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立足于“復式融合”的發(fā)展理念,以國粹精神育人,從書人生、寫品質、練毅力、見成效,傳承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出發(fā),確立了書法特色學校發(fā)展方向。學校通過觀念引領、制度建設、有序管理、課程調控、活動落實,將書法美育功能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層面,書法美育引領師生提高了精神品質,真正做到以美啟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
[關鍵詞]課程;資源;引領;評價
[中圖分類號]G29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37-0077-02
作家王蒙說:“通過對傳統(tǒng)書法的全面了解和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建立起具體的概念和深厚的感情,在這個意義上,其實書法教育的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庇纱丝梢钥闯鲋袊鴷ㄋ囆g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在今天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和而不同的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愈來愈凸顯出其重要地位。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自2016年起,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精神,秉承成功源于一種習慣,立足于健康穩(wěn)定、復式融合的發(fā)展理念,以國粹精神育人,從書人生、寫品質、練毅力、見成效,傳承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出發(fā),確立了書法特色學校發(fā)展方向。學校通過觀念引領、制度建設、有序管理、課程調控、活動落實,將書法美育功能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層面,書法美育引領師生提高了精神品質,真正做到以美啟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
一、構建精品課程
課程建設是特色學校建設的基礎,也是特色建設的實施保障。學校本著校內校外結合、課內課外結合、大小課程結合、課堂與社團結合、練習與作業(yè)結合的原則,構建了開放融合、普及提高的課程體系。通過優(yōu)化隊伍結構,突出特色發(fā)展,嚴抓精品課程建設、系列配套制度建設,逐步形成了立體化的書法教育教學體系。
學校在書法課程的設置上,突出開放與融合的特點,既具開放性,又有融合性。學校每周開設一節(jié)40分鐘寫字指導課,每天午間20分鐘寫字課。語文課內加強寫字指導,低年級每堂課都有8-10分鐘的寫字指導,中高年級3-5分鐘的寫字練習。
在教學內容的整合上,科研團隊尋找各科教學的共同點,積極開展多學科滲透,與各科作業(yè)整合,強調針對性,凸顯實用性,要求學生所有作業(yè)格式統(tǒng)一,書寫態(tài)度認真,規(guī)范工整,在作業(yè)中加強美育滲透,提高審美能力。
二、融合資源利用
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資源是基礎。資源不夠怎么辦?該校能夠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合理運用。一是加強校內培訓,要求教師天天練,且每周都要將教師們的三字展示于校園的走廊、櫥窗內,促進教師三字水平的提高。二是送出培訓,學校將優(yōu)秀教師送到省內外培訓,提高眼界,開闊視野。三是借助社會力量,將校外培訓機構羲之書社引入校內,并聘請書法專家融人校內開展筆會、講學、指導等活動,為學校的師資力量助力。學校的書法特色“外顯于形,內化于心”,形成校內外于一體的立體化書法教育教學模式。
三、抓好普及提高
一花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學校從深入推進書法教育特色發(fā)展入手,確立全員參與、全程實施、抓好重點、整體推進、全面提高的發(fā)展思路,以習慣的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突出興趣的激發(fā)、潛能的開發(fā)、品質的形成,層層推進,逐步提高,走出了一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的發(fā)展之路。學校利用每周一節(jié)書法寫字指導課,每天20分鐘的練字時間來夯實“人人學書法,個個寫好字”這個基礎。利用社團提升工程,將基礎好、興趣濃的學生吸收入團提升書寫水平,重點培養(yǎng)。實踐證明,書法特色學校的創(chuàng)建,讓學生在成長中書寫,在書寫中成長,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得到了提增,學生的書寫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抓好課題引領
為了進一步探索寫字教學的規(guī)律,推進寫字教學走向規(guī)范化、科學化,學校重視課題研究,積極組織寫字教科研活動,宿遷市實驗小學根據寫字教學實驗的總體目標、階段目標、實驗思路,確立兩個主課題。第一個主課題是“小學寫字目標及達成研究”,第二個主課題為“寫字的綜合功能探索”。學校成立課題組,而后制訂實驗計劃,確立實驗人選、實驗周期,制訂操作辦法,最終確定成果形式。
五、完善考核評價
評價是特色創(chuàng)建工作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是推動各項活動向預定目標前進的保證。書法教學的考核評價一要有利于引導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寫字的興趣;二要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為此,該校構建了一系列考核評價辦法,如教師書寫水平考核與評價,寫字課堂教學評價,學生習字水平考核與評價,教師的課堂板書要求,學生的作業(yè)書寫要求等。評價的內容不僅看結果,還看知識、技能和智力等,更加注重師生的態(tài)度、習慣、興趣、品質等。低年級主要關注書寫態(tài)度和良好的書寫習慣養(yǎng)成,注意學生對基本筆畫、基本結構的把握;高年級則更加關注書寫規(guī)范、流利程度、美觀入體及個性化的審美趣味。這些評價機制,有力地促進了書法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蘇士澍先生認為:書法進課堂,讓孩子們從小感受漢字之美,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核心就能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傳播開來。通過兩年不斷探索,學校從校本課程開發(fā)能力、基地建設水平,到校園文化環(huán)境、學校的辦學特色創(chuàng)建成果都得到了彰顯。特色學校建設,使該校走上了發(fā)展的快車道,讓全體師生在實實在在的發(fā)展中得到了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