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予菲
繪畫作品:印度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和他的宮廷。
從午門進(jìn)入北京故宮博物院,左轉(zhuǎn),沿著階梯登上磚紅色的城樓,西雁翅樓展廳正在舉辦一場華麗非凡的珠寶展(4月17日—6月18日)。邁進(jìn)大門,一股“土豪之氣”撲面而來。偌大的房間沒有主燈,只有星星點點的小射燈,將光束打在各種珍珠鉆石串成的繁復(fù)掛件配飾上,反射出斑斕的光暈。有網(wǎng)友提出觀看建議:請戴好墨鏡,以免被寶石晃瞎了眼。
這場展覽名為“銘心擷珍——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之“瑰麗梵星:印度高級珠寶展”,展品涵蓋從莫臥兒王朝至今的270余件印度珠寶,由卡塔爾王室阿勒薩尼基金會與故宮博物院聯(lián)合舉辦。事實上,這些璀璨奪目的石頭是阿勒薩尼家族最為得意的收藏系列,近幾年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巴黎大皇宮、威尼斯總督府等全球著名博物館都亮過相。這一次,卡塔爾王室成員、阿勒薩尼親王親自帶著這些寶貝飛到北京,中國觀眾終于也有機會一飽眼福,讀到這些恒久流傳的珠寶中所鐫刻的莫臥兒王朝故事。
自古以來,印度及其周邊地區(qū)就盛產(chǎn)各類寶石:戈爾康達(dá)礦區(qū)出產(chǎn)極品鉆石,巴達(dá)赫尚礦區(qū)盛產(chǎn)尖晶石,克什米爾以絢爛的藍(lán)寶石著稱,緬甸擁有珍貴的紅寶石,波斯灣則出產(chǎn)珍珠。要知道,寶石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相當(dāng)于玉器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這些璀璨奪目、堅不可摧的五彩石頭,被鑲嵌在建筑、禮服、刀劍上,滲透于印度文明的方方面面,被視為神圣的護(hù)身符,也象征著主人的財富與權(quán)力。
在印度歷史中,始于16世紀(jì)的莫臥兒王朝是繼孔雀帝國、笈多帝國之后的又一個輝煌時代。而在整個印度珠寶歷史中,莫臥兒帝國時期也是最為重要的發(fā)展階段。據(jù)說,莫臥兒帝國的先祖、野心勃勃的帖木兒大帝,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珠寶達(dá)人”。他在征服亞洲大陸的過程中,瘋狂地收集了各種鉆石、祖母綠、尖晶石,還在上面刻下自己的名字,以彰顯自己的顯赫地位。
左圖:巴布爾收藏的28克拉阿格拉鉆石,是全球第五大粉鉆。中圖:鉆石連綴而成的海得拉巴尼扎姆項鏈。右圖:賈汗吉爾和沙賈汗合作完成的金玉匕首。
1526年,帖木兒五世孫巴布爾來到印度,率領(lǐng)1.5萬名士兵在帕尼帕特戰(zhàn)役中擊敗了德里蘇丹的十萬大軍,一舉占領(lǐng)阿格拉、德里等地,建立了莫臥兒王朝。這位英勇善戰(zhàn)的開國大帝是一名文學(xué)發(fā)燒友,他寫了一本極具史料價值的自傳《巴布爾回憶錄》??赡苁且驗槭艿较茸鎸毷榻Y(jié)的影響,巴布爾也喜歡鉆石。在攻占阿格拉時,他收獲了一顆28克拉的粉鉆,將其命名為阿格拉鉆石。這顆見證歷史的“鴿子蛋”就在本次展覽中展出。
將珠寶崇拜推上巔峰的,是莫臥兒的第四代皇帝賈汗吉爾和第五代皇帝沙賈汗。這一階段,王朝進(jìn)入鼎盛時期,政局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這父子倆便開始放飛自我,浪漫基因被徹底激發(fā)。賈汗吉爾沉迷于收集地毯、珠寶,常與宮廷建筑師討論設(shè)計方案。他曾為一名叫阿納爾卡莉的宮女修建了一座大理石墓,還在上面刻了深情款款的題詞:“?。∪缛粼俚靡灰娢覑壑嫒?,我當(dāng)感激真主直至復(fù)活之日?!辟Z汗吉爾去世后,沙賈汗繼續(xù)大力推進(jìn)家族寶石事業(yè)。本次展覽中有不少奢華珠寶,都出自這對父子之手。
賈汗吉爾和沙賈汗合作完成的一把匕首,是展覽中的重量級展品。這把匕首短小精致,玉石柄頂端刻著一枚卷發(fā)少年的頭像。最初,是賈汗吉爾委托工匠制作了這把匕首。賈汗吉爾對它愛不釋手。兒子沙賈汗繼承帝位后,也繼承了父親的心頭好。善于設(shè)計的沙賈汗重新為匕首制作了鋼制刀刃,并在上面裝飾錯金花紋,刻上了莫臥兒帝國的兩個象征——傘形亭閣和吉祥魚。雖然沒有寶石點綴,這把金玉混搭的匕首依然是阿勒薩尼系列藏品中最珍貴的一件——它曾被兩代莫臥兒帝王持有,被視為王權(quán)的象征。
事實上,沙賈汗在歷史上留下的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并不是這把匕首,而是舉世聞名的泰姬陵。這座由純白色大理石筑成的陵墓,表面鑲嵌的寶石無數(shù),就連陵墓主人衣冠冢上的一片布,也是用珍珠串制而成的。
泰姬陵是沙賈汗為他的第二任妻子泰姬·瑪哈爾修建的。1631年,瑪哈爾因難產(chǎn)而死,時年39歲。沙賈汗極度傷心,決定要建一座華麗雄壯的陵墓,以紀(jì)念他們的愛情。動工22年后,泰姬陵終于建成。但此后不久,沙賈汗在宮廷斗爭中失去了王位,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yuǎn)的阿格拉堡八角宮內(nèi)。此后整整8年時間,沙賈汗每天都會透過房間的一扇小窗戶,凄涼地遙望著河面上的泰姬陵倒影。后來,沙賈汗視力惡化,已經(jīng)看不清楚遠(yuǎn)處的景物了,于是他找來一顆鉆石,通過鉆石里的倒影一邊觀看泰姬陵,一邊思念他的妻子。
61.5克拉金色鉆石虎眼頭巾配飾。
莫臥兒王朝后期,寶石定制成風(fēng),王公貴族們出手都很闊綽。此次珠寶展中展出的還有:由8顆10至15克拉鉆石連綴而成的海得拉巴尼扎姆項鏈、納瓦納加爾王公為自己設(shè)計的61.5克拉金色鉆石虎眼頭巾配飾等。
這些寶石,一方面代表印度珠寶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成為王室奢靡的象征。沙賈汗為了修建泰姬陵,幾乎虧空了國庫。他將農(nóng)業(yè)稅稅率從1/3提高到1/2,百姓怨聲載道,帝國逐漸衰落。1858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稱號,英屬印度成立,莫臥兒王朝滅亡。但是對珠寶的癡迷,卻在印度貴族中延續(xù)下來,其中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巴提亞拉邦王公。
巴提亞拉邦王公不愛美人,只愛珠寶。1928年春天,巴提亞拉邦王公提著6大箱總估價約20億法郎的寶石,千里迢迢來到巴黎定制首飾。在這6個大箱子里,裝著7571顆鉆石、1432顆祖母綠,還有數(shù)不盡的紅寶石和珍珠……最終,巴黎珠寶商卡地亞拿下了其中一張豪華訂單。他們?yōu)榘吞醽喞钔豕谱鞯氖罪椫?,有一條奢華至極的“瀑布項鏈”——由一顆234.65克拉的德比爾斯黃鉆、2930顆鉆石和2顆紅寶石組成,總重量近1000克拉。如今,這條項鏈珍藏于卡地亞公司。在本次展覽中展出的,是巴提亞拉邦王公的另一條卡地亞紅寶石項鏈。
在這場珠寶展中,幾乎所有展品都出自一人之收藏——他就是卡塔爾阿勒薩尼親王。
這名“土豪”親王全名謝赫·哈馬德·本·阿卜杜拉·阿勒薩尼,今年36歲,父親是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的堂兄。在石油遍地的卡塔爾,這個家族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從全世界搜羅稀世珍寶。近些年,家族成員成為各大拍賣會上的主角,頂級名畫、古董珠寶,甚至英國老牌百貨店哈羅德,都被他們收入囊中。為此,卡塔爾王室已經(jīng)花了10億美元,建立了專門的阿勒薩尼收藏基金會。在這個基金會中,莫臥兒王室珠寶是最珍貴的系列之一。
阿勒薩尼親王第一次見到這些珠寶時,就被徹底折服了。在卡塔爾王室長大的他,見過不少大世面。然而在2009年的一天,他在倫敦參觀了一場名為“王公貴族:印度宮廷瑰寶”的展覽,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在他面前打開了。阿勒薩尼親王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是一件藍(lán)寶石頭飾。這是1757年印度行政長官賈法爾送給英國海軍上將沃森的禮物,如今成為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從那一刻起,阿勒薩尼親王就下定決心,開始搜羅屬于自己的印度宮廷瑰寶。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主管評價阿勒薩尼親王:“熱情洋溢,精力充沛,擁有豐富的鑒賞知識,是個天生就喜愛珠寶的人。對于阿勒薩尼親王來說,印度珠寶充滿了魔力,讓他找到了文化認(rèn)同感。”一旦有珠寶商提供相關(guān)消息,他總能第一時間趕到。為拿下那把金玉匕首,他就花了整整一年。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這些包羅萬象的文物,承載著歷史的重量,擁有鮮活靈動的生命。它們仿佛一扇扇可以穿越時空的窗戶,讓現(xiàn)代人看到已經(jīng)消失在歷史深處的人文景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