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
1982年,我在西藏日報社任副總編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聽到一個關于酥油燈的故事。幾十年來,這個故事始終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一天,天寒地凍,路面因積雪而變得很滑。部隊的三輛軍車前往當雄雷達站運送物資。在一個轉彎下坡處,第一輛車忽然發(fā)現坡下來了一群牛羊,司機連忙踩下剎車,結果車輪在冰上打滑了,碰巧放牧的小伙子沖上道路驅趕牛羊,失控的汽車撞倒了小伙子。后面的軍車立即掉頭將受傷的小伙子送往當雄縣醫(yī)院。遺憾的是,小伙子因傷勢太重、流血過多,沒能搶救過來。
出事后的第二天,八名解放軍把死者的遺體送回阿媽拉巴家,她才知道自己的兒子出事了。
不久,拉薩西郊大站的副站長帶著幾個干部,汽車連的連長帶著肇事司機和其他幾名士兵來到阿媽拉巴家。肇事司機手捧哈達、身背大米、肩扛茶磚、懷揣一萬元現金,連長帶頭跪在阿媽拉巴面前賠罪。阿媽拉巴連忙將連長和士兵們一一攙扶起來,說道:“你們是解放軍,過去進藏受了苦,現在運送物資還是辛苦,你們已經夠好了。你們送來的東西我一概不能要。這錢若是國家的,請用于軍隊開支;若是你們個人的,建議拿到寺廟供燈吧?!?/p>
事故發(fā)生后的第四天,阿媽拉巴依照藏族習俗為兒子舉辦了喪事。她把兒子放牧的牛羊賣了三十多只,換得的錢除用于喪事開銷之外,大多布施給窮人。剩下的牛羊交給親戚代管,她則在家中默默地為兒子點上了一盞常亮的酥油燈。
我們驅車來到阿媽拉巴的家。她是一位樸素謙和得沒有任何特點的老人,瘦小,黝黑,背已經很駝了。她的家是一棟牧區(qū)特有的矮小土坯房,只有一扇窗戶,屋子里很暗,卻有一盞明亮的酥油燈供在佛龕前。燈光照亮整個屋子,一位喇嘛盤腿坐在藏式木床上,閉目專注地祈誦著超度經。
阿媽拉巴請我們在屋外坐下,由于她認識尼瑪,誤以為我是公安局的領導,還沒來得及端上茶就一再向我解釋道:“我的兒子死了,我不希望再有一個人失去兒子。哪家小孩不是父母的心頭肉?無論什么人,痛苦越少越好。一棵樹死了,你不能把另一棵樹的根也刨掉吧?我原諒了肇事司機,你們也要寬恕肇事司機?!闭f著說著,她匍匐在地,雙手合十,磕頭。
肇事司機叫劉志,出生在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的人口大省河南。出事后,他的父親專程從河南趕來,坐火車、搭汽車、走山路,用了整整二十五天才趕到當雄。他給阿媽拉巴帶了一堆河南的土特產和一萬塊賠罪錢。當時,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劉志家是普通的農民家庭,這筆巨款是他父親東挪西借湊來的。
劉志的父親來到當雄縣,心里忐忑不安:兒子釀成大禍,人家又是獨子,見了這個藏族老太太,她會不會放聲大哭?會不會跺腳罵人?最終他還是鼓足勇氣、壯著膽子,找了一個翻譯來到阿媽拉巴家。沒想到,阿媽拉巴熱情地接待了劉志的父親,還讓他住在自己家里,每天為他打酥油茶。她對劉志的父親說:“你拿來的錢我一分也不會要,如果是你借來的錢,以后要還債,你還債就等于我在還債。請放心吧,我會幫忙保你兒子出來。我的兒子不在了,你的兒子不能再失去。我已經把他也看作我的兒子了?!?/p>
阿媽拉巴料理完兒子的后事,就提著酥油茶、帶著風干牛肉,跑去看望拘押在看守所的劉志。后來阿媽拉巴又跑到拉薩西郊大站、拉薩市交警隊挨個兒給劉志求情。劉志還是被判了刑,在阿媽拉巴的苦苦哀求下,判了當時最輕的處罰——勞教五年。
我再去拜訪阿媽拉巴是車禍發(fā)生四年之后的一個夏天,阿媽拉巴家的老房子還在,里面的那盞酥油燈仍然搖曳不熄,喇嘛的念經聲時斷時續(xù)地傳到屋外,不同的是在老屋的另一頭,一座新房的地基已經打好。一個精壯的小伙子,穿著一身藏裝,正在那里打土坯。阿媽拉巴看見我后,便向那小伙子招呼道:“阿吾,快來見見客人?!薄鞍⑽帷痹诓卣Z里是兒子的意思。原來,這個小伙子就是劉志,他已經提前一年結束勞教,自愿來到阿媽拉巴家。他的父親告訴他,阿媽拉巴是菩薩心腸,住在她家,他的心里很溫暖,可是屋子里一入夜就冷得不得了。他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在心里默默地想,為了報答恩情,將來一定要為阿媽拉巴蓋間房子。為了實現這個愿望,他在勞教所專門學了打土坯磚,還跟藏族伙伴學會了藏語。
我們聊天時,阿媽拉巴在一旁給我們打酥油茶。一個藏族大媽,一個漢族兒子,兩個人時不時地輕聲交談幾句,真是一對和睦、默契的母子。
我最后一次去看望阿媽拉巴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遍了整個藏區(qū),農牧民們逐步走上勞動致富的道路,生活設施齊全的磚房取代了簡陋的土坯房。阿媽拉巴家周圍有了好幾家鄰居,住的都是嶄新的房子。我去的那天,門口站滿了大人和小孩,都穿著藏裝,只有阿媽拉巴身邊的一對男女穿著漢裝。那男的是劉志,那女的長發(fā)披肩,穿白色短大衣、黑色百褶裙,面頰紅潤,在草原上顯得十分時髦和搶眼。阿媽拉巴像對待自己的女兒似的,牽著她的手,笑瞇瞇地向我介紹說,她是劉志的女朋友,從河南過來的。
更讓我驚訝的是,劉志靠著一手打土坯磚的好手藝,組織了幾十個藏族青年成立了磚廠。牧民有了錢,都在蓋新房,土坯磚的需求量大,正是劉志大顯身手的時候。他本人勤勞又能吃苦,加上阿媽拉巴和他未婚妻的支持,在不長的時間內,劉志一躍成為當雄縣的首個萬元戶。阿媽拉巴家的新房里,沙發(fā)、桌椅、黑白電視機、卡帶收錄機、太陽能小型發(fā)電機……一應俱全,拉薩城里許多工薪家庭還沒這么氣派。
環(huán)顧草原,唯一不變的是,阿媽拉巴家原來低矮的老屋依然還在,那盞酥油燈的光明和喇嘛的朗朗誦經聲依然還在。往事歷歷,我心潮澎湃,不禁由衷地祈禱:油燈不滅,用慈悲喜舍的光芒,照耀蒼生之愛;油燈永明,用互敬利他的光芒,激發(fā)人性之善。
(林冬冬摘自晨光出版社《阿媽拉巴的酥油燈》一書,李曉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