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
(贛州師范高等??茖W校,江西 贛州 341000)
所謂英語文化意識就是指對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或民族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相互關系的理解、敏感性或洞察力,并在使用時根據(jù)英語文化來調(diào)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chǎn)出的敏感性和自覺性,這種敏感性和自覺性是可以在后天的學習中培養(yǎng)的。英語文化意識包括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兩大領域,文化理解指對中西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其中包含了相互之間文化差異的理解。這里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指說英語國家的文化與漢語文化之間異同的敏感。
作為一名英語學習者應該從兩個方面去理解英語文化意識:(1)精通漢語及漢語文化是理解英語文化的基礎。許多英語學習者,尤其是海外求學者,過度傾向?qū)W習英語文化卻忽視了本國博大精深的文化,這種“忘我”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自己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卻將自己的根淡化了,違背了學習的初衷。擁有深厚的本國文化才能促使文化關聯(lián)態(tài)度的形成,這是我們在進行跨文化交往中識別自己英語文化之間異同的參照。(2)基于“文化移情”來理解英語文化。文化移情要求站在學習者站在英語文化的立場上設身處地來以英語文化的價值來看待和評價各種英語文化現(xiàn)象和行為,擺脫自我文化價值觀的束縛,寬容、尊重并理解別人與自己的差異。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與中文意思相同的詞語總會出乎我們的意料,對英語中所選的英語短語固定搭配也會表現(xiàn)出疑慮,其實這些都體現(xiàn)了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對世界的不同看法、信仰、生活習慣等。因此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時,涉及到有關英語本土國家的風土人情或名人軼事,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了解其背景知識。
1.引導學生了解英語文化現(xiàn)象。首先,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和知識面,從不同角度來了解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歷史、文化、政治、地理、風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識。以美國為例來說,學習者應該從美國的政治、經(jīng)濟、地理、歷史、宗教、價值觀、藝術文學、美國社交禮儀等八個方面來了解美國文化體系。如1787年美國憲法的內(nèi)容與影響、美國兩黨制、美國的經(jīng)濟類型、美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美國殖民地時期的歷史事件、美國人崇尚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價值觀、美國人尊重隱私和禮讓女士等。其次,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鋪墊英語背景知識,營造真實的英語文化體驗氛圍,課后組織豐富多彩的有關英語文化活動。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選擇一些有關英語文化的的背景材料,如該國的歷史、文化、政治、地理、風土人情等文化背景,還可以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親身實踐,模擬交際活動。教室的有關英語文化的裝飾、黑板報,手抄報都能讓學生更容易融入到英語文化的熏陶中。課后豐富多彩的英語文化活動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強化劑,常見的有關英語文化的活動有戲劇表演(情景劇)、英語文化知識競賽、單詞游戲、英文經(jīng)典賞析與朗誦等活動。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引導學生了解英語民族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場和態(tài)度以及文化鑒別能力。英語國家的詩歌、諺語、歌曲、繞口令等文學作品,與中國文學作品一樣,不同的歷史時期所體現(xiàn)的思想是不一樣的,殖民地戰(zhàn)爭時期的頑強抗爭和愛國情懷,和平年代的意氣風發(fā)和信心滿滿,都體現(xiàn)了人類對和平的向往與憧憬。通過學生閱讀和欣賞中西方文化,提高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的價值觀與中國人來說差異較大,尤其是他們的個人主義思想和自由主義,盡管我們不會茍同,但是應該尊重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與此同時,在學習英語文化時是了解西方文化而不是被西方文化同化,是尊重他們的文化而不是全盤接受他們的文化。學習英語文化時切忌失去自我,喪失對本國文化的信心,時刻要堅定祖國的核心主義價值觀,堅信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要實現(xiàn)對大學生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首先要對英語國家文化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各方面有較深刻的理解,教師應該有較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文化敏感性,積極引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現(xiàn)象,同時將中國文化的精髓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