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杰是4號選手的粉絲
區(qū)賽就要開始了!
各校的球隊正在做賽前的熱身。球隊的練球聲、球員的吼叫聲、啦啦隊的鼓聲、喇叭聲、口號聲響成一片,球場上人山人海,戰(zhàn)鼓齊鳴,平添了幾許緊張的氣氛。
相比之下,北山小學(xué)球隊就顯得氣定神閑,教練林組長正在看臺上跟選手解說今天的賽程,分析各校的實力。
臺北市的球賽項目很多,加上斗球運動受到一部分人的批評,球隊越來越少,今年參加區(qū)賽的只有五個學(xué)校的球隊,女子組還缺了一隊。有幾個傳統(tǒng)的斗球名校,有的是教練走了,有的是校長換人,也沒有以前那么強了。教練說,男子組五支球隊分兩組進行初賽,每個學(xué)校都不愿意第一場就對上北山,加上北山是去年的冠軍隊,就被推為種子隊。說著,林教練打開區(qū)賽賽程。
這樣一來,種子隊直接打冠亞軍決賽,只要打一場就行了。隊友都很高興,只有袁式杰很不爽: “這太不過癮了,練兵千日,只打一場,這是什么嘛!”
林教練聽到他的嘀咕,立刻回應(yīng)他說:“前面都三局決勝負,冠亞軍決賽五局決勝負,你可以慢慢打,跟他們打五局呀!”
“嘀——”一聲長長的笛聲,球賽開打了。接著是“嘭嘭嘭”的球聲,吶喊聲,尖叫聲,加油聲,震動了整個球場。
第一場是士林小學(xué)和明德小學(xué),這是最不被看好的兩支球隊,開打不到3分鐘,士林隊就被打出6個人,球還控制在明德隊的手上。
等明德隊罰球,好不容易球回到士林隊手上,4號選手一出手,好像咬牙切齒地要雪恥復(fù)仇似的,球速之快,出手之狠,引起場外一陣“哇——”的驚叫聲??墒敲鞯玛犚欢?,球太強,連外場的隊友都擋不住,球又出場,罰球了!
“唉……”又是一陣嘆息聲。
明德隊拿到了球,覺得是穩(wěn)贏了,開始放慢節(jié)奏,有一點勝券在握的傲慢,也有一點故意拖時間的樣子,傳了三次球,第四次傳回內(nèi)場時,被4號球員高空攔截下來了!場外又是一陣“哇——”的驚嘆聲。
4號球員右傳,再右傳,從外場向內(nèi)場打回來,有人要接,沒接好打滑了!哇,出場!球還是回到4號球員手上!4號球員看對方人近,出手攻擊,“嘭”一聲打中了!球彈上來,彈得有兩層樓高,可見這球打得多狠。觀眾又是一陣驚嘆聲。可是這時“嘀——”,一聲長長的長笛聲,裁判叫停,大家才知道打頭了,這是嚴重犯規(guī)。被打的人抱著頭蹲在地上,4號球員跑過去連聲道歉。判決是:無效,犯規(guī),罰球。球又落在明德隊手上。
整個球場都在看4號選手,叫著:“4號加油!4號加油!”
可是,球不是一個人打的,斗球打的是團隊,明德隊雖然不強,但是有三四個選手還不錯,球控制得很穩(wěn)。第一場5分鐘時間到,11:3,士林隊輸了。
第二局也很快,10:4,士林隊也輸了。不過,第一場雖然實力懸殊,卻讓4號選手脫穎而出,成了超級英雄。一下場,很多人去給他加油打氣,袁式杰也跑過去湊熱鬧,不知道說了些什么,反正他也成4號選手的粉絲了。
2.及時送去新球衣
接著是第二場,逸仙對福林。這兩支是歷史上的強隊,可是這五年來,福林隊教練退休了,新來的校長重視棒球,斗球就荒廢了,往往是比賽前兩個月才開始集訓(xùn),實力已經(jīng)大不如前。但是,“老虎雖死余威尚在”,死蛇還是會嚇人的!
教練說,其中有一隊是要跟我們打冠亞軍決賽的。小球和袁式杰正想好好看這兩支球隊比賽,可是這時教練接到電話,要他們立刻出去集合。怎么啦!大家都心不甘情不愿的,不想錯過比較有看頭的第二場球賽。
原來,校長和主任都來了,還帶來了他們的新球衣;女生隊也被叫過來,校長要大家趕快換上新球衣。
球衣依照號碼,發(fā)給了所有選手,大家拿了球衣到休息室去換。
幾個月前教練說學(xué)校經(jīng)費緊張,今年大家仍然要穿舊球衣??墒切iL看大家練球這么辛苦,承諾會幫球隊想辦法,后來聽說校長籌到錢了。三個禮拜前大家選了樣式,量了身,但新球衣一直沒到,沒想到最后一刻校長給送來了。主任說:“一大早校長就親自到工廠拿球衣,就是要讓同學(xué)們穿著新球衣參加比賽?!?/p>
選手們穿上新球衣,一一上前向校長、主任說“謝謝”。
這么一來二去,第二場、第三場都已經(jīng)打完了,去看公布的比賽成績:第二場,逸仙2:0勝福林,比分是8:7,6:5,想來十分激烈;第三場福林勝士林,成績也是2:0,但是比分是11:3和10:2,可見士林小學(xué)真的很弱,除了4號選手,其他人幾乎都是濫竽充數(shù)。
第四場是打贏的兩支球隊進行復(fù)賽,爭奪決賽權(quán),勝出的可以跟北山小學(xué)爭冠亞軍。所以,北山小學(xué)的選手都很關(guān)心即將出現(xiàn)的對手。
看起來各隊的實力已經(jīng)很明顯了,但是,大家還是很想看看逸仙是怎么贏明德的,然后北山要怎么打敗逸仙。
果然,第一局一開始,逸仙就一直控住球,把明德打出去5個人,他們開始進入慢攻模式:穩(wěn)穩(wěn)地傳,慢慢地攻,就是不讓球落到對方手上。弄得明德只是被動挨打,跑來跑去,拿不到球,一點辦法都沒有。5分鐘一到,清點人數(shù),10:2,逸仙大勝。
3.球場邊的兩個評論員
蘇爸爸坐在小球和袁式杰中間,忍不住當(dāng)起評論員來:
“斗球以前叫作躲避球,是從日本傳到臺灣來的,一開始非常激烈,被很多人批評是野蠻的運動:一邊教小朋友躲避,一邊教小朋友打人。后來體育界的人對它作了改良,現(xiàn)在文明多了,球也改得比較軟,打到也不痛,也不會受傷,但還是很激烈,畢竟還是唯一可以打人的球呀!可是這一改,很多人都看不懂了:沒有主將,可以雙腳移動,還可以帶球跑,很多規(guī)則都變了?!?/p>
林教練也抓緊分析著:
“注意他們的打法,逸仙在打‘雙控’,他們會控球,也會控制時間。對付這種球隊,我們要記住‘控球四要’,要接球、要擋球、要攔球,甚至要冒險去截球,這‘四要’可以破解他們的控球策略,聽到了嗎?”
另外,在控制時間方面,林教練提醒大家牢記“三攻”:“一開始就是正常的‘陜攻模式’,如果我們贏了,就切換到‘慢攻模式’;當(dāng)我們處于劣勢,時間又快到了,就要立刻進入‘強攻猛攻模式’。要注意我的姿勢暗號,知道嗎?即使我們落后了,在最后的30秒鐘,都有可能打掉5人,進去5人,來回輸贏就是10分,可以一瞬間翻盤的,知道嗎?球場如戰(zhàn)場,瞬息萬變,永遠不要放棄!”
聽著聽著,第二局結(jié)束了,逸仙以11:3的比分壓倒性勝出,取得跟北山一決勝負的決賽權(quán)。
4.爸媽的形式逆轉(zhuǎn)了
袁式杰邊聽教練分析,邊用手機把比賽視頻傳給媽媽和爸爸看,又詢問爸爸幾點到。袁爸爸去了公司,說好十點半以前會趕過來看他打球。
上次跟媽媽見了面,他加了媽媽的line(一種通訊軟件,類似于微信),后來又和爸爸拉了一個群。媽媽也在群里幫著催爸爸,把爸爸罵得狗血淋頭;爸爸只能連聲道歉,一直說一定會趕到,可是袁式杰張望了半天都不見人影。不過,他開始同情起爸爸來,因為他發(fā)現(xiàn):以前都是爸爸兇媽媽,現(xiàn)在卻是媽媽在罵爸爸。什么時候形勢
逆轉(zhuǎn)了?他忽然覺得,爸爸也蠻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