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煜明
摘 要:利用DIS微電壓傳感器來探究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實驗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對第2節(jié)的實驗進行了改進,讓學生不僅能夠定性地探究感應電動勢的產(chǎn)生條件,而且能夠?qū)Ψɡ陔姶鸥袘蛇M行探究或驗證。
關鍵詞:DIS傳感器;法拉第電磁感應;DIS探究實驗
一、實驗設計背景分析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針對人教版教材選修3-2第4章的第4節(jié)“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教學設計。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是高中物理電磁學部分的重要內(nèi)容?!镀胀ǜ咧形锢碚n程標準》對這一部分的要求是Ⅱ級,要求掌握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能計算感應電動勢的大小。教材上這部分只有定性的實驗介紹,沒有定量的實驗驗證,教材這部分的引入,主要是基于第2節(jié)的兩個定性實驗,然后,教材直接介紹公式和推導,這讓學生在理解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特別是對公式E=nΔΦ/Δt中磁通量變化率以及與線圈匝數(shù)n的定量關系理解困難。因此,筆者希望通過利用DIS微電壓傳感器對第2節(jié)的實驗進行改進,讓學生不僅能夠定性地探究感應電動勢的產(chǎn)生條件,而且能夠?qū)Ψɡ陔姶鸥袘蛇M行探究或驗證,幫助學生理解公式。
(二)實驗創(chuàng)新與改進
本實驗對教材第2節(jié)模仿法拉第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在感應電路中用DIS微電壓傳感器代替電流計,用條形磁鐵直接代替通電螺線管,并且增加了用單根和兩根條形磁鐵同時插入、抽出相同螺線圈,用一根條形磁鐵以相同速度插入、抽出可調(diào)多匝線圈進行對比實驗。
(三)實驗原理
當通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改變時,閉合電路內(nèi)會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閉合電路的線圈、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即E=nΔΦ/Δt。若保持變化的時間一樣,就要改變磁通量的變化量,來研究磁通量的變化量對感應電動勢的影響。若保持磁通量的變化率一樣,就要改變線圈的匝數(shù),來研究線圈匝數(shù)對感應電動勢的影響。
二、實驗內(nèi)容設計
(一)實驗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觀察和實驗探究,理解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閉合電路的線圈匝數(shù)、磁通量變化率的關系。
難點: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磁通量的變化率的關系。
(二)實驗教學內(nèi)容
本次實驗包括兩個探究實驗。探究實驗一: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原線圈,一個內(nèi)部放一根條形磁鐵,另一個內(nèi)部放兩根條形磁鐵,同時采集磁鐵以相同的速度從兩個線圈中拔出的感應電動勢。改變磁鐵拔出的速度,采集多組數(shù)據(jù),比較兩個感應電動勢。如果有E1/E2≈E1′/E2′≈ΔΦ1/ΔΦ2≈1∶2,在實驗誤差范圍內(nèi),可近似認為感應電動勢E∝ΔΦ。
探究實驗二:用一根條形磁鐵穿過可調(diào)線圈,開始時選擇2000匝,第二次選擇4000匝。分別采集磁鐵以相同的速度從兩個線圈中拔出的感應電動勢,采集多組數(shù)據(jù),比較兩個感應電動勢。如果有E1/E2≈E1′/E2′≈ΔΦ1/ΔΦ2≈1∶2。在實驗誤差范圍內(nèi),可近似認為感應電動勢E∝n。
三、實驗教學方法
本次實驗教學中主要用到實驗觀察法、分析法、實驗歸納法、講授法。
四、實驗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 師:(多媒體展示)近年來,無線充電手機、無線充電汽車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么無限充電的原理是什么呢?
【復習導入】 師:(多媒體展示)第2節(jié)的模擬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實驗。
【提出問題】 師:(多媒體展示)感應電動勢的產(chǎn)生條件是否和感應電流產(chǎn)生的條件一樣呢?
【猜想假設】 (引導學生)猜想:閉合回路感應電動勢大小可能與磁通量的變化、線圈的匝數(shù)有關。
【設計實驗】 (引導)生:在螺旋線的兩端直接接電壓表來測量感應電動勢。(教師解釋由于感應電動勢較小,實驗室的電壓表不能直接測量出來,因此這里我們采用DIS微電壓傳感器代替?zhèn)鹘y(tǒng)的電壓表進行測量。)
【實驗探究】 教師先進行演示實驗,在進行實驗時,可以邊實驗邊給學生講解一下DIS微電壓傳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項,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探究,做好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與記錄。下列是兩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圖表。
【分析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對得出的實驗圖像進行分析,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傳感器測得的電壓值。
從圖1、圖2中可以看出,二者的電壓值近似為2倍。
【得出結論】 閉合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跟閉合電路的匝數(shù)成正比。
五、實驗教學效果與評價
本實驗的實驗操作簡便,實驗現(xiàn)象非常明顯,實驗的數(shù)據(jù)處理也較為簡便,能夠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閉合電路中感應電動勢與磁通量的變化率、閉合電路的線圈匝數(shù)之間的關系,希望這個實驗能夠得到推廣應用。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市教育學會第八屆(2015—2017)基礎教育科研重點課題(課題批號:XH2015A16)“DIS實驗與3D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果。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