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外國語實驗學校 紀 月
不知不覺中,我作為中隊輔導員,已經(jīng)陪伴隊員們兩年多了。隨著隊員們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心理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出現(xiàn)的問題也開始悄悄升級。
隊員們升入三年級之后,我明顯覺得他們難管了。我不再是那個“一呼百應(yīng)”的“孩子王”,隊員們也不再是“無所不應(yīng)”的“捧場王”,這讓我常常感到孤掌難鳴。漸漸地,他們對我的一些中隊管理“小秘訣”變得無動于衷。有時,我用五級音量說“三二一!”但隊員們只用二級音量回答說“坐端正……”有時,我甚至會遭遇無人答復的窘境。這讓我十分惱火。
一個月前,楊松波校長和我們?nèi)甑膸讉€中隊輔導員聊起這個問題時說:“管理孩子要用智慧?!笔前。爢T的成長和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嘶吼和嘮叨是沒有用的,我得直擊問題,以變應(yīng)變。
最近,中隊在準備少先隊活動課展示,大家都比較忙碌,我無暇組織隊員們午休。這時,中隊長于澤一把我的筆記本電腦拿到教室,搜索動畫片,準備午休時放給隊員們看。我忙完手頭的事,緩過神來,看到于澤一無聲的幫助,欣慰地摸了摸他的頭。這一刻,我腦海中突然有了靈感——用手勢來傳遞贊賞!
我常對隊員們說,遇到問題不要慌張,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只有一個,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有很多。對于我的這些理論,隊員們還是比較認可的。
當天中午,我和隊員們傾心交談了一番。我們約定:以后當他們能夠不動聲色、聰明地解決問題時,我就用手摸一下他們的頭;如果他們遇事慌張,處理問題不當,我就點一點他們的手,提醒他們下次注意。
當天放學時,我在隊伍里很“張揚”地摸了一下中隊長于澤一的頭,于澤一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那一刻,我看到隊員們瞬間站得筆直……
過了幾天,我和隊員們一起數(shù)了數(shù)他們收到的“摸頭獎”,也默默地回憶了一下“摸手提示”?,F(xiàn)在,隊員們已學會遇到事情先想想“我要怎么做”。
一次,我正在教室里批改作業(yè),聽見兩名隊員的一段對話:“花盆掉了,花土灑了一地!”“別嚷嚷,沒看見紀老師正批作業(yè)嗎?你拿垃圾袋,我去拿掃把……”看著他們小小的背影,我不禁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