陳文富,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莊浪縣永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