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體育學院基礎課教學研究部 郭長虹
計算機人工智能識別技術是一種新型技術,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該技術在各行各業(yè)的應用同樣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就需要人工智能識別技術擁有更好的應用效果。計算機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瓶頸問題,對其使用效果產生影響。本文針對計算機人工智能識別技術應用瓶頸進行分析。首先對人工智能識別技術進行簡單介紹,之后說明了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的不同類別,最后對其瓶頸進行分析。
引言: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是通過計算機對人類思維以及意識的模擬,并通過計算機程序展示人類思維。其中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就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與其他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相比,識別技術的發(fā)展空間更為廣闊,能夠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更多便捷。由于我國開始研究人工智能識別技術較晚,在很多方面還有待改進,要想讓該技術得到長足進步,就需要對計算機人工智能識別技術遇到的瓶頸難題進行分析。
智能識別技術的發(fā)展需要將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基礎,人工智能識別技術是將人類智能作為樣板,展開模擬或延伸的研究。目的在于開發(fā)出類似于人類智能的新型智能機器,其應用領域非常廣闊,包括語言識別、圖像識別、對人類語言以及機器人語言進行處理。識別裝置是識別技術的核心部分,能夠通過對物體的識別得到數據,識別裝置在接收到數據之后傳輸到計算機處理系統,實現數據信息的二次處理。條形掃碼起器是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人工智能識別系統,在超市購物結賬時收銀員只需要通過掃描商品對應的條碼,就能夠知道商品價格,通過計算機的自動計算就能夠完成總價格計算,這就是計算機人工識別技術在生活中最典型的應用(鄭邦毅,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運用: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4)。由此可知,計算機智能識別技術的出現以及普及能夠讓我們的辦公、生活向著智能化方向發(fā)展,為我們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在國外的起步時間較早,同時也具有較快的發(fā)展速度,在當前的發(fā)達國家中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自動識別系統。近年來我國也開始研究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并在生活中加以應用,在很多領域中人工智能識別技術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由于我國開始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研發(fā)的時間較晚,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并且還有很多應用中出現的問題亟待解決。
“無生命”識別技術主要包括三類:條形碼識別技術、智能卡技術以及頻射識別技術。第一類,條形碼識別技術。在條形碼識別技術中既包括了傳統的一維條碼技術,又包括了我們廣泛使用的二維條碼技術,其中一維條碼技術是條形碼識別技術的基礎。與一維條碼技術相比較,二維條碼技術具有更大的信息容量,能夠顯示中英文字符,同時還具備更強大的糾錯能力,這就使得該技術在信息識別技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得到廣泛應用;第二類,智能卡技術。顧名思義,該技術是應用智能卡完成自動識別。智能卡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集成電路卡,它能夠進行數據的獨立運算與儲存。將智能可與計算機系統進行結合后就能夠完成一系列信息處理任務,包括采集、傳輸、管理等。智能卡技術在物理領域中應用非常廣泛,常被用作身份驗證、車輛識別等工作中;第三類,頻射識別技術。與其他兩種識別技術不同,頻射識別技術是非接觸式的自動符號識別技術,通過無限電磁波實現讀取與識別對應目標。無線電信號在傳輸數據時需要借助電磁場,通過物品標簽的傳輸,實現對物體的自動識別以及跟蹤。由此可知,頻射識別技術的主要作用就是標識物體,隨著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極有可能取代條碼識別技術,在物品標識管理中發(fā)揮出重要作用。
“有生命”識別技術也可以劃分成三類:聲音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以及指紋識別技術。第一類,聲音識別技術。聲音識別技術是非接觸識別技術,是通過用戶的聲音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包括聲音的音頻、音調、音質等。聲音識別技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借助聲音就可以完成技術操作,不需要用到眼睛、手等部位。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聲音識別技術得到了較為完善的配套軟件支持,這就讓聲音識別技術擁有了發(fā)展條件,促進其在更多領域的應用;第二類,人臉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所識別的對象是人臉視覺特征,通過該識別方法鑒別人的身份,是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一種。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別針對面部不同部分的特征完成自動追蹤,并對識別過程中的曝光強度進行自動調整;第三類,指紋識別技術。每個人類的指紋細節(jié)特征都是獨一無二的,指紋識別技術就是對這一生物特征加以利用,實現對人物身份的識別。
聲音識別技術就是通過對不同聲音進行分析處理,實現對聲音的識別。如今聲音技術設備中大多配備有聲音存儲系統,預先采集用戶的聲紋并存儲,在用戶與設備通話時,計算機就能夠對用戶的聲音進行分析,并且完成與數據庫中存儲聲音的對比,之后實現一系列功能操作(范銀平,計算機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的應用瓶頸分析: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3,16)。在科技不斷進步的現今社會,技術設備也逐漸趨于完善,在很多領域中都有聲音識別技術的應用。然而,該項技術的應用還存在很多瓶頸問題有待突破,其中最主要的有三大問題。
第一,聲音識別系統存在漏洞。目前的聲音識別系統受到語言種類的限制,它的識別對象是普通話,無法識別出地方方言。而聲音識別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包括手機、汽車等,使用該技術的人群構成非常復雜,有些用戶普通話說的不標準或不會普通話,這就限制了他們對聲音識別系統的應用;第二,容易受到干擾。在聲音識別系統中,麥克風和信道不同都會影響到識別性能,如果所處的環(huán)境較為嘈雜,聲音提取效率必然會降低,進而影響到對聲音的識別,出現識別不準確的問題;第三,無法實現智能判斷。每個人的聲音都不是固定不變的,由于身體狀況發(fā)生變化,情緒出現波動都會導致聲音發(fā)生改變,這就會對聲音的識別效果產生影響,有時還會出現他人有意模仿用戶聲音的現象,對用戶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影響。
與聲音識別技術相比,視覺識別技術在應用中存在更多瓶頸問題,有很多技術難題亟待解決。視覺識別技術與聲音識別技術具有一致的識別原理,都要完成信息的采集與存儲,在實踐中卻存在較大差異。視覺識別技術需要對圖像進行處理,我們最常應用的就是人臉識別與指紋識別,其瓶頸問題表現如下。
對于人臉識別技術來說,其識別處理的通常是人臉的幾個關鍵點,對人臉的幾個不同表情進行采集并存入數據庫。但是,人臉的表情是多種多樣的,在采集數據時無法將所有面部表情都收錄其中,這就導致在進行人臉識別時影響準確性。人的面部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發(fā)生改變,如果不對數據庫信息進行更新就會對識別效果產生影響。識別技術通常會對周邊光線有一定要求,如果光線條件不好,會對識別的準確性產生影響。此外,有時兩個人的臉部輪廓相似度較高,在識別上會對準確性產生影響。對于指紋識別技術來說,就是要對指紋的紋路圖案以及斷點進行識別,實現個人的身份識別,它具有唯一性,并且還能夠保持終身穩(wěn)定。因此,指紋識別技術最常用作密碼的設置。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常會在很多地方留下指紋,因此要想對指紋進行復制是非常容易的事,借助復制指紋就能夠代替用戶進行操作,對系統的判斷產生影響,對用戶的人身財產安全產生威脅(楊恒,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進展和應用分析:信息通信,2014,01)。指紋識別系統是對數據庫中存在的指紋進行識別,但是有些人的指紋特征并不明顯,成像難度較大,限制了指紋識別的應用。
當前的計算機系統都設置有解碼程序,人臉識別與指紋識別都可以設置為密碼,實現計算機的加密操作,但是應用過程中還有弊端存在,對使用效果產生影響,這就需要對視覺識別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突破技術瓶頸,讓計算機人工智能識別技術達到更高水平(張劍平,人工智能技術與“問題解決”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0)。
計算機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如今擁有廣闊的應用范圍,這也促進了該項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技術瓶頸問題。綜上所述,智能識別技術的主要應用瓶頸就在于無法完全做到智能控制,這就對其應用產生了限制。這些問題也為將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只有突破計算機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的瓶頸,才能夠真正做到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