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麗君 王秦俊 郭倩宇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山西 晉中 030801)
調查圍繞山西省11個縣的41個村,以年齡在16周歲以上、每年生活居住在農(nóng)村超過6個月、個人收入和家庭收入來源超過50%來自于農(nóng)業(yè)性生產(chǎn)的農(nóng)村居民為調查對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走訪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共發(fā)放3 4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3 305份,問卷有效率為97%。本文選擇調查中5個有代表性的調查題目,以反映目前農(nóng)民的價值觀、人生觀、公德意識、法律意識和文化需求。
調查以“您覺得人一輩子勞苦受累是為了什么”的題目設立了“光宗耀祖、子女幸福、個人生活保障、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來世幸?!?個選項。在3 305份有效問卷中,66.4%的農(nóng)民認為“人一輩子勞苦受累”是為了子女幸福。個人生活保障占20.7%,光宗耀祖和來世幸福僅占5.3%和0.6%,有8.1%選擇了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
隨著被調查對象年齡的增大,選擇“子女幸?!钡谋壤诓粩嗵岣?,16~19歲為48.70%,20~29歲為55.10%,30~39歲為 65.10%,40~59歲 70.70%,60歲以上的66.20%,說明在子女成家立業(yè)之前,農(nóng)民生活的目的、人生價值還主要體現(xiàn)在“子女能否幸?!边@個中國人的傳統(tǒng)人生觀和價值觀上。
值得注意的是,年齡越小,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作為選項的比例越高,在16~19歲為21.80%,20~29歲為10.40%,30~39歲為 8.70%,40~59歲為6.60%,60歲以上的達到7.80%。年齡越小,越愿意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農(nóng)村基礎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成績還是明顯的。年齡到了60歲以上,選擇“為社會做貢獻”的比例提高,可能是對人生價值反思的結果。同時注意到,對于“來世”的觀念在16~19歲中已蕩然無存,在總調查人數(shù)中也僅占0.6%。
調查中以“您認為您的命運與下列哪些因素最相關”為題目設立了“生辰八字、遺傳、個人能力、家庭背景、社會關系、機遇、風水或神靈”七個選項。3 305份有效問卷中,49.35%的人認為是個人能力,13.62%的人認為是家庭背景,13.28%的人認為是機遇,8.77%的人認為是生辰八字,8.47%的人認為是社會關系,6.48%的人認為是遺傳,1.15%的人認為是風水或神靈。在農(nóng)民對命運的認識當中,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靠知識和能力改變自己命運占主流,而其它認識是支流,特別是農(nóng)民們認為“生辰八字、風水或神靈”這些傳統(tǒng)迷信的東西在一個人一生當中的影響并不是主要的。
年齡因素、政治面貌、家庭和睦與否,對農(nóng)民在人的命運認識上影響較大,表現(xiàn)出規(guī)律性的變化。年齡越小,越認為命運的影響因素在于“個人能力”,年齡越大,認為是“生辰八字”影響的比例卻在提高?!皞€人能力”,和“生辰八字”兩個選項,在16~19歲為59.00%和6.40%,20~29歲為50.5%和8.80%,30~39歲為 53.60%和 7.30%,40~59歲為 48.70%和8.90%,60歲以上的為43.50%和10.40%。政治面貌不同,比例也不同。認為“個人能力”起關鍵作用的,在黨員中占53.90%,在團員中占54.50%,在群眾中占48.30%。家庭夫妻和睦與否對選擇很大影響,認為“個人能力”起關鍵作用的,“夫妻和睦”的家庭中有51.00%,夫妻關系“一般”和“不和睦”的比例則分別為43.30%和28.60%,說明夫妻和睦與否直接影響到人對命運的認識。
調查以“您村里有無破壞公共設施的情況?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您會采取什么態(tài)度”為題,設立了“沒有”、“有,不管,不是自己的東西”、“有,管,一般會及時制止”、“有,想管,但也就是說說”四個選項。3 305份問卷中有857份問卷(占比25.9%)認為他們村沒有“破壞公共設施”的現(xiàn)象。在剩余2 448問卷中,有15%選擇了“有,不管”,有46%選擇了“有,管,一般會及時制止”,有39%選擇了“有,想管,但也就是說說”。這組數(shù)據(jù)讓我們欣喜發(fā)現(xiàn),有1/4的村沒有或很少有損害公共設施的現(xiàn)象;絕大部分的人想管想制止,其中有近一半的(46%)人要出面制止,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農(nóng)村公德建設成效明顯。
通過被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和調查選項之間的交叉分析,在“有破壞公共設施”的2 448問卷中,選擇“有,管,一般會及時制止”選項的,在年齡上表現(xiàn)出:16~19歲為 55.56%,20~29歲為 37.20%,30~39歲為 43.96%,40~59歲為 46.19%,60歲為52.44%,說明年輕人和老年人公德意識明顯強。選擇“有,管,一般會及時制止”選項,在政治面貌上的比例為:黨員為64%,團員為47%,群眾為44%,說明黨員和團員的公德意識明顯強。選擇“有,管,一般會及時制止”選項,在家庭夫妻和睦與否上的比例為:“夫妻和睦”的為48%,“一般”和“不和睦”的為34%和33%,說明夫妻和睦與否也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公德意識,和睦的家庭公德意識強。
調查以“春節(jié)來臨,您傾向于買哪種年畫回家張貼”為題,列了“明星畫像、花鳥蟲魚山水畫、政治人物畫像、傳統(tǒng)年畫”四個選項,以考察農(nóng)民對不同題材年畫內容喜歡程度??偟膩碚f,3 305份問卷中,對以上四項選擇的比列分別為7%、34%、16%、43%,說明農(nóng)民在年畫的選擇上,選擇傳統(tǒng)年畫占比最大,花鳥蟲魚山水畫次之。
性別不同,選擇的類型比例不一樣。男性對4個選項選擇的比例依次為:6.5%、31.5%、18.3%、43.6%;女性依次為:7.2%、36.8%、13.8%、42.2%。男性在“政治人物畫像方面”選擇的比例比女性高,在“花鳥蟲魚山水畫”方面比女性要低。說明男性更注重建功立業(yè),女性更注重人與自然和諧。
年齡不同,選擇類型的比例也不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明星”題材的選擇,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對“政治人物畫像”呈現(xiàn)上升趨勢。16~19歲選擇明星類比例高達30.80%,選擇政治人物畫像僅為6.40%;60歲以上的選擇明星類比例僅5%,選擇政治人物畫像為23.70%。對“傳統(tǒng)年畫”的選擇,隨著年齡的增長,選擇比例在不斷提高,16~19歲為38.50%,20~29歲為41.90%,30~39歲為 42.00%,40~59歲 43.20%,60歲以上高達44.80%。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明星類對青年農(nóng)民影響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占據(jù)了他們的精神生活的相當一部分內容;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逐漸重視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也重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對于“花鳥蟲魚山水畫”的選擇,從年齡上看,呈現(xiàn)出正態(tài)分布,16~19歲和60歲以上的分別為24.40%和25.60%,而20~29歲和40~59歲兩個年齡段的分別為37.60%和33.90%,最高的是30~39年齡段達到39.50%。我們進一步用“農(nóng)民自我感覺經(jīng)濟收入”處在困難、一般、富裕等層面作為標準,對他們選擇“花鳥蟲魚山水畫”選項的比例進行對比,比例分別為29.70%、35.10%、39.70%。這兩組數(shù)據(jù)對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過農(nóng)業(yè)勞動達到生活富裕的人,開始追求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活方式。
以上5個題目,實際上折射出來的是目前農(nóng)民的價值觀、人生觀、公德意識、法律意識和文化需求。針對這些情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展鄉(xiāng)風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24字基本內容表現(xiàn)形式要具體化。作為公民個人層面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更要與人們的具體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表現(xiàn)形式要貼近民眾,具體化到“為社會做貢獻、個人奮斗、愛護公物、遵紀守法、傳承傳統(tǒng)文明”等方面的行為準則中,在農(nóng)村要列入到鄉(xiāng)規(guī)民約當中。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而且要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中。調查發(fā)現(xiàn)的“為社會做貢獻、個人奮斗、愛護公物、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數(shù)據(jù),要求我們不僅要重視中小學、大學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要重視對成年人的規(guī)范和教育。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學生畢業(yè)后進入社會的大熔爐,以前的教育成果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流失。雖然在農(nóng)村老齡化現(xiàn)象比較普遍,但一定要高度重視和加強30~59歲年齡段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從本調查反映的結果看,農(nóng)村獨居、家庭不和睦、婚姻發(fā)生過變故、身體有疾病、人生遭受過重大挫折等人群,他們的公德意識、法律意識比較弱。這就要求從社會層面關心這些重點人群的生活,重視他們的言行,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有針對性地加強法治教育。
在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過程中,要重視發(fā)揮好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帶頭引領作用,特別是要注重發(fā)揮新鄉(xiāng)賢的作用。在社會公德和社會法治教育中,要發(fā)揮好農(nóng)村黨員、團員、和睦家庭成員的典型帶頭作用。在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生態(tài)宜居建設中,要發(fā)揮好中年人、生活富裕的人以及農(nóng)村婦女在這方面的模范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