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平
《三國演義》里最神奇的一匹馬是誰?是赤兔馬嗎?其實不然,赤兔馬雖是最有名的一匹馬,但是如果在貫穿小說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往高潮發(fā)展方面,赤兔馬的作用不如另外一匹馬。這匹馬是誰呢?那就是的盧馬。
史上聞名的盧馬有兩匹。第一匹肯定是劉備的坐騎。劉備躍馬檀溪,在史上確實有記載。在《三國志·先主傳》里,引用了《魏晉世語》里的一則典故,也就是躍馬檀溪的故事。劉備在逃脫追殺時,坐的就是的盧馬,“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的盧,騎的盧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后來的演義基本上就是照搬這個細節(jié)。
而關于另一匹的盧馬的故事,則發(fā)生在劉備之后一百多年的東晉,據(jù)《世說新語》所載,名相庾亮有一匹好馬,名曰的盧,但是有看相的人說,這匹馬不利于主人,友人勸庾亮把馬給賣了,“庾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庾亮倒是大度,他說:賣了去禍害別人,這樣不好。這個故事后來卻移植到了劉備身上。
在史書里,劉備的的盧馬只是在檀溪亮出身姿,而小說家則以此為線索,虛構了的盧馬的今生前世,來龍去脈,儼然成了小說中的一個人物。
在《三國演義》里,的盧馬有了來歷。話說劉表的部將張武、陳孫謀反,劉備前去鎮(zhèn)壓,在陣前,劉備看中了張武的坐騎,說:“此必千里馬也?!庇谑勤w云馬上刺倒張武和陳孫,將的盧馬奪了過來。的盧馬一過來,就有了故事。
通過此馬見人心,按照文學術語,就是塑造人物性格。劉備奪了的盧馬,不敢專美,馬上轉送給劉表,結果劉表的謀士蒯越說此馬不吉祥,“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有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劉表害怕了,馬上送還給劉備。劉備騎著的盧,遇見名士伊籍,伊籍也勸劉備不要騎此馬,因為此馬礙主,劉備卻說:“死生有命,豈馬所能妨哉?”拒絕將馬轉讓給別人。
圍繞一匹馬,劉表的猜忌、迷信和小氣,劉備的大度、豁達和仁慈,都凸顯了出來,人格上的對比立馬就出來了。的盧馬的作用不只是當戰(zhàn)馬,更成為測驗人品、塑造人物的神馬,高明的文學家不會放過每一個材料的作用,而是要深入挖掘,盡量提升,使之成為作品中一個有用的部分,的盧馬就起到了這個作用。
演義里通過對的盧馬的命運軌跡,清晰地勾勒了蜀漢集團早期和發(fā)展期的輪廓,將復雜的歷史線索,宏大的敘事背景,和一匹馬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馬的命運即歷史人物的命運,馬也成了小說中的主角之一,這就是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生動,使小說結構更加明了簡潔,同時人物性格更加鮮明。由此可見,的盧馬真不是一匹簡單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