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連杰, 佃松宜, 蒲 明
(1.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成都 610065;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控制工程學院,成都 610225)
近年來,隨著四旋翼飛行器在軍用和民用領(lǐng)域被廣泛應用,其控制問題成為了研究熱點之一[1-4]。由于四旋翼飛行器系統(tǒng)中存在模型不確定性以及外界未知干擾,故要求其控制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魯棒性?;?刂埔蚱渚哂袕婔敯粜?,而被廣泛應用于四旋翼飛行器姿態(tài)控制問題[5-6]。文獻[7]利用自適應律估計外界干擾的上界,結(jié)合反演法和滑??刂圃O(shè)計魯棒控制
器,實現(xiàn)了飛行姿態(tài)的穩(wěn)定跟蹤控制。文獻[8]為實現(xiàn)飛行姿態(tài)的快速跟蹤,設(shè)計了快速終端滑模控制器,提高了飛行姿態(tài)的跟蹤速度,同時采用改進的趨近律去除了控制抖振。在四旋翼飛行器姿態(tài)的滑模控制器設(shè)計中,往往是通過增大切換增益值來處理不確定,但較大的控制增益一方面易造成控制抖振,另一方面易使控制輸入飽和,引入觀測器實時估計系統(tǒng)不確定和外界干擾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文獻[9]引入非線性干擾觀測器估計外界干擾,并將估計值引入滑模控制器中,提高了姿態(tài)跟蹤精度。文獻[10]將由系統(tǒng)不確定和外界干擾組成的復合擾動視為擴張狀態(tài),采用擴張狀態(tài)觀測器進行估計,降低了切換增益,進而抑制了控制抖振。但文獻[9-10]中觀測器的觀測誤差均是漸近收斂的,收斂速度較慢。為此,本文設(shè)計有限時間干擾觀測器以實現(xiàn)對系統(tǒng)不確定和外界未知干擾的快速精確估計。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本文以存在模型參數(shù)不確定和外界未知干擾的四旋翼飛行器姿態(tài)跟蹤控制問題為研究對象,基于有限時間干擾觀測器設(shè)計滑??刂破鳌2捎糜邢迺r間干擾觀測器實現(xiàn)對復合擾動的快速精確估計,并將觀測值引入控制器設(shè)計中進行補償。結(jié)合非奇異快速終端滑??刂圃O(shè)計魯棒控制器,提高系統(tǒng)跟蹤誤差收斂速度的同時去除了控制抖振,基于Lyapunov理論證明了系統(tǒng)跟蹤誤差一致最終有界,最后通過仿真驗證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旋翼飛行器坐標如圖1所示。
圖1 四旋翼飛行器力學坐標Fig.1 Mechanical coordinates of quadrotor aircraft
參考文獻[7],四旋翼飛行器的俯仰角、滾動角、偏航角以及高度平衡方程為
(1)
式中:P,R,Y和Z分別為俯仰角、滾動角、偏航角以及高度;Uf,Ur,Ul和Ub分別表示前、右、左、后4個電機的輸入電壓,即系統(tǒng)的控制量;Kf c為力系數(shù);Lf為前螺旋槳中心到y(tǒng)軸的距離;Jp,Jr和Jy分別為四旋翼飛行器繞y軸、x軸和z軸的轉(zhuǎn)動慣量;m為四旋翼飛行器的質(zhì)量;g為重力加速度。代入四旋翼飛行器的物理參數(shù)并化簡得
(2)
(3)
式中,di(i=1,…,4)為未知有界復合擾動。
假設(shè)1di(t)有界但上界未知,其一階導數(shù)存在且有界,即
(4)
式中,Li為未知正常數(shù)。
本文的控制目標是針對存在復合擾動的四旋翼飛行器系統(tǒng)設(shè)計魯棒控制器,使各通道輸出穩(wěn)定跟蹤理想的輸入信號,其中,輸入信號光滑有界。為簡化控制器設(shè)計步驟,以俯仰角通道為例,進行控制器設(shè)計。
為實現(xiàn)對復合擾動的快速精確估計,設(shè)計如下形式的有限時間干擾觀測器[11]
(5)
(6)
式中:γ=g/l,λ=p/q,p,q,g,l均為正奇數(shù),且1<λ<2,γ>λ;a和b為已知正常數(shù)。
當系統(tǒng)狀態(tài)遠離平衡位置時,角度跟蹤誤差e1的高冪次項起主要作用,此時系統(tǒng)能快速收斂到平衡位置附近,此后角度跟蹤誤差的一階導數(shù)e2起主要作用,保證系統(tǒng)誤差以較快速度收斂到零。由于γ和λ均大于1,避免了對滑模面求導時出現(xiàn)負指數(shù)項,即避免了終端滑模的奇異問題。
(7)
式中:k,μ,η均大于零;f,h,m,n為正奇數(shù),且0 綜合式(6)、式(7)俯仰角通道的控制律設(shè)計為 (8) 同理可得滾動角、偏航角和高度通道的控制律為 (9) (10) (11) 式中:滾動角通道跟蹤誤差e3=x3-xrd;偏航角通道跟蹤誤差e4=x5-xyd;高度通道跟蹤誤差e5=x7-xzd。 定理1對于含有復合未知擾動的四旋翼飛行器系統(tǒng)即式(3),在滿足假設(shè)1的條件下,設(shè)計有限時間干擾觀測器如式(5),選取非奇異快速終端滑模面如式(6),采用控制律如式(8)~式(11),則系統(tǒng)跟蹤誤差一致最終有界。以俯仰角通道為例,證明如下。 定義Lyapunov函數(shù)為 (12) 對V求導得 (13) 對s求導得 (14) 將式(8)代入式(14)得 (15) (16) (17) 對上式兩邊同乘eηt得 (18) 由上式知V(t)一致最終有界,則s一致最終有界。由式(6)可得俯仰角跟蹤誤差e1一致最終有界。同理可得系統(tǒng)所有跟蹤誤差均一致最終有界。 將四旋翼飛行器系統(tǒng)分為俯仰、滾動、偏航以及高度4個通道系統(tǒng),各通道理想輸入信號為x1d=x2d=x3d=x4d=sint,各通道初值為xp0=xr0=xy0=xz0=(-20)T,擾動選擇為di=3sin 5t,i=1,…,4。其余控制系統(tǒng)參數(shù)選取為λ1=30,λ2=150,a=8,b=1,q=7,p=9,g=5,l=3,k=5,f=7,g=5,μ=0.5,m=3,n=5,η=6。 為驗證本文控制方法的優(yōu)越性,分別設(shè)計了基于有限時間干擾觀測器(Finite-Time Disturbance Observer,FTDO)的非奇異終端滑模(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TSMC)控制器和無FTDO的非奇異快速終端滑模(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FTSMC)控制器與本文控制器進行仿真對比。 從圖2跟蹤誤差效果對比可以看出,在沒有FTDO觀測擾動并在控制器中進行補償時,系統(tǒng)的跟蹤誤差較大;而引入FTDO后,控制精度有明顯提高,同時還可以看出采用NFTSMC方法的控制器相比采用NTSMC方法的控制器,系統(tǒng)跟蹤誤差的收斂速度明顯加快。由圖3知引入終端吸引子后,控制輸入基本平滑,較好抑制了控制抖振。由圖4可以看出,F(xiàn)TDO實現(xiàn)了對擾動的快速精確估計,估計誤差一致最終有界。 圖2 跟蹤誤差對比圖Fig.2 Tracking error comparison 圖3 各通道控制輸入Fig.3 Control input of each channel 圖4 FTDO觀測效果Fig.4 Observation results of FTDO 本文針對四旋翼飛行器姿態(tài)控制問題中系統(tǒng)存在模型參數(shù)不確定和外界未知干擾的情況,設(shè)計有限時間干擾觀測器對復合擾動進行有限時間估計,并基于估計值設(shè)計非奇異快速終端滑??刂破?,引入終端吸引子設(shè)計趨近律,抑制了控制抖振。仿真結(jié)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提高了系統(tǒng)的跟蹤速度和跟蹤精度,同時去除了控制抖振,便于實際應用。 [1]ABDESSAMEUD A,TAYEBI A.Global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VTOL-UAVs without linear velocity measurements[J].Automatica,2010,46(6):1053-1059. [2]YANG K S,CHENG C C.Robust 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quadrotor helicopter[J].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2013,284:2296-2300. [3]DYDEK Z T,ANNASWAMY A M,LAVRETSKY E.Adaptive control of quadrotor UAVs:a design trade study with flight evalu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2013,21(4):1400-1406. [4]XIONG J J,ZHENG E H.Position and attitude tracking control for a quadrotor UAV[J].LSA Transactions,2014, 53(3):725-731. [5]薛劭哲,侯明善,張松.微型四旋翼飛行器TSMC控制方法研究[J].電子設(shè)計工程,2013,21(15):88-91. [6]PATEL A R,PATEL M A,VYAS D R.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quadrotor using sliding mode control[C]//Proceeding of the 44th Southeastern Symposium on System Theory,2012:111-114. [7]曹開發(fā),謝慕君,李元春.基于自適應反演滑模的四旋翼飛行器姿態(tài)控制研究[J].自動化與儀表,2016,22(1):42- 47. [8]吳文海,劉錦濤,李靜,等.四旋翼無人機SO(3)快速終端滑模姿態(tài)控制器設(shè)計[J].電光與控制,2015,22(11):6-10. [9]楊柳,劉金琨.基于干擾觀測器的四旋翼無人機軌跡跟蹤魯棒控制[J].飛行力學,2015,33(4):328-333. [10]吳琛,蘇劍波.四旋翼飛行器的軌跡跟蹤抗干擾控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6,33(11):1422-1430. [11]卜祥偉,吳曉燕,陳永興,等.基于非線性干擾觀測器的高超聲速飛行器滑模反演控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4,31(11):1473-1479. [12]蒲明,吳慶憲,姜長生,等.高階滑模微分器的分析與改進[J].控制與決策,2011,26(8):1136-1146. [13]李慧潔,蔡遠利.基于雙冪次趨近律的滑??刂品椒╗J].控制與決策,2016,31(3):498-502.4 穩(wěn)定性分析
5 仿真分析
6 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