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那天閑來無聊,用“高級”和“女人”作為關(guān)鍵詞,在網(wǎng)上搜索,立刻蹦出一堆人生指南——“女人要有氣質(zhì)才高級”“女人要獨立才高級”“女人要理性才高級”“女人要有趣才高級”“女人要自信才高級”“女人要灑脫才高級”“女人要成熟才高級”……
正要發(fā)作,這不就是赤裸裸的性別歧視嘛!又經(jīng)友鄰指點,在搜索框里輸入了“高級”和“男人”,這才發(fā)現(xiàn)男人也不容易——“注重細節(jié)的男人最高級”“溫柔的男人最高級”“智慧的男人最高級”“蓄胡子的男人最高級”“穿襯衣的男人最高級”“注重內(nèi)褲的男人最高級”……
看完這些描述,我不禁腦補出了一對高級人兒:長著智慧的胡須、溫柔地露出內(nèi)褲商標、襯衣上布滿細節(jié)的男人,挽著一個穿著羊絨大衣、獨立灑脫、有趣理性、成熟自信的女人,緩緩向我們走來。
他們的孩子,一定要有英文名,“沒英文名的孩子不配和我們家孩子做朋友”。Helen和Jack是不行的,必須叫Angela、Quintus或者Anastasia。光有英文名還不夠,最好還能偷偷加上表示貴族血統(tǒng)的de、von、don……他們的孩子暑假里多半會加入歐美游學大軍。當然,見多識廣的外國人現(xiàn)在看到這些名字也不會露出錯愕的眼神了。好比你遇到一個叫“約翰·愛新覺羅·史密斯”或“翠西·葉赫那拉·史迪威”的外國人,看在他們分分鐘刷出幾千歐元、上萬美元的份兒上,你會對他們翻白眼嗎?
好了,這對高級的夫婦帶著貴族英文名的孩子可以去洋氣的餐廳了。一定要吃外國大廚做的菜,大盤兒中間擺著一片小綠葉子,前面還點著根高高的蠟燭。盤子中間的菜不能多,最好的分量,是可以把這片葉子和底下隱約可見的肉“一口悶”——食物多了,是下力氣的粗人才喜歡的東西。肉必須是“放在平盤里面的法式栗子泥大西洋蝦醬烤斑鳩”之類的,葉子最好是羅勒。高級人士吃的是洋氣,必須和中式食物有明確的區(qū)隔,必須和人的精神生活相得益彰。在高級餐廳里,漫不經(jīng)心地啜一口浸透了西方幾百年啟蒙和哲思的菜汁兒,發(fā)一聲輕嘆,懨懨地低語“師傅真是不比從前了”,是不是渾身都散發(fā)著高級的光芒!
他們努力學習各種“高級”的知識,給自己貼上“高級”的標簽,就像是扒在車廂外的乘客,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從疾馳的列車上跌落下去。
然而,他們的引路者,那些天天吶喊“這樣的男人女人才高級”的人,往往本身并不高級,這真是諷刺。
所以,你看到“高級感”三個字就眼前一亮,恰恰說明你現(xiàn)在生活得并不“高級”。如果非要去追求不切實際的“高級感”,就會像侯寶林說的:“我順著手電筒光柱爬上去,你一關(guān)電門兒,啊——我掉下來了?!?/p>
(摘自《環(huán)球人物》 圖/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