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佳怡
廬州月光,灑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太多的傷,難訴衷腸;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p>
許嵩在《廬州月》中娓娓唱來。與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相比,合肥(古稱廬州)似乎并非那么大名鼎鼎,但這座位于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襟江擁湖,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古城的確是一座有著厚重歷史的城市,“江南唇齒,淮右襟喉”絕非浪得虛名。
合肥之名,曾出現(xiàn)在司馬遷所著《史記·貨殖列傳》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雖是短短一句,卻將合肥當時作為南北皮革、鮑魚、木材轉運站的繁華昌盛之景顯露無疑。地處長江淮河兩大水運的節(jié)點,在當時大運河未開通時地位尤其重要,這也是合肥成為貨殖列傳中商都之一的原因。
合肥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就發(fā)生于此,孫權曾多次欲奪未成,倒是張遼八百勇士破東吳十萬大軍的故事流傳千年。滄海桑田,光陰荏苒,如今的逍遙津已然成為合肥十大名景之一。
對了,你一定聽過“開封有個包青天”,而你是否知曉,這位鐵面無私的包拯的家鄉(xiāng),可就在合肥呢。歷代對其贊譽無數(shù),清代宋衡曾言:孝肅祠邊古樹森,小橋一曲倚城陰,清溪流出荷花水,尤是龍圖不染心。
合肥歷史源遠流長,而合肥街頭則呈現(xiàn)一種莫名的趣味:擁擠尋常的馬路上,人們匆匆地各奔前路,卻不知自己正構造出一次神奇的巧合,或者戲劇性的反差。廣告牌下喝完飲料仰頭玩笑的姑娘,坐在一旁低頭看著手機淺笑的小伙,三輪車上撐到衣服扣子崩開還在吸著酸奶的胖保安,雜貨店鋪為了生計飛速做著煎餅的瘦削攤販……
被人們稱為“真正的野生攝影大師”的合肥人劉濤,他的作品常來自于其在合肥街頭巷尾的“掃街”,每幅畫面都透出一股寫實的味道。合肥這座并不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人們視線中的城市,也跟著“野生”了一把,讓市井百態(tài)充滿趣味,讓來往旅客若有所思。
千古城池今猶在,合肥雖然不像一線城市那樣現(xiàn)代、光鮮,有著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和人頭攢動的CBD,卻有著接地氣的尋常煙火氣息和溫暖幽默味道。恰如清代名家徐漢蒼所云:朝霞山頂看朝霞,五色霞明帝女家,湖上女兒十五六,一時照水學盤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