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數字媒體學院 閆北歌 李彥霖 石釗衡 夏鴻斌 龍娟娟
2014年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指出,全民健身已經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這一舉措使得健身運動人群數量大大提升,讓人們更注重身體健康與體育鍛煉。近年來互聯網行業(yè)也抓住這一趨勢,不斷推出跑步運動類APP產品,滿足運動人群的各種需求。APP(Application)多指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1],當前市面上各類運動類APP基于手機的隨時、隨身、簡單、便捷、互動性等特點,為用戶提供了記錄與社交等平臺,成為運動的輔助工具。
目前,市面上跑步運動類APP產品大多以記錄和社交為主,支持定位、音樂播放、視頻教學等功能,并將跑步運動數據可視化、圖形化;同時將跑步數據進行排行、競賽,以社交互動督促用戶進行運動。
那么跑步運動類APP對大學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選取了江南大學的200位本科生作為樣本,展開了問卷調查。調查中顯示,大學生這一群體對此類APP的黏著性不強,僅有28.49%的人會使用該類APP。而缺乏相關跑步運動知識與系統(tǒng)的指導也導致大學生群體日常運動不規(guī)律、不合理[2],運動風險大大上升,更容易受傷。
針對大學生在跑步運動中所暴露出的問題,本文項目對跑步運動APP進行了改進,在保持大多數APP都有的記錄和社交兩大功能之外,創(chuàng)新的將跑步數據用“運動寵物”形式體現,將跑步運動APP與寵物養(yǎng)成APP進行結合,同時強化與創(chuàng)新社交功能,讓跑步更為趣味,加強用戶使用黏著性。呼吁更多大學生進行跑步運動,同時為用戶提供相關的知識,系統(tǒng)的指導運動,減少跑步風險,讓跑步運動成為習慣。
為了更好解決當下大學生運動主動性差、習慣養(yǎng)成難等問題,我們經過文獻及市場調查研究后發(fā)現:①激勵理論與運動健身APP的功能設計相融合,可以促進用戶運動行為的發(fā)生和習慣的養(yǎng)成[3]。②勸導式設計融入運動健康類移動應用中,可以促使用戶更加積極地參與運動健身。③游戲化設計無論是接受度、還是實踐經驗與優(yōu)勢方面,對于運動類APP設計來說,都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兩者結合具有高可行性。
故在本應用功能設計中,我們將激勵機制、勸導式設計以及游戲化設計的理念融入其中,為大學生跑步運動以及校園運動社交提供新思路。
作為調研內容,我們參考了如今市面上最火熱的游戲模式,發(fā)現寵物養(yǎng)成的模式在大學生中廣受歡迎,用戶規(guī)模龐大。而在跑步APP中加入寵物互動養(yǎng)成系統(tǒng),也是游戲化設計和激勵理論在運動APP中的創(chuàng)新嘗試。
養(yǎng)成機制的核心,就是將用戶的運動數據、簽到互動和目標完成等行為轉化為一定的獎勵。這是提高用戶動機方面的勸導策略中的獎勵和成就策略,可以有效增加用戶粘性和刺激用戶堅持鍛煉。用戶通過完成每日運動任務獲取一定的經驗值,這些經驗值可以在寵物商城中,換取寵物相關的一些服飾裝扮。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原本緩慢而微小的跑步效果通過寵物的形式放大化,也能增加用戶的成就感和主動性,以外在動機來引導用戶逐漸建立內在激勵。
寵物界面會以對話框的形式進行一些跑步相關知識與目標任務完成度等推送信息。文案風格貼近大學生的喜好,以略帶調侃的語言,借由寵物的口吻和碎片化的方式將這些信息更有效傳遞給用戶。
適當的提醒的功能,比如到計劃時間提醒用戶今日任務未完成,幫助用戶記憶合適的時間進行運動,也能起到更好督促和刺激用戶堅持鍛煉的作用。
社交功能在當前市場上跑步類APP的交付率僅此于動態(tài)記錄以61.7%位居第二。但在用戶期望—交付性矩陣分析中又呈現出低期望—高交付性的結果。[3]不難發(fā)現,運動APP目前的社交功能社群性低,也是由于產品功能限制導致用戶之間日常聯系弱,用戶地域的分散性高,難以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社群。
而大學校園具有極好的社交潛力,具備較為穩(wěn)定的地域性。建立一個基于校園的運動交流平臺,既能有效起到督促運動習慣養(yǎng)成,在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運動交流氛圍,又能有效增強用戶粘性和使用活躍度,保持用戶使用的長期穩(wěn)定性。
調查研究發(fā)現,一個人跑步難以堅持形成穩(wěn)定的跑步習慣,容易產生懈怠心理。有同伴相互鼓勵督促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本應用的校園約跑功能,用戶可以在有跑步意愿時實時發(fā)布約跑信息或查看到已有的約跑信息,挑選運動數據適合自己的跑友。約跑成功后可以通過私聊進行溝通,約跑在無人加入時依然可以自由修改編輯和取消。
除約跑外,為了給校內運動愛好者一個更好的交流與開展活動的平臺,我們設立了活動功能,分為線上及線下兩類。用戶可以發(fā)起線上活動,如相互督促打卡,跑步心得交流;也可以發(fā)起線下的約跑交流活動。群聊功能也為活動參與者提供了交流的工具。
本應用針對用戶較關心的:跑步里程、速度、卡洛里、運動軌跡等數據,實現了基礎的跑步實時記錄功能,使得用戶可以動態(tài)的看到自己的跑步數據及位置。
2.1.1 動態(tài)計算跑步的里程
我們先利用手機的定位功能,再通過監(jiān)聽手機的位置信息,獲得手機每秒的經緯度數據,在通過計算兩點在球面上的距離,計算每秒鐘走過的路程(即每秒的平均速度m/s),再把它們累加得到一次跑步跑過的總路程。由于獲得的是每秒所走的路程,所以也就等同于獲得整個跑步過程中的瞬時速度,容易得到跑步過程中的最快和最慢速度。
2.1.2 動態(tài)顯示用戶位置
在項目中,我們使用百度地圖api來實現有關于用戶位置信息獲取的功能。百度地圖api的功能強大,其位置監(jiān)聽功能更是對監(jiān)聽用戶位置信息改變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從提供的api中獲得世界地圖,可調節(jié)地圖縮放比,同時能在地圖中顯示指定的位置,并標記出來。api這些功能使我們實時更新用戶的位置并在地圖上顯示出來成為可能。
現今許多大學舉辦的運動類活動較少,體育運動課程也只針對低年級開設。沒有相應的練習環(huán)境和感興趣的練習人群,使得許多處于運動練習邊緣的人漸漸疏遠了運動鍛煉。本應用的排行榜、實時約跑等功能,為大學生群體提供了安全穩(wěn)定的運動社交平臺,讓校園跑步愛好者在此交流,相互督促。
2.2.1 約跑社交平臺
約跑,功能與百度貼吧發(fā)帖功能相似,用戶可以自行創(chuàng)建活動或選擇已有的自己喜歡的活動進行參加。不同的是,一旦你參加了這個活動,會自動加入一個群組,與同活動的參與者討論約跑活動的具體事宜。本應用采用像服務器被動相應請求機制,與網頁的拉取數據的機制相同。首先由發(fā)起人把關于此次約跑活動的詳細數據發(fā)向服務器,這時服務器接收到這些數據,會為這個活動自動創(chuàng)建一個id和一個與活動互相聯系的聊天室,并把這些數據和id存到數據庫中。當有用戶瀏覽約跑活動界面時,應用會自動發(fā)出請求,要求服務器把所有約跑信息都發(fā)送的用戶設備上,供用戶選擇。當用戶選擇了其中一個約跑活動加入時,用戶的id會與當前活動的id綁定,不能再參加其它約跑活動,然后自動加入與活動綁定的聊天室中,實時了解活動情況。
2.2.2 即時通信聊天
即時聊天,即隨時隨地與參與約跑活動的跑友或其他好友進行通信聊天。此功能用Java中的Socket編程來實現。Java的Socket編程是用戶與服務器之間可以互相主動發(fā)送消息,不像約跑功能,是服務器被動接受客戶的請求再發(fā)送消息,每一個用戶連接到服務器都會創(chuàng)建一個線程來接收用戶發(fā)送的消息,并通過目標用戶id,知曉消息發(fā)送給哪個用戶。群組消息,采用異步統(tǒng)一管理模式,群組中存有所有參與者用戶的id,一旦都用戶發(fā)送消息,將通過這些id把消息發(fā)送到群組中其它用戶去 ,消息的發(fā)送時異步的,也就是說服務器在處理一個用戶消息的時候,其它用戶發(fā)來消息,只能等前一條消息處理完才能被處理。
當下,運動健身APP市場風口大熱,通過跑步運動類APP來進行鍛煉與社交已成為一種時尚。但通過調查發(fā)現,大學生群體對其使用的黏著性卻并不強,也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與系統(tǒng)的鍛煉。作為追求時尚與潮流的一代,大學生群體應是推動跑步運動APP快速的發(fā)展的主要動力;而作為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大學生群體的身體素質也應更加被關注。
針對大多數大學生的特點與喜好設計一款屬于大學生的運動APP,界面與功能符合大學生普遍審美,將跑步運動APP與寵物養(yǎng)成APP相結合,讓大學生在運動中感受趣味,在運動中進行社交,提升大學生用戶對其使用的黏著性,從而讓他們自覺的養(yǎng)成堅持跑步運動的習慣,保持運動的積極性,提高身體素質水平。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本次項目的研究與開發(fā),能夠探索一種針對高校的可復制運動社交模式,進而促進高校運動體系化的發(fā)展。
[1]陳佩,李曉晨,陳東良.運動類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研究——以東南大學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07):109-111+150.
[2]袁曉芳.運動類app軟件在學生體育健身活動的應用及發(fā)展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9):164-165.
[3]呂興洋,劉辛丹,劉宇青.跑步APP內容交付性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06):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