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語詩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9)
引言:新藝術運動作為一場國際性的藝術運動,涉及范圍十分廣闊,持續(xù)時間較長。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來看,屬于由少數知識分子與藝術家為了反對工業(yè)化而開展的一場“反抗”運動,主要反對工業(yè)帶來的粗鄙產品與過度裝飾,提倡傳統(tǒng)手工藝,但是在活動中卻誕生大量做工精美、設計考究的藝術品,并且其中大部分風格都能夠對現代平面設計產生較大影響。
十九世紀,維多利亞風格在西方廣泛流行,甚至到了泛濫成災的地步,在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結束以后,東方絲綢逐漸打開了歐洲的市場,由于裝飾圖案較為靈活、優(yōu)雅,十分符合當時歐洲人的審美追求,這便使早期的“新藝術風格”由此誕生。新藝術運動中倡導放棄傳統(tǒng)的裝飾風格,提倡創(chuàng)新設計,堅持“師法自然”,崇尚自然主義風格,強調自然中不會存在平面或者直線,因此在裝飾方面更傾向于運動感較強的曲線,尤其體現在蟲鳥的翅膀、植物花卉的莖等方面。此種美學形式被稱為是曲線風格,具有非具象特征,在多個領域都有著不同的體現。例如,在當時的首飾設計中,通常使用的材質為銅、琺瑯與中低價寶石等,并且以昆蟲、植物、花鳥等為題材,在造型上十分艷麗夸張,能夠給人強烈的視覺刺激,因此將當時所設計的寶石稱為“繪畫的珠寶”。
新藝術運動與其他運動的顯著區(qū)別在于,沒有完全否定機械的作用,而是在繼續(xù)使用機器的基礎上,將其與藝術融合起來,他們堅信“粗鄙產品的產生并不是機器的過錯,而是使用不當”。藝術界中一致認為,新運動誕生于1895年前后,在1890年到1910年期間達到頂峰,并且使整個歐洲與美國地區(qū)都受到了較大影響,該運動一直持續(xù)到1925年前后,當現代主義產生后,新藝術運動才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1]。
該運動具有顯著的變化性,對于不同的國家、派別來說,設計上的用料、方式也有所區(qū)別??傮w來看,新藝術的設計者更注重自然,提倡將自然中的生機融入到作品當中,但卻并非簡單的照搬照抄,而是注重動植物的誕生與成長的整個過程,認真歸納自然造物的本質。因此,在新藝術運動中的形式、紋樣,大部分都是來自于花草樹木所體現出的運動線條。
新藝術是在法國巴黎興起,這一時期誕生的藝術品與裝飾品眾多。同時,新藝術運動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與英國美術運動之間有些相得益彰,都納入了東方元素、自然元素、動植物元素等等,更明顯的是都抵觸直線,提倡適應有機曲線。因此,新藝術運動受當時人們審美影響,將大量動植物元素應用到作品中,并且以流暢曲線的形式來呈現,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一大特色。例如,法國的薩穆爾·賓主要工作中設計家具與室內軟裝。在他所設計的作品中,大部分使用曲線來呈現動物元素,另外在欄桿、燈柱等處也能夠體現此種風格。值得強調的是,曲線形式不僅是設計中自然形式的簡單復制,也是一種獨特的風格,這是新藝術運動中的一種獨特意識。在法國的新運動中,曲線形式是自然主義在設計中的完美體現,這種形式是一種有機的結合和歸納,賦予作品以靈魂。
早在19世紀初期,比利時便是歐洲文化與藝術的中心,新藝術的浪潮對比利時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并且誕生了兩位典型人物,即霍爾塔與威爾德。
霍爾塔主要從事建筑和室內設計。在他的設計中,曲線被神奇地運用。他通常用螺旋扭曲的線條設計。1893年,霍爾塔第一次采用新藝術的方式設計了塔賽爾飯店,曲線風格被應用到了墻面、門窗、地板、圍欄等多處裝飾當中,打破了以往直線、銳利的裝飾形式,將柱頭、扶手等處設計成搖曳的水生植物形狀,將新藝術風格滲透到每一個裝飾細節(jié)當中,曲線的應用能夠給人良好的視覺效率使人感受到線條的靈動、活潑。威爾德作為一名杰出的設計家,對設計史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與霍爾塔的設計手段相比,威爾德的設計更加注重造型本身,1896年,由威爾德設計的辦公桌獲得廣大群眾的好評,通過流暢的曲線來顯示辦公桌優(yōu)美的造型,并且還能夠與辦公功能充分結合,被視為當時最為杰出的新藝術風格作品之一[2]。
在新藝術運動中,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高迪,同時他也是一個最具創(chuàng)新性的天才人物,其多變的思維方式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高迪屬于建筑設計師,他在建筑設計中不復古,能夠通過折中的處理方式使作品顯得更具特色。高迪的設計風格具有較強的有機特征,充滿著浪漫、神秘的氣息。對摩爾人建筑中的裝飾特征進行利用,與新型的新藝術曲線風格像結合,在他所設計的建筑中,曲線不單單作為裝飾線條,甚至還可以作為建筑的主體結構而存在,這種大膽創(chuàng)新的手法使其在新藝術運動中成為最具知名度的人物。
通過對高迪設計作品中曲線風格的分析,以巴特羅公寓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整座大樓從遠處看去便能夠感受到滿滿的革新之感,窗戶仿佛是從墻面中生長出來,形成一種曲線起伏的效果。在建筑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處,都能夠看到曲線的身影,例如金屬澆筑的構件、樓頂、墻面等多個部位都展現出了曲線的有機形態(tài)。整座公寓不但在外形上呈現曲線結構,在內部也并沒有使用到直角,由于跨度不同,在屋頂的設計上他采用了拋物線原理,展現出無比驚人的屋頂景觀。毫無疑問,在高迪的建筑設計中,曲線屬于主要的設計手法,在法米莉亞教堂的設計中,曲線又一次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成為高迪一生的巔峰之作,整個教堂從內到外看不到一條直線,并且任何規(guī)則造型均在,使人能夠感受到兒童般的想象與天真。
結論:綜上所述,新藝術運動具有較強的先鋒性,為后續(xù)現代主義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的曲線風格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設計領域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即便是在早期的現代設計中仍然具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見,新藝術運動的產生屬于以此世紀之交,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另外,新藝術運動也為現代平面設計留下了許多做工精致、獨特的藝術品,能夠使當代設計師通過對藝術品的研究,獲取設計靈感,因此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與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