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樂卿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 內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現在是短視頻火熱的時代,人們碎片化的時間得以充分利用?;ヂ摼W巨頭們?yōu)榱藫寠Z這個行業(yè)高地,也是拼的不亦樂乎,今日頭條宣布投資10億元補貼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騰訊拿出10億來補貼原創(chuàng)和短視頻內容生產。就連京東、淘寶等非傳統(tǒng)內容平臺也在加快短視頻化的進程。種種跡象表明,短視頻這場風是越刮越猛。抖音是善于創(chuàng)新的視頻軟件,在過去的一年間,它迅速成長為國內最受歡迎的短視頻平臺,這個短視頻平臺用戶量在全球范圍內飛速增長,特別是在日本、美國、德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成為最受歡迎的短視頻APP。2018年6月12號,抖音對外公布了自己的日活躍用戶突破1.5個億,月活躍用戶超過3億。而且,這些受眾群體主要集中在24-30歲之間,這部分人占比40%。
與十幾年前相比,電視生產的門檻降低,已經進入了大眾化生產的階段,現在隨著視頻門檻的降低,拍攝設備的普及,民眾參與意識的增強,短視頻通過互聯網上傳生產內容,視頻數量成幾何式增長。在2018年4月舉辦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業(yè)內人士提出,主流的媒體格局將是那些能夠將信息承載更加密集的媒體格式?;ヂ摼W文字和圖片內容增長已經趨于停滯,媒體內容的未來在簡短且方便觀看的視頻上。短視頻“霸屏”時代來了,面對新媒體的巨大挑戰(zhàn),傳統(tǒng)媒體如何發(fā)揮出優(yōu)勢,生產出受眾歡迎的新聞視頻產品,是一個重大課題。
電視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興起,逐步形成專業(yè)的體系,具有產業(yè)化的優(yōu)勢。視頻是新聞的終極表達,隨著5G時代的來臨,視頻會得以進一步大量生產,人們對于視頻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強烈,因為視頻包含一切影像、聲音、圖表、動畫,不到5分鐘的視頻短片就能完全表達。
短視頻并不是傳統(tǒng)視頻的縮減版,如何在一個特別短的時間展現盡可能多的信息,這是對傳統(tǒng)媒體一個很好的考驗。對于短視頻的長度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學者王宇航曾經做了調查,研究了頭條播放量前十的短視頻后發(fā)現,突發(fā)事件和新聞當事人的講述這方面的題材備受歡迎,時長就在2分鐘左右。而網絡短視頻是開門見山,越短越好,這與網民碎片化的時間分不開,與碎片化相適應的就是篇幅短小,信息集中。
一般一個不到2分鐘的美食類短視頻,會需要用3個星期拍攝、制作。如果想要制作比較優(yōu)質的短視頻,這是一個標準的時長。按照這個標準,制作短視頻要比制作影視劇下的功夫多。專業(yè)化的短視頻基本都是團隊制作,很少有個人制作。一般專業(yè)化的短視頻制作團隊,包括攝像、策劃、導演、演員等等,個人很難具備這樣的條件。短視頻的制作門檻提高以后,其內容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而好的短視頻已經達到了電影的制作水準了。
傳統(tǒng)媒體有人才隊伍、新聞制作經驗的優(yōu)勢,有眾多的新聞資源,也有很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這些能夠為我們制作新聞視頻提供很好的幫助。目前好多網絡短視頻在敘事方式上存在問題,傳統(tǒng)媒體宣傳化痕跡太濃,很難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如何把潛在的優(yōu)勢變成現實的優(yōu)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傳媒業(yè)來說,優(yōu)質的內容是構建自身影響力的重要法寶,短視頻能否吸引受眾,內容仍然是關鍵。多年來,電視有著講故事的傳統(tǒng)。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中國電視傳播的基本定位。一個不知所云的故事不是好故事,同樣,一條不知所云的新聞也不是好新聞。無論故事還是新聞,主題是靈魂,它引導我們去講故事、做新聞,關注人物命運,講述人物遭遇,是故事的出發(fā)點。有故事,就需要有主人公,而新聞也離不開當事人,人物的命運遭遇、喜怒哀樂,所看、所想,是新聞要關注的信息,不能講“無意義的故事”。
短視頻與電視媒體類似,也是老百姓講述自己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發(fā)生很多故事,但不是每個故事都適合做短視頻,因此要懂得篩選內容,要像做電視一樣構架短視頻的結構、人物故事、主題思想。短視頻不能被假象所迷惑,不為他人情感所左右。短視頻產品要加強與社交平臺的合作,通過多渠道的分發(fā),提高傳播力、影響力。當然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在人力許可的情況下,根據各個平臺不同的特性要求,制作有針對性的短視頻,可能傳播效果更好。
新媒體短視頻相較于其他新媒體創(chuàng)業(yè)項目來說,更適合電視人來做。傳統(tǒng)電視具有精制作、節(jié)目化、線性傳播的特點,與短視頻門檻低、碎片化、交互傳播的特點產生很強互補性。短視頻中,突發(fā)性的事件是最受歡迎的,但是往往突發(fā)性的事件發(fā)生的時候,在現場的不一定是傳媒工作者,而是廣大的網民。即使是實力再雄厚的媒體也不可能總是在第一時間抓到新聞現場的資源,一些不易保存、轉瞬即逝的新聞場景往往會被錯過,這是傳統(tǒng)媒體在新聞采編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問題。
在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價值鏈中,電視媒體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內容和生產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在當今這樣一個注重與高科技接軌的時代,傳統(tǒng)媒體轉型發(fā)展一定要借鑒和嫁接新媒體形式。隨著5G技術的發(fā)展,移動端網速將大幅提升,使用費用不斷下降,這將極大地推動短視頻的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尤其是廣電機構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生產方面具有天然優(yōu)勢,亟須全面布局短視頻領域,建立短視頻專業(yè)機構和生產基地,打造短視頻內容品牌,把短視頻作為媒體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占領移動傳播新陣地,進而優(yōu)化當前移動互聯網的內容生態(tài)。
在進入短視頻“小時代”時,傳統(tǒng)電視人做短視頻內容,要更多接近主流年輕用戶,熟悉他們的表達方式,尤其是這個群體特有的亞文化特點,如此短視頻方能既有可視的內容,又有鮮活的形式,做到形神兼?zhèn)?,得到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