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爸爸厲害
媽媽帶女兒去看達(dá)·芬奇的畫展。她對女兒說:“達(dá)·芬奇非常厲害,他會畫畫,還會物理啊,數(shù)學(xué)啊,解剖啊,設(shè)計啊,機械啊,幾乎是什么都會。”女兒說:“那達(dá)·芬奇會做紅燒肉嗎?”媽媽:“應(yīng)該不會吧!”女兒:“那還是爸爸比較厲害!”
寫作亮點:通過作者的作文,我感受到了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真幸福!這篇作文不單單寫有關(guān)洗碗的家庭趣事,更是通過這件事成功地塑造了家庭成員的形象——坑娃的爹媽、被坑的單純小娃,護娃的奶奶。每個形象都那么鮮明和可愛,并且,通過這件事,以小見大地表達(dá)了全家人分工合作完成一件事的幸福感。
你還可以這樣寫:這篇小作文還可以采用倒敘的敘述順序來寫:從奶奶告知“我”小紙條的真相寫起,把“我”當(dāng)時的驚訝表現(xiàn)出來,然后揭示爸爸媽媽欺騙自己的“罪證”,最后寫到一起洗碗的協(xié)商結(jié)果,這樣會更有懸念感。
(特約教師:黃思敏)
星期天早上,我正窩在房間里睡大覺。一陣吵鬧聲把我吵醒,到底怎么回事?原來是老爸老媽因洗碗而“大鬧天宮”。
“我每天都那么辛苦地工作,還要洗碗,太累了,你應(yīng)該體諒我一點,怎么能讓我去洗碗呢?”老爸振振有詞。
老媽也寸步不讓:“我也不容易呀,我天天在家里要干家務(wù),帶小孩,我當(dāng)家庭主婦也挺辛苦的呀!總而言之,我不洗!”
我這個“小法官”聽著雙方的“辯詞”,覺得都很有道理,便決定用抓紙團的方式來決定誰來洗碗,這次我也加入。老爸和老媽聽了我的話,停止了爭吵,又竊竊私語了一陣,一致同意了。老爸自告奮勇寫好了紙團,折好后,放到桌上。我認(rèn)真地打亂紙團,隨手抓了一個最大的,心想紙團大就可能代表著里面寫的字最多,洗碗的肯定不是我。媽媽隨即也拿了一個比較大的,爸爸沒辦法,只好拿了一個最小的。
選完紙團,爸爸很紳士地做了一個“請”的動作,說:“女士優(yōu)先,小孩優(yōu)先,茗茗,你先拆。”我沒多想,直接打開了紙團,紙團上赫然寫著一個字:洗。老爸笑瞇瞇地看著我,說:“既然已經(jīng)有人洗了,那我們的紙團,也沒必要打開了吧?!闭f完便把紙團隨手扔進(jìn)了垃圾桶,還挑著眉毛看了看一臉笑意的媽媽。我雖然覺得有些不對勁,但還是愿賭服輸,轉(zhuǎn)身進(jìn)廚房準(zhǔn)備洗碗去了。
這時候一直旁觀的奶奶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到廚房告訴了我事情的真相,原來所有的紙團上寫的都是“洗”,老爸就套路我,讓我先打開……
什么嘛,分明是在欺負(fù)我!我在垃圾桶里找到了“罪證”,質(zhì)問老爸,一開始他拒不承認(rèn),后來才承認(rèn)了。我們只好又開始討論,最后商量出一個共同的結(jié)果:全家一起洗碗。
于是廚房里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聚在水池邊:我負(fù)責(zé)“輔助”在碗上加洗潔精,“主將”老媽“打頭陣”在水池邊洗碗,老爸充當(dāng)“副將”幫老媽把殘留的洗潔精清理干凈,做“后勤”的奶奶只要把碗放回櫥柜就行了。不到十分鐘,我們就把碗洗干凈了,一家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哈,洗碗風(fēng)波順利解決,原來全家一起洗碗也是一種幸福呢。
(指導(dǎo)教師:姜勇、田利群
圖/蟈菓貓)
初音姐姐講圖解:哈,洗碗看來是一件家庭里的大事呢,家務(wù)嘛,全體家庭成員,包括“我”也是有義務(wù)去承擔(dān)的,所以不能全都丟給一個人喲?!拔摇苯?jīng)歷的這次洗碗風(fēng)波,其實幸福感滿滿呢。一起圖解本文第四自然段,看小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寫出抓紙團裁決法的吧。
洗碗大戰(zhàn)即將開始!我伸長了脖子,豎起耳朵,決定主持一下公道:“嗯哼!”我清了清嗓子,然后說:“天天都是媽媽洗碗,的確挺辛苦。今天我們家就來一次公平競爭。”“怎么競爭?”媽媽見我站在她那一邊,可高興了,地問起來?!笆茄?,你說呀!”爸爸也贊同。我一臉嚴(yán)肅地了他們一眼,說:“為確保公平,石頭剪子布,誰輸了誰洗!”爸爸聽了,瞧著我嘿嘿地笑了起來,說:“那行,你小子吃飯有你的份,洗碗也該有你的份吧?”我一聽,心中暗道不好,中計了?。ê迷~:迫不及待 掃視)
其他寫洗碗的好段
每次洗碗,單調(diào)之中也找了點樂趣。因為洗碗,所以必須站在廚房里,倒也看到了聽到了不少平日里不曾留意的事。臨巷的鄰居家時不時傳來小孩子被打的哭聲,路邊行人的吵鬧聲,來來往往的車聲,甚是熱鬧。最有趣的是對面人家電視正對著我家廚房的窗口,我便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良好的視力,看著那五彩斑斕的畫面。雖然只見其圖,不聞其聲,有如看無聲電影,但卻為我的洗碗事業(yè)平添了不少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