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 《電波科學學報》編輯部 趙 佳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數(shù)字化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越來越多期刊編輯的青睞。在微信上搜索 “學報”的公眾號,目前有183個學報類的公眾服務號[1]。這個數(shù)量還在不斷增加。
手機用戶的爆發(fā)式增長和微信公眾平臺的普及加速了編輯、審稿人、作者、讀者等期刊參與者行為模式的轉變。構建新的科技期刊平臺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傳統(tǒng)上基于Web頁面的投審稿系統(tǒng)已不能完全滿足目前的用戶使用習慣及讀者的閱讀偏好。而手機APP模式搭建在技術層面要求較高且更新與維護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其更新緩慢、用戶體驗差強人意。越來越多的科技期刊開始搭建微信公眾號服務平臺以滿足期刊投稿人的使用需求。
目前,有很多期刊都已經(jīng)搭建了微信公眾平臺。然而,這些平臺大多僅作為新的投審稿通道和文章閱讀器,并沒有發(fā)揮微信的新功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因而在使用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1)信息推送缺乏及時性和吸引力。
目前,微信手機日活躍用戶突破9億。微信閱讀也成為國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科技期刊為了方便服務投審稿人和讀者,為其提供實時一對一的咨詢服務,大多使用的微信服務號而非訂閱號。每個月只能推送四次消息,對行業(yè)內的研究熱點及動態(tài)、刊物亮點等信息無法及時有效推送。很多微信公眾號在推送時只是將本刊物的文章摘要進行簡單羅列或轉載相關的專業(yè)信息,缺乏自己的原創(chuàng)作品和對刊物文章的有效整合和重點推介,不僅無法給閱讀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滿足讀者的閱讀期待,還使得讀者對推送消息產(chǎn)生逆反心理。
(2)欄目設置不合理。學術期刊微信公眾號的常規(guī)菜單和特色菜單名稱都清晰易懂, 然而卻極其普通, 這也致使菜單名稱雷同[2]。調查統(tǒng)計,60%的期刊設置欄目很少,僅僅設置與閱讀和投稿相關的欄目。這種結構性的缺失導致訂閱用戶無法獲取和本刊相關的特色信息,也無法幫助他們在信息過剩的時代高效而又有針對性地選擇、吸收、利用和發(fā)揮知識的價值,有悖于科技期刊讀者訂閱期刊公眾號的心理預期。
隨著微信功能的不斷增加和宣傳方式的多樣化??萍计诳仨毟倪M微信服務號的服務方式,適應新的宣傳模式,創(chuàng)新科技期刊的服務方式。
科技期刊微信公眾平臺主要的服務對象是本專業(yè)相關的專家學者。微信公眾平臺的定位應該緊密圍繞期刊服務,報道專業(yè)技術及最新科研成果。
作為服務包括投稿人在內的期刊使用者的綜合服務平臺,科技期刊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方便用戶發(fā)表學術成果。微信平臺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用快捷的方式讓用戶進行投稿操作。其次是本刊的過刊獲取,通過輸入關鍵字或者作者姓名,可以獲取該作者在本刊發(fā)表過的論文。公眾平臺是同方向作者交流學術的平臺,平臺的推送消息要及時準確。同時要有一個集合所有投稿人的微信群,方便投稿人的交流互動。
(1)讀者使用端欄目設置
根據(jù)讀者的使用習慣設置欄目是平臺設置的基本要求。欄目設置首先要滿足投稿人的需求,投稿人可以進行投稿、稿件進度查詢、優(yōu)先出版、專業(yè)文獻查詢等。其次,欄目設置需要提供專業(yè)相關的延伸服務,如會議報名、會議抽獎、信息發(fā)布、業(yè)界動態(tài)和期刊訂購服務。最后,欄目設置滿足本刊推廣和增強粘性的需求。如專家訪談、科學普及等。
(2)管理平臺設置
科技期刊的微信平臺在設計時往往重視前臺的細節(jié)處理,忽略了后臺的精細化設置。后臺管理的合理化設置不僅僅方便管理員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更是提高期刊粘性和用戶體驗的重要基礎。對本刊投稿人根據(jù)專業(yè)方向和使用習慣精細化分組、對原有文章根據(jù)學科分類和對產(chǎn)生數(shù)據(jù)精細化管理,是對用戶分析和專業(yè)分析的大數(shù)據(jù)基礎。也是為讀者的個性化服務,及時調整微信平臺服務內容。
微信平臺作為移動閱讀的重要方式,具備信息網(wǎng)絡傳播速度快的特性。這就要求科技期刊的編輯及時準確的將信息傳遞給用戶。
(1)已收錄文獻的及時上傳。
目前,很多優(yōu)秀期刊已經(jīng)做到在向作者發(fā)送收錄通知時,文章已經(jīng)可以在各大論文查詢平臺可以檢索到。及時將已收錄的稿件上傳到微信平臺,并發(fā)送推送通知,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告知廣大用戶。在加速整個學科研究進度的同時,更有利于本期刊學術論文的傳播和引用。
(2)專業(yè)相關熱點信息的及時推送。
推送熱點信息是擴大微信公眾平臺影響力的重要方式。熱點信息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影響力大和消失速度快的特點。跟進熱點信息,從專業(yè)的角度對熱點信息進行二次加工,將信息以人性化的方式向讀者進行推送??梢杂行岣咂脚_用戶活躍度和增強平臺粘性。
移動端的閱讀方式不同于紙質化閱讀,也不同于使用電腦屏幕的閱讀。移動閱讀是碎片化和淺層次閱讀,讀者在使用移動端接受信息是,更傾向于簡練的文字和圖片。編輯在對推送論文進行二次加工時,要在保持信息正確的基礎上,使用簡練活潑的文字和圖片來闡述文章內容。
(1)簡練的文字。移動端的淺閱讀方式要求用少量的文字提供豐富的信息。文字的色彩和字體決定了受眾的接受程度。無關主體的內容盡量精簡,重要的信息要使用醒目的顏色進行標注。在此基礎上,推送內容的整體顏色和字體保持協(xié)調一致。
(2)生動的圖片。不同于嚴謹?shù)募堎|期刊,微信平臺的內容編輯可以使用風格活潑的彩圖。嚴肅的專業(yè)內容使用生動活潑的圖片來描述,是的枯燥的學術論文變得直觀有趣??梢蕴岣咦x者的閱讀興趣和接受程度。
微信平臺內置的強大功給予了期刊更豐富的服務方式?;谖⑿藕笈_的二次開發(fā),給使用者提供了更加靈活多樣的服務。
(1)會議服務。作為學術性期刊,不定期召開會議是促進專家交流、擴大期刊影響力和推廣新產(chǎn)品的重要方式?;谖⑿砰_發(fā)的會議報名、會議簽到、會議抽獎、會議群等功能可以極大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也可以讓使用者及時方便的獲取到所需的信息。
(2)在線支付。傳統(tǒng)的期刊訂購手續(xù)繁瑣,特別是對于個人用戶,訂購和接收期刊都很不方便。微信支付可以讓使用者一鍵購買、續(xù)訂期刊??萍计诳峁┑钠渌鲋捣眨绨婷尜M收取、稿費支付和會議費收取等。都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實現(xiàn),方便快捷的同時,還會保留電子版的記錄。
專業(yè)期刊的論文來源是期刊質量的重要保證。傳統(tǒng)的實體宣傳方式的效果越來越趨于弱勢,多種宣傳手段結合的方式成為必然。微信用戶在2018年達到了10億,微信也成為投稿人最經(jīng)常使用的溝通平臺。微信平臺可以在投稿過程中吸引投稿人關注本刊的微信公眾號,通過推送消息的過程宣傳本刊;微信公眾號導出的二維碼可以方便的投放到本刊的網(wǎng)站和宣傳材料中,通過不同的渠道推薦給投稿人。
信息傳播渠道的變化深刻影響了科技期刊的發(fā)展模式。借助微信公眾平臺,投稿人對科技期刊有了更多的選擇,保持科技期刊對投稿人的粘性也越來越重要。目前,很多科技期刊僅僅將微信公眾平臺當做一個新的渠道,沒有認識到微信平臺的重要性。隨著更多的科技期刊投入對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fā),新的服務模式必將更快的進入到科技期刊領域。本文對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新服務的全方位探討,從后臺的部署到前臺的設計都給出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希望本文能給科技期刊社的微信平臺建設提供幫助,讓微信公眾平臺在科技期刊的創(chuàng)新服務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1]搜狗微信公眾號檢索. http∶//weixin.sogou.com/weixin?type=1&s_from=input&query=%E5%AD%A6%E6%8A%A5&ie=utf8&_sug_=n&_sug_type_=
[2]湛江.學術期刊微信公眾號的分析與思考——基于多類出版物微信公眾號的比較[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4)∶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