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敏
1 接雛前準備和注意事項
育雛一定要采取“全進全出制,”接雛前育雛室要徹底消毒,將地面、墻壁徹底用清水沖刷后并用2%的火堿對其再次消毒,飲水器、食槽用2%-3%的來蘇爾浸泡消毒,并按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14-15克、福爾馬林28-30毫升混合熏蒸,消毒后密封1-2天。接雛前一定要考察種雞群的健康狀態(tài)、營養(yǎng)水平及疫病情況,如種雞群發(fā)生過雞白痢、霉形體等可垂直傳播的傳染病,則孵出的雛雞這些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同時還要認真了解種雞群的免疫程序和抗體水平,種雞群的抗體水平可直接影響雛雞對病原的抵抗力,盡量從一個種雞場接雛,以保證雛雞的母源抗體水平一致。
2 雛雞所需溫度和濕度
育雛室溫濕度要適宜,養(yǎng)殖戶可在雞舍內(nèi)懸掛溫濕度計,以便對其時時監(jiān)控。雛雞自我調(diào)節(jié)體溫的能力差,一般育雛室溫度第一周齡時在32-35度為宜,以后每周降2-3度直至與室溫相等20度。適宜的溫度能降低雛雞白痢、大腸桿菌的發(fā)病率。溫度不可過高過低,過高雛雞遠離熱源,兩翅展開,申頸張口喘氣,飲水頻繁,食欲不佳,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或啄癖;過低雛雞不愿采食,生長發(fā)育受阻,擁擠疊堆發(fā)出唧唧怕冷的叫聲,相互擁擠引起窒息死亡,易發(fā)生感冒、白痢病等。在保證溫度適宜的同時,室內(nèi)新鮮空氣供給非常重要。濕度對雛雞的生長發(fā)育影響也較大。育雛室第一周舍內(nèi)相對濕度應保持在65-70%,第二周應保持在65%,21天后保持在55%即可。過低,雛雞體內(nèi)水分隨呼吸大量散發(fā),易失水,造成卵黃吸收不良,絨毛干枯變脆,眼睛發(fā)干,舍內(nèi)塵埃,腳趾干癟,羽毛亂飛,雞易感呼吸道疾病,光靠飲水是遠遠不夠的。解決方法:向地面灑水或把水盆、水壺放在爐子上使水分蒸發(fā),達到補濕目的。反之,如果濕度較大,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下,雞舍如同蒸籠,雞體熱量不易散失,雛雞食欲減退,生長緩慢,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奇生蟲卵的發(fā)育,雞體抗病力減弱。
3 雛雞開水、開食、光照
初生雛雞的第一次喝水稱之為“開水”,應在出殼后24小時內(nèi)完成,開水后雞舍內(nèi)就不能出現(xiàn)斷水現(xiàn)象。首次飲水加入3%-6%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只需一天不然影響卵黃吸收。由于雛雞在接雛和選苗時受到一定應激,前三天飲水中最好加些電解質(zhì)和一定量的電解多維或恩諾沙星等,飲用3-5天,可提高成活率。開水2-3h或在雛雞出殼后24-36h,觀察雛雞有啄食表現(xiàn)即可開食。開食,剛出殼的雛雞消化道短小,消化力弱,機能不健全,卵黃消化能力差,利用率低,殘留在腹內(nèi)的卵黃3-5天尚可消化吸收,幼雛貪吃,不知饑飽,所以剛出殼的幼雛不宜喂得過飽,定時、定量,少吃多餐,10天后可在飼料中拌如1-2%的砂礫和青綠飼料以助消化。飼養(yǎng)中一般采取自然光照和白熾燈相結合的方法,合理的光照可促進雛雞采食、飲水和運動,有利于雛雞生長發(fā)育。開放式雞舍,雛雞3日齡前一般采用23-24 h光照,從第4天直到育雛結束,采用自然光照即可,即夜間一般不再補充光照。密閉雞舍1-2日齡23-24 h光照,3-4日齡20 h,2-7日齡18 h,8-14日齡16 h,15-21日齡14 h,22-18日齡12 h,29-35日齡10 h,36日齡后8 h。雛雞進入育雛舍后,應定期對雞舍進行帶雞消毒。
4 雛雞斷喙時間和注意事項
斷喙是雛雞飼養(yǎng)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斷喙后可有效地避免雛雞啄羽、啄肛和啄蛋的發(fā)生,同時又可以避免雛雞鉤拋飼料,降低飼養(yǎng)成本。斷喙應在7-12日齡進行,斷喙時單手握雛,拇指壓雞頭頂,食指放在咽下并稍微用力,使雛雞縮舌防止斷掉舌尖,將頭向下,用力不能太大,以雞頭不左右搖動為宜,然后將雞頭向刀片方向傾斜,使上喙比下喙多切些,部位是上喙從喙端至鼻孔的1/2,下喙從喙端自鼻孔的1/3,剩余的部分離鼻孔2mm,斷喙后在刀片上稍燙1-2秒,有止血效果。斷喙前后2天應在雛雞飼料和飲水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K或復合維生素,有利于止血和減輕應激反應。斷喙后3天內(nèi)雛雞食槽內(nèi)應有足夠深度的飼料,可避免吃食時斷喙處碰到槽底而引起不適。斷喙處不能有出血現(xiàn)象,易感染葡萄球菌,發(fā)現(xiàn)后及時處理補燙止血,飲水中加入適量抗生素以防感染。10周齡后對雛雞進行一次補斷修整,已達斷喙目的。
5 防疫措施
1日齡:孵化出殼24小時內(nèi),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齡:腎傳弱毒苗、傳支H120,2倍量飲水或點眼。
7日齡: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雞、愛維茵、紅寶等快速型肉雞可免)。
8日齡: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飲水或滴鼻點眼。
10日齡:預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新城疫疫區(qū)或發(fā)病嚴重雞場,可將活疫苗與滅活苗同時使用,即用1頭份活疫苗滴鼻,同時新城疫油佐劑滅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齡: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飲水。
13日齡:小雞三聯(lián)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傳支二價三聯(lián)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齡:預防傳染性支氣管炎,用呼吸型、腎型、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油乳劑滅活苗0.3毫升。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齡:預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靈)。使用方法:飲水給予。
20-25日齡:禽霍亂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雞可免)。
28日齡:預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飲水給予。
40-45日齡: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傳支二價)三聯(lián)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以上免疫程序僅供參考,養(yǎng)殖戶可結合當?shù)匾卟×餍星闆r增加或減少某項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