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尚
張藝謀導演的原生態(tài)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在國際上一炮打響后,片中的女主角魏敏芝闖入人們的視野。
按照常理,她的星途應該一片燦爛。然而,就在魏敏芝風頭正勁時,許多人都預測這位“謀女郎”在星途上不會像鞏俐、章子怡那樣走太遠,甚至許多導演給魏敏芝潑過冷水,說她既不漂亮,身材也不好,不適合做演員……后來,魏敏芝果然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了。
她真的就此銷聲匿跡了嗎?
其實,當負面的聲音如潮水一樣涌來時,這個來自鄉(xiāng)村的姑娘的確有點兒蒙了。但是,她望著鏡子里的自己說:“我感覺自己是這塊料啊!我行,一定行!”
魏敏芝便把電影當成奮斗的目標。她自信能在電影圈里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她要證明給全世界看。
就這樣,在許多疑惑的目光中,魏敏芝懷揣著夢想,肩負著使命,上路了。高三時,她毅然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
然而,她失利了。
她在心里痛苦地拷問自己:漂亮的臉蛋和做人的身材是不是從影的必要條件?我真的沒有這個才能嗎?如果不做演員,我可以做導演嗎?魏敏芝就像《一個都不能少》中的小老師一樣,自省而堅強。
與北京電影學院失之交臂后,她毅然選擇了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影影視傳媒學院,將專業(yè)調整為“編導”。在清晰的目標前,未來顯得魅力十足。
在校期間,魏敏芝學習刻苦,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專業(yè)知識的養(yǎng)分。一個偶然的機會,魏敏芝邂逅了她的一個影迷——美國夏威夷楊百翰大學教授、美籍華人陳爾崗。因為受到影片的感染,陳爾崗對魏敏芝十分欣賞,還提議將她推薦到自己任教的學校深造。
有一次,陳爾崗試探性地問魏敏芝,學成后有何打算。魏敏芝的回答鏗鏘有力:“學成后回國,專拍山里那些貧苦的孩子,讓整個社會關注和幫助他們……”
陳爾崗受到極大的觸動,推薦她到國外就學的步伐也加快了許多。
然而,去美國就學,需要經過嚴格的考試。魏敏芝的英語基礎相當薄弱,許多人都替她捏了一把汗。正式收到陳爾崗邀請的那天,魏敏芝心事重重,久久地坐在圖書館里,盯著面前的筆記本發(fā)呆。她問自己:人這一生,關鍵的機會有幾次?
經過兩年的“攻堅戰(zhàn)”,刻苦而聰慧的魏敏芝最終在楊百翰大學組織的留學考試中脫穎而出。令人驚嘆的是,她還爭取到全額獎學金,可免費入學。
成績公布的那天,魏敏芝有一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這一役的勝利,對她繼續(xù)追求夢想形成巨大的鼓勵。在楊百翰大學里,魏敏芝刻苦努力。她對自己說:“我要在世界的高等學府證明自己的強大!”
通過競爭,她獲得學校電視臺副導演的職位。,同時,她還將校內的中國留學生組織到一起,成立了中國同學會,并擔任同學會主席一職。
后來,嶄露頭角的魏敏芝還應一位影視公司老板的邀請,執(zhí)導了電視劇《母親的心愿》。
現在的魏敏芝,則是中國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河北分會主席。她由原來那個渾身冒著土氣的原生態(tài)演員,歷練成一道耀眼的風景。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出眾。但是,只有不是一直停留在“認為”上,而是不斷地努力,不斷地超越已經取得的成績的人,才會真的“很出眾”。
魏敏芝做到了。
(責任編校/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