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郵電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彭 捷
接入網是由業(yè)務節(jié)點接口、用戶網絡接口及其之間的傳送實體組成的電信業(yè)務傳輸承載系統(tǒng)。光纖接入網(OAN)以光纖為媒介,利用光載波信號進行信息傳輸,根據光纖接入(FTTx)光網絡單元位置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光纖到戶、光纖到樓、光纖到辦公室、光纖到駐地等幾種情況。FTTx大體可分為兩類,即有源接入與無源接入方式。PON是無源光網技術,利用分工器實現(xiàn)光信號分配,實現(xiàn)一根光纖為多用戶服務。由于該技術有穩(wěn)定性高、成本低等優(yōu)點,已經成為電信光纖接入網的主要形式。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即無源光纖網絡技術,具體是指在光配線網絡中不含有電子電源和電子器件,光分配網絡(ODN)完全由光分路器等無源器件組成。在一個無源光網絡中,主要包含一個位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線路中斷(OLT)和一批安裝在用戶端的光網絡單元(ONUs)組成。在兩者之間采用光纖和無源分光器、耦合器實現(xiàn)網絡通訊,其中OLT是上層骨干網的接口,ONT是用戶服務接口,無源器件可以將一路光信號分解成多路光信號,并傳輸到各個終端單元。PON技術主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特點:
(1)從OLT到ONU的下行方向為TDM廣播方式,OLT發(fā)送信息和ONU接受信息都可以連續(xù)工作;
(2)從ONU到OLT的上行方向為TDMA時分多址傳播方式,OLT接受和ONU發(fā)送都處于突發(fā)模式狀態(tài);
(3)OLT光接收機要適應不同ONU信號光功率,具有一個較大的動態(tài)范圍,同時具備較快的判決速度。在接收不同節(jié)點發(fā)送的突發(fā)信號時,能夠迅速恢復正確時鐘,并在上行信元到達前幾個bits內,完成快速突發(fā)比特同步;
(4)ONU光發(fā)送機要實現(xiàn)快速開關控制,在無信息發(fā)送狀態(tài)下,只泄露極小光功率,并低于接受靈敏度10dB以上[1]。
PON網絡總體設計包括ODN設計、配套光纖接入和設備設計三大部分,在設計時需要通過合理的總體布局,實現(xiàn)三者之間的協(xié)調性,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的用戶接入網需求。首先應對接入網實際場景進行考察,確定整體架構,并與區(qū)域平面圖、樓面平面圖等相適應。應重點考察目標場景的區(qū)域網絡布置狀況和路由器資源狀況,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確定OLT最近節(jié)點位置,通過合理設計路由器方案,降低建設成本。綜合考慮接入用戶數量、傳輸距離、光纖承載能力、已有設備資源、技術成熟度和運營成本等因素,選擇技術和標準,構建合理的應用模式。
在此基礎上,確定組網方案,在各類資源和技術條件限制下,優(yōu)先采用光纖到戶(FTTH)接入方案,從而減少后續(xù)升級改造工程量。在光纖到戶方案設計難度較大、成本過高的情況下,則應選擇光纖到樓(FTTB)接入方案??紤]到電信接入網發(fā)展趨勢,應盡可能在GPON(千兆比特PON)技術下采取FTTH/0接入方式。確定組網方案后,設計接入網圖紙,詳細制定接入層光纜布放、光纜路由、光交設備穿方等設計圖紙,并完成投資預算編制等工作。通過采用合理的總體設計方案,確保接入網方式的先進性,同時獲得最高的綜合效益[2]。
確定總體設計方案后,根據組網模式,合理選擇設備參數,充分考慮接入層技術要求和設備損耗等問題,對接入網參數進行精準分析。電信光纖接入網設計的參數選擇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光纖參數,二是設備位置。在光纖參數設計方面,需要根據運營商需求和設備規(guī)格,選擇單模、多模光纖,目前選擇單模光纖較多。在設備位置設計方面,需要根據綜合光纜交接箱、光分路器的位置合理選擇ONU設備安裝位置,確保網絡通信質量。一般可以將ONU設備安裝在樓梯間或用戶房間。
在PON網絡結構設計方面,需要充分考慮用戶群密度問題,包括潛在用戶。OLT覆蓋半徑為5~15km,在確定PON接口數量時,需要根據ODN組網方案和ONU設備規(guī)模進行合理選擇,設置一定冗余量,方便系統(tǒng)維護。對于同一個PON板,不應連接FTTH或FTTB等不同接入網設備。在OLT設備安裝過程中,應盡量在具體場景中集中放置,從而確保接入層光纜集中性,保證接入網的穩(wěn)定性。如果用戶群密度較高,可以采取主干光纜匯聚層機房接入方式。
在ONU設計方面,主要根據工程規(guī)模和用戶需求選擇ONU類型,同時避免多型號設備的同時接入。在此方面,應確保設備廠家、OLT廠家要求的一致性。一般采取FTTH接入方案時,可采用e8-C終端,滿足用戶的VOIP/IPTV和網絡服務需求。在ONU設備部署時,應盡量放置在具體應用場景,比如辦公室或家中。此外,F(xiàn)TTB組網還要預留出安裝位置。
在ODN設計方面,一般采用樹形結構或環(huán)形結構,如果目標場景的管線資源不足,可以采用樹形遞減或無遞減結構。如果目標場景的用戶結構相對穩(wěn)定,則應采取樹形遞減結構方式。對于有重要業(yè)務承載需求的接入場景,應優(yōu)先采用環(huán)形不遞減組網方式。根據具體網絡用途、樓宇弱電情況和管道布置情況等選擇分光器。一般商用網絡主要采用平面波導型分光器。
此外,在光纜線路設計方面,應合理選擇光纜芯數,其中主干線設計需要考慮后期的業(yè)務擴展需求,根據光分配點大小等因素確定光纜規(guī)格。在配線設計中也要考慮擴展需求,根據收斂比選擇光纜規(guī)格。一般用戶無特殊需求情況下,用戶級線路可采用1芯光纜,如有特殊要求,則應按照實際需求進行合理設計[3]。
在某高層模即單體樓宇場景下的光纖接入網設計中,建筑高度為18層,每層6戶,共計108戶。其特點是單棟樓宇內的用戶較多,分布較為集中。高場景組網類型可采取二級分纖、端接分光組網方式。在樓宇內共設置3個OTB,其中一個作為一級光節(jié)點,安裝1:2分光器,其余作為二級光節(jié)點,覆蓋范圍為4~5層。小區(qū)外的光纜網采用6芯光纜,接入到一級光節(jié)點并成端。一級光節(jié)點和二級光節(jié)點之間采用3條4芯光纜進行垂直連接,從一級光節(jié)點處接入到二級光節(jié)點并成端。在二級光節(jié)點處安置1:32分光器,從垂直光纜拉出水平皮纜入戶。所有光纜指標設計要符合GB/T13993等標準要求。單個PON系統(tǒng)帶寬測算結果為(2M×100%×0.5×0.5)×108/0.9=60M。傳輸距離為3km,活動接頭數量為6個,光功率測算結果為0.36×3+3.6+17.7+6×0.5+1=26.38dB,小于29.5dB,符合設計要求。該設計方案適用于普通密集型高層住宅建筑,一個OTB覆蓋24~32個用戶,每個光節(jié)點可覆蓋3~8層。
在某商務寫字樓應用場景中,單棟建筑為30層,由于商務寫字樓的業(yè)務需求不固定,在該設計案例中,1~15層設計需求不明確,每層用戶數量不均衡。16~30層的用戶需求相對明確,可以按每層10戶進行設計。對于用戶需求相對明確的16~30層區(qū)域,單個分光器可覆蓋2~3層,應采用分散分光設計方式。對于用戶需求不明確的1~15層,則應采用集中分光方式,每5層共用一個OTB。在樓宇內設置1個光纜交接箱,設置在公共區(qū)域,作為一級光節(jié)點。建筑外光纜網采用1條24芯光纜,接入到一級光節(jié)點。1~15層每5層設置一個OTB,16~30層每3層設置一個OTB,作為二級光節(jié)點。一級、二級光節(jié)點之間采用1條108芯、1條36芯和1條24芯光纜連接。二級光節(jié)點內分散安裝1:32分光器,拉出水平皮纜入戶。經帶寬和光功率測算,能夠滿足設計要求。該設計方案適用于復雜商務樓宇光線接入網設計,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情況,選擇集中、分散或互補分光方案。
某企業(yè)廠區(qū)應用場景內分布有多個低矮建筑物,用戶總數約為800戶。該場景特點是用戶較為分散,但局部集中,接入網覆蓋范圍廣,每棟建筑的用戶數量較多??傮w采用分散分光接入方案,在廠區(qū)內設置1個光交換箱作為一級光節(jié)點。在一級光節(jié)點處沿道路管道敷設配線光纜,主干線路采用放大芯數光纜,并在沿途利用光纜接頭割接小芯數光纜,接入到各個建筑中,可幾個樓宇公用1個光纜接頭。在樓宇內設置OTB作為二級光節(jié)點,并安裝1:32分光器,分光拉出水平皮纜入戶。各項光學指標符合相關標注你要求,經測算,帶寬和光功率也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傳輸距離為8km,活動接頭數量為6個,采用2級分光器,光功率測算結構為22.78dB,小于28.98dB,符合設計要求。該設計方案適用于覆蓋范圍較為廣泛的企業(yè)廠區(qū)、園區(qū)、學校等場景,可以滿足總體分散、局部集中的用戶接入網需求。通過采用合理的接入網方案設計,確保接入網通信質量,同時降低建設成本。
綜上所述,通過對PON技術及光纖接入網設計流程進行分析,可以明確PON光纖接入網的設計重點,確保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采用有針對性的PON光纖接入網設計方案,可以最大化的滿足不同場景中用戶的接入需求,確保網絡通信質量,提高工程總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