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
金汀《符號》作品,細細觀之,頗有感觸。
第一個最深的感受:立意、構思精巧。這組作品緊緊圍繞兩個字展開,這就是符號,何謂符號:就是標志、象征。既然是標志、象征,就要典型、規(guī)范、獨特,什么樣的建筑、雕塑符合這樣的要求?這是很繁瑣的,需要去策劃,找準最佳拍攝題材;拍攝的難度之高是不難想象的,需要包括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等方面的知識,需要花費時間,耗費經(jīng)費和體力。可以這樣說,《符號》這樣的項目,必須用學者的態(tài)度去拍攝。
既然是標志、象征,就要神圣、莊重,所以拍攝位置的選擇,對稱構圖的運用,必須十分精細、精準、精巧、穩(wěn)定。既然是標志、象征,就要簡捷、簡練、醒目。如何做到醒目,金汀可謂動了一番腦筋:第一,采取了紅外拍攝的方法,這也是本組作品最大一個特色,因為紅外可以簡化色調,讓畫面高度統(tǒng)一,減少了雜色對主體的沖擊。第二,要讓主體醒目,必須保持畫面的高度一致性,對畫面進行有效控制。金汀讓每個畫面部不出現(xiàn)人,這個要求確實太難,但金汀做到了,這要付出多大努力和心血。為了達到無人,往往都是剛開館或閉館前人少時拍攝,其他時間只能耐心等待,有時一等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去好幾次才能拍到。
第二個最深的感受:技術功底扎實。金汀使用的是尼康D61 0相機改裝的紅外相機,全畫幅,有效像素:2426萬,這是一臺并不算多么高端的設備,但卻拍出了極佳的質感,很多看過的人會問:是不是用大畫幅拍的?他為什么能拍出這么高質量的影像?首先,器材的科學設置和相機的穩(wěn)定。用NEF格式,ISO盡可能小,光圈8,速度只能交給相機配置。因為,金汀《符號》作品90%以上是在陰天里拍的,在滿足前兩項技術參數(shù)的情況下,只能把速度慢下來。速度一慢,要么使用三腳架,要么手工端穩(wěn)相機。拍好之后,就是后期制作的精細化。金汀嚴謹?shù)暮笃诹鞒蹋拐{整出的作品,色調柔和,質感細膩。
本組作品,給我的啟發(fā)是:用智者的慧眼尋找適合自己的題材,用學者的態(tài)度拍攝深沉的作品,用科學家的嚴謹控制每一個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