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少年托馬斯從昏迷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身處一片被高墻包圍的野地里,過往記憶全部失去。他和幾十個同年紀的男孩,都被困在這里,食物補給會定時投放,高墻每天準時打開,背后是層層疊疊的迷宮,并且有兇險的鬼火獸在里面逡巡。
迷宮的布局每天都在變化,男孩們推選出幾個特別能跑的“行者”,每天冒險進入迷宮,試圖破解背后的規(guī)則并逃出去。然而,待他們經(jīng)過九死一生,犧牲了大量同伴,最終來到迷宮外之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身陷一片更加絕望的土地。
他們周圍只有城市的廢墟、無盡的沙漠。統(tǒng)治者曾為控制人口研制出的“閃焰癥”病毒,失控以后吞噬了地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將感染者變成了喪尸一般的“狂客”,繼續(xù)追殺和感染著剩下的人類。
這批天生帶免疫力的孩子,是被極端組織WCKD收集并放進迷宮的。WCKD試圖從他們應付困境的反應中,破解其大腦對抗病毒的模式,研發(fā)出解藥。因此,他們自以為逃脫了牢籠,卻陷入了一個又一個更大的棋局。
這是2005年一個晚上,美國作家詹姆士·達許納在臨睡前冒出的想法。他將它寫成了小說,到處投稿,卻被許多出版商拒絕了。還好在妻子和朋友的鼓勵下,達許納沒有放棄。最終,《移動迷宮》正式出版,并在紐約暢銷書榜上熱銷了連續(xù)100周。順便提一下,達許納原本是學會計的,他的母校楊百翰大學還有一位叫斯蒂芬妮·梅爾的校友,后者寫出了《暮光之城》。
2014年,初出茅廬的導演韋斯·鮑爾將《移動迷宮1》搬上了銀幕。沒有大明星,預算只有區(qū)區(qū)3200萬美刀,這部片子卻成了當年的爆款,收回3億多美元的全球票房。一年后,《移動迷宮2》將少年們從焦土廢墟,帶回了最后一片城市的高墻外。為了拯救因為女主背叛而被抓的隊友,托馬斯和同伴們決心殺回當初拼命逃開的那座迷宮。
反烏托邦+末日圖景+青少年題材,是影視文學界永恒的論題。遠有1954年出版的《蠅王》,近年則有熱度頗高的《分歧者》《饑餓游戲》等。對于青少年來說,強權似乎總是來自成人,他們最愛說的就是:“等你明白了我的用心,你就會知道我是對的?!倍坏┠銚碛辛擞職夂椭腔?,打破規(guī)則,推翻統(tǒng)治,就能建立更美好的世界。
這不禁讓人想起反烏托邦的兩位鼻祖:寫出《美麗新世界》的赫胥黎,以及《1984》的作者奧威爾。前者讓我們警惕感官刺激和欲望,擔心人類會由于享樂而失去自由;后者則擔心我們會成為痛苦的受制者,最終被這種人們憎恨的東西毀掉。
但《移動迷宮》卻提出了新的問題:逃出牢籠后的世界,一定就更美好嗎?你會不會在發(fā)現(xiàn)真相后,反而后悔沒有待在原先安穩(wěn)的籠子中?而一旦你開啟了奔跑模式,也可能永遠看不到盡頭,卻又無法再停下來,否則,你會被身后的危險吞沒。而你唯一的目標,只剩下了“擺脫約束”“尋找自由”。
許多根據(jù)原著改編的電影,往往會被原著黨抨擊“改殘了”。但在我看來,《移動迷宮》是少數(shù)幾部高于原著的改編電影。達許納的構想確實充滿想象力,也設置了非常多有趣的細節(jié),但這套厚達1000多頁的書,在枝節(jié)上確實分叉過多。
盡管它能讓人屏著呼吸,恨不得一口氣讀完,但回想一下,有些設置就算全部拿走,也不影響主線發(fā)展;而有幾處作者試圖感動讀者、卻書寫乏力的片段,反而等我在觀看《移動迷宮3》時,才意外地觸發(fā)了淚點。
正因如此,我原諒了電影第二部擅自將故事線大幅度拉偏,還拍成了喪尸片的事實。畢竟,導演借此砍掉了不少原著中冗余的枝節(jié),將電影節(jié)奏打造得緊湊而邏輯分明。此外,《移動迷宮3》開頭那段精彩的火車營救片段,可以說是提前附贈的彩蛋,還有后來對“最后的城市”的賽博朋克式呈現(xiàn),以及攻城營救的宏大場景,完全彌補了原著文字描述的缺陷,將整體格局拉到了新的高度。
就連在第三部中打了回醬油的作者達許納也承認:“原著的粉絲們都非常忠于劇情,也極力保護這些劇情,但有一些內(nèi)容改動之后,更加適合在電影宇宙中展現(xiàn)。韋斯·波爾找到這些點,我認為原著粉也會喜歡這些改動。”
另外,不論是跳樓、飛車、追逐打斗,演員們從頭到尾都是玩真的,親自上陣。以至于飾演托馬斯的歐布萊恩在拍追車戲時,意外摔成腦震蕩和多處骨折,讓這部影迷們翹首以盼的結局篇延后了一年才殺青。
不像有些一拍就收不了場,第三部還恨不得拆成三部來拍的改編電影,《移動迷宮3》顯然信守承諾,大結局說給就給。這一次,男女主人公的價值觀矛盾升級到了頂點:因為免疫者的抗病毒能力,就對他們進行非人的折磨,甚至犧牲其性命,以研制解救全人類的解藥,公平嗎?而所謂的“解救全人類”,會不會成為掌握解藥的權貴們,用來制造不平等階層的新工具?
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個經(jīng)典倫理題:一輛失控列車高速駛來,鐵軌上有一群小孩在玩耍,眼看就要撞上。這時,如果你扳動變道閘,將火車引到一條有一個人被綁在上面的岔道,孩子們會得救,你會怎么做?而如果沒有變道閘,但你面前有個大個子,將他一把推下鐵軌,就能阻止列車,你又會怎么做?
在這部片子中,有人選擇了不動手,有人扳動了變道閘,有人將大個子推了下去,而有人,選擇了自己跳下鐵軌。
那么,怎樣的結局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