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客闖江湖
大學(xué)畢業(yè)后,為了追逐自己留學(xué)日本的夢想,我買了人生中的第一臺摩托車??缟夏ν熊嚭螅也耪嬲w會到摩托車帶著人劃開空氣、奔向遠方的快感。發(fā)動機的轟鳴伴隨著耳邊呼嘯的風聲,讓人只想騎著它一路狂奔到路的盡頭。有朝一日,我一定要騎著摩托車環(huán)游日本,不知何時,這種想法開始在我心中慢慢滋生,直到占據(jù)了我的整個世界。
畢業(yè)后,我終于有機會完成這個心愿,于是,我騎上了心愛的摩托車,一個人,一臺車,一頂帳篷,開啟了我的冒險之旅。
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我從東京輾轉(zhuǎn)來到滋賀縣。一切準備妥當,我在車后面掛上一塊用日語寫著“環(huán)游日本”的牌子,正式啟程。我沒打算走高速公路,駛出城區(qū),直接朝著日本海的方向一路北上。
誰知剛剛啟程,穿過山上的一條隧道后,雪山竟迎面撲來,令人措手不及!要不是出隧道前我及時減速,車子差點就在積雪上打滑橫摔出去,嚇出了我一身冷汗。這之后的路段鋪滿積雪,摩托車根本無法通過,加上山中氣候多變,如不趕緊撤離,路面一旦凍結(jié),就只能等待營救。我的腦子一片空白,第一天出發(fā)就差點被困深山,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無奈之下,我只好小心翼翼地原路返回,勉強繞行30多公里,這才安全抵達日本海沿岸。
順著沿海公路一路疾馳,抵達新澙縣的時候已是晚上11點,氣溫驟降,手凍得不行,還好休息站整夜都有空調(diào),很暖和。長途旅行補充睡眠、保存體力最重要,我的經(jīng)驗是十分體力用掉六七分,剩下的是在突發(fā)情況下用來保命的。
一夜無夢,早上起來風和日麗。熱胎完畢后,我繼續(xù)趕路,天氣預(yù)報帶來了一個壞消息:北海道大雪,未來幾天,下雪區(qū)域?qū)⒅鸩侥弦浦燎嗌?。海邊天氣變幻莫測,早上還碧海藍天,現(xiàn)在又開始下起了雨。我現(xiàn)在必須要和時間賽跑,盡量趕在風雪來臨前抵達青森,這關(guān)乎著我此行能否騎到北海道。
越往北走越冷,加上被雨澆了一整天,身上濕透了,雨水從鞋面一點點滲到腳背,手腳早已凍麻木。當晚,我終于趕到秋田,就著早上買來的鯨魚肉罐頭和啤酒,在漆黑、寒冷的休息站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次日一早,我選擇了相對穩(wěn)妥的內(nèi)陸線,一路疾馳北上。幸運的是這兩天東北地區(qū)連續(xù)升溫,路面情況好了不少,可我心里依然敲著警鐘:太陽落山后,山路一定會凍結(jié),我必須得抓緊時間下山。下午5點多,天就完全黑了,氣溫隨之驟降。好在我順利抵達了青森最北邊的港口。一路長途跋涉250公里,路上不見一輛摩托車,路邊超過半米厚的積雪告訴我,我正在一條多么不同尋常的路上行駛。
青森與北海道之間橫亙著一道海峽,車輛只能通過大型渡輪過海。買票后,船員用繩索將我的摩托車固定在甲板上,并且提醒我說,北海道在下雪。我點點頭,無暇顧及他們驚訝的目光,一路提心吊膽地趕路,早已筋疲力盡,一挨著睡袋,立馬就睡著了。
4小時后,渡輪抵達北海道的函館港。午夜12點,我終于騎著摩托車登上了北海道。此時,一陣巨大的喜悅突然襲來,我心想,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我終于還是辦到了。
函館市內(nèi)沒有多少積雪,一路出城意外順利,于是我就大膽地走上了那條通向札幌的道路,沒想到,這才是噩夢的開始!
4個小時后,渡輪抵達北海道的函館港口,船員左等右等,發(fā)現(xiàn)沒人來騎走摩托車,于是派人上樓尋找,結(jié)果才發(fā)現(xiàn)還在船艙呼呼大睡的我……
進入山區(qū)路段,氣溫驟降,路面結(jié)著薄冰,看起來是路,實際上卻無比光滑。車的前后輪不時打滑,我的心越揪越緊,終于體會到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就在此時,我看到前面有一個貌似出口的地方,心中一喜,遂開始靠邊減速。突然,車輪失控側(cè)滑,我失去平衡,連人帶車橫摔出去!一切發(fā)生得太快,我首先意識到的不是疼痛,而是慶幸自己摔在了路邊,眼睜睜看著后車為了避開我,在路上急轉(zhuǎn),差點撞上護欄。劫后余生,我慶幸自己沒有被卷在車輪下……疼痛襲來時我才發(fā)現(xiàn),凈重360斤的摩托車加上滿載的行李,近400斤的重量全都壓在了我的左腿上,別說扶起摩托車,我甚至都無法把被壓住的腿抽出來,更無法確認是否骨折。四周空無一人,我這才意識到,這次好像真的玩大了。
就在我快被絕望淹沒的時候,一位路過的巡邏管理員下車搭救了我。他幫我扶起車,確認我沒有骨折受傷,摩托車也可以正常啟動后,對我說:“貼著邊慢慢騎,沒關(guān)系?!比缓笏_著巡邏車,鳴著警笛在我身后為我護航,直到我安全駛出,他才關(guān)閉警燈,絕塵而去。
進入浪江町后,眼前的景色開始漸漸蒙上一層灰色的死氣,因核輻射而發(fā)生變異的野獸在城里四處游蕩,我一腳將油門踩到底,心驚膽戰(zhàn)地掠過這道至今也無法愈合的“傷疤”。
不過,危險仍在繼續(xù),沿途我又摔了好幾次,好在有驚無險。我緩慢騎著車,想抓緊時間趕回碼頭。這時,一位大媽叫住了我,原來她怕我繼續(xù)騎行會有危險,便想讓我先到她家暖和一下。此時,另一個姐姐也來過來幫忙,讓我把車停到她家的店里。我到大媽家吃了一頓熱氣騰騰的午飯。下午,感謝了這些熱心人后,我騎車再次出發(fā)。返回函館港后,我立刻買了最早班的船票返回青森港。如果不能環(huán)游完北海道,繼續(xù)停留也沒有任何意義。
后來,我回想起在北海道的遭遇,感動不已:在越冷的地方,人心卻越溫暖。一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也需要他人的幫助和扶持。
我原計劃到了青森后就一路趕到茨城,可到港后卻發(fā)現(xiàn)青森同樣下著大雪,竟比函館還冷,路面全都結(jié)上厚厚的冰,摩托車根本沒法騎行,我只能先在港口候船室過夜,第二天看情況再做打算。
一路顛簸冒險,驚魂未定。晚上9點半,電視里突然傳來了緊急地震速報:我當天的目的地——茨城北部的高荻市發(fā)生了里氏6.3級地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如果從北海道回來后一路順利,沒有耽擱這一天的行程,我已經(jīng)在高荻市海岸邊宿營了……
第二天醒來,終于聯(lián)系上一家修理店老板,他幫我把車運到了230公里外的花卷市。他告訴我,遇到這樣的天氣,要是再晚一點,他自己的車都不可能從青森駛出去。為了避免再次被困住,我趁著路面尚未完全凍上,一路猛騎200公里,趕到了仙臺市。
出了仙臺后,越往南走越暖和。從相馬附近穿過,我進入日本“3·11大地震”時被巨大海嘯淹沒過的地區(qū)。數(shù)年過去了,這里依舊死氣沉沉,滿目瘡痍。新地町路邊立著海嘯灌水區(qū)的指示牌,默默向人宣告:海嘯卷走了這里的一切——道路、房屋、農(nóng)田以及生命。從南相馬市穿過后繼續(xù)往南,不知不覺,周圍的行人、商店開始漸漸稀少。我知道,這里離福島第一核電站不遠了。由于核污染,福島縣浪江町依舊被政府指定為“歸還困難區(qū)域”(即不適合人類居住的高核輻射區(qū)域)。
摩托車只能沿著一條路前行,就是從浪江町內(nèi)穿過,利用距離核電站5公里左右(最近距離僅兩公里)的高速路,快速穿過輻射區(qū)。進入浪江町后,雖然我早就知道人們逃離了家園,但親眼目睹這座死城,還是十分震驚:原本熱鬧的商店空無一人,公路上的紅綠燈還照常亮著,這座空城顯得異常詭異。一路上到處都是警示牌,提醒闖入者,這里不是一個正常區(qū)域??此茰剀暗暮_呅℃?zhèn),就這樣變成了一座空城,一個無人區(qū),一個飽受核輻射污染的鬼城……我必須盡快逃離這個地方。
高速路上的指示牌,實時顯示當時的輻射劑量。在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直線距離僅5公里的地方,輻射當量為3.7uSv/h,而正常狀態(tài)下的輻射量僅為0.11uSv/h,當?shù)氐妮椛涑^正常值30倍以上!于是,我一路狂飆,速度一度爆表。我知道我超速了,可沒人愿意在這里多待上哪怕一秒鐘,一些汽車卻以更快的速度超過了我。好不容易騎出高速路,離開核電站40公里后,路邊的輻射劑量顯示器的數(shù)值也逐漸回歸正常。
到達茨城,太陽已完全落山,我決定直接橫穿東京,以免白天堵車。當晚,我抵達了神奈川縣山中的
一個宿營地,這里早就搭好了十幾個帳篷,十分熱鬧,我今晚不再孤單。
夜空萬里無云,河水在帳篷邊緩緩流淌,從篝火上升起的火星緩緩飄向天空,融入點點繁星。星空下,遠處傳來的鐘聲在山中回蕩,就這樣,我在旅途中迎來了新的一天。
熱氣騰騰的土豆柿子燉牛肉,就是我當天的早飯。吃飽喝足后,收拾行囊,出發(fā)奔向富士山!一路上天氣好得令人不敢相信,透過路邊樹林的頂端,遠遠就能看到富士山影影綽綽,那雪白色的山頂在云中聳立,蔚然壯觀。我在富士山腳下繞行一圈后,駛上國道1號線,此時夜色四合,我穿過名古屋市區(qū),到達了四日市,準備在此休整一晚。
從四日市出來后,基本上就是山路。三重縣這邊的路確實適合騎行,摩托車沿著起伏的山勢前行,每到拐彎的時候,海平面就在眼前忽左忽右地晃動,夕陽把云彩、山峰和大海罩上一層金光,樹叢間的空隙透出忽閃忽閃的光亮,一切都那么愜意。
穿過樹林,遠遠就望見立在山頂?shù)臒羲?。這就是我當天的目的地:本州的最南端——潮岬燈塔。扎營下來,夜間遙望星空,心曠神怡。第二天早起后環(huán)顧四周,面朝大海的那一刻,心中頓時春暖花開。
繼續(xù)旅行,在一條隧道前面,我看到一圈車轍印,很像是摩托車在原地畫出來的。在日本,現(xiàn)在都還有很多暴走族,他們騎著改裝的摩托車,在大街上成群結(jié)隊地呼嘯而過,不過早已沒有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榮光,一起與這個時代告別的,還有日本摩托車的鼎盛時期和2沖程摩托車。
幾經(jīng)周折,途經(jīng)四國、九州,我終于到達了日本本土南端的鹿兒島縣。本來我打算一直騎到更南端的櫻島,可惜市內(nèi)堵車,只得放棄。隔海望著云霧繚繞的櫻島,想到要就此踏上向北的歸程,心中不免感慨起來。雨水打得護目鏡啪嗒作響,視線變得模糊。就這樣,我在狂風暴雨中繼續(xù)趕路,歸心似箭。
出了熊本,坐渡輪一路趕到長崎。當晚,我在一個叫做“夕陽山丘”的休息站歇息,到達那里的時候,太陽早已落山,但映在海面上的月光卻有種別樣的美。第二天醒來已是上午10點,休息站的管理人員看我睡在睡袋里,怕我冷著,非常細心地為我把空調(diào)打開,我心中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一路上陰晴雨雪,一個人踽踽獨行,任何來自陌生人的微笑與關(guān)心,都能讓我這個旅人倍感溫暖。
一路風雨兼程,終于到達敦賀,重新回到了起點——歷時17天,經(jīng)過50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再轉(zhuǎn)過這個彎道,我就要為此次環(huán)游日本之旅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