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杰(沈陽建筑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感性是指憑借人的感官所達成的認知,也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里形式,它反映著人對外部世界的對象和現(xiàn)象的主觀態(tài)度。這就是說,感性是人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做出的一種心理反映形式。古今中外的設計家們,都十分看重感性的作用和地位。在整個設計的前期準備,設計過程,一直到設計結(jié)束,感性始終其中貫穿設計過程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感性是區(qū)別與藝術與科學或哲學的標志。因為科學是以理服人的,設計則可以以情動人。
感性因素是設計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因素。比如“阿德勒”小汽車就是一個例子:1928年,迫于種種壓力,特別是右派勢力對于包豪斯進步思潮的無端攻擊,格羅皮烏斯辭去了包豪斯校長的職務,但仍進行工業(yè)產(chǎn)品設計。他于1930年設計的“阿德勒”小汽車是20世紀20年代功能主義造型原則的典型例子。他是這樣來表達他的美學觀念的:“一輛車美的標準并不取決于它的裝飾配件,而是取決于整個有機組織的和諧,取決于它功能的邏輯性。車的整個外觀造型也必須符合內(nèi)部的真實,少空話,多符合功能。所有的部件都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組織的完善因素,這樣的造型才是美的表達,正如技術機器的功能性一樣。這種純造型是有意識地克服了不必要的能源、材料質(zhì)量及裝飾浪費的結(jié)果。一輛現(xiàn)代日用車應當是技術精湛、美觀和造價低廉的。這一目標只有在優(yōu)異的技術、造型及商業(yè)的最密切的工作配合下方能達到?!北M管“阿德勒”小汽車的設計強調(diào)了實用功能和幾何性原則,但它并未能批量生產(chǎn)。這說明如果設計只考慮功能和生產(chǎn),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因素,如消費者對于象征性、趣味性等的追求,則設計也是難于成功的。由此可見,一個設計即使功能性、實用性達到標準,而缺乏美感也稱不上一件優(yōu)秀的設計。
從理性的方面說,設計應該最大程度的從對方和環(huán)境的角度來考慮,就好比設計前期我們做的市場調(diào)研,了解運營結(jié)構(gòu)等等都是為了更合理的進行設計,以充分滿足設計的功能性。而當設計師將對方的需求采樣調(diào)研都匯總后,設計師通過一個什么方式有趣的展現(xiàn)出來,這時候就是感性在發(fā)揮作用。設計師其實是在扮演帶有感性豐富創(chuàng)造力的科研人員的角色,設計師不是在自己創(chuàng)作,而是用他的創(chuàng)作來服務大眾的,因此,設計是要注重理性存在的作用,不要借著想象的天賦來先入為主,感性是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才能真正釋放感性的價值。好的設計一定是以理性為基礎的,在哲學中,理性是指人類能夠運用理智的能力。理性相對于感性,在設計中更加強調(diào)實用性與功能性。理性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夠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作為為人而用的建筑其形式必然來自功能的結(jié)構(gòu),在對待功能和形式的關系上我國古代哲人早就給出了合理的判斷。例如墨子主張“先質(zhì)而后文”,這就是功能第一的特點。孔子則主張“文質(zhì)兼?zhèn)洹奔匆蠊δ芎托问降慕y(tǒng)一。如果設計師缺乏客觀的事實性和邏輯思考能力,就必然導致他在設計方案中忽略了與周圍的聯(lián)系,只考慮到外形呈現(xiàn)的效果。
感性與理性的區(qū)分是以人為本體,是從人性中區(qū)劃出來的兩個不同概念。感性與理性都是人的屬性、人的能力。人及其能力所及的范圍之外無所謂感性與理性。藝術之所以有感性和理性,是因為藝術是人的藝術,是人的能力創(chuàng)造之物,是為人的精神生活所需要。感性與理性不同,感性的事物是具體的、個別的、多樣的??梢灾庇X。理性的事物是抽象的、普遍的、單一的,可以思考而不可以直覺。在設計中,感性和理性要運用的恰到好處。日本的建筑師安藤忠雄就是一位將感性和理性運用的很好的設計師。在他的作品里,那些看似理性嚴謹?shù)慕ㄖ?,人的情感成為建筑的主旋律。比如光之教堂的設計。它的理性在于正宗完全的幾何形式,這種形式為建筑提供基礎和框架。當幾何圖形在建筑運用時,自然和幾何就產(chǎn)生了互動,建筑材料一般為純粹樸實的水泥或者未刷漆的木頭。理性的基礎框架和材料選用同時也是為了感性做鋪墊,十字形分割墻壁的理性設計使陽光從墻體的水平垂直交錯開口里泄進來,讓人產(chǎn)生神圣,清澈,震撼之感。一座建筑完美的實現(xiàn)了理性和感性的運用。
整個設計的前期準備,設計過程,一直到設計結(jié)束,同樣很好的把理性和感性融合在一起的設計還有賴特的流水別墅。流水別墅的偉大之處在于完美的把建筑空間、室內(nèi)設計與大自然巧妙的結(jié)合在一起。在剛接到這個案子時賴特就被這里優(yōu)美靜謐的環(huán)境所吸引,尤其是那條涓涓溪水。美妙的環(huán)境使他靈感迸發(fā),他說要把別墅和流水結(jié)合起來,使得建筑與自然相互交融,渾然一體。在自然景色帶給他的感性靈感下,他開始了理性思維的設計。他認真的對地形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并和助手對15cm 以上直徑的樹木和較大的山石都記下了明顯的記號,進而巧妙的利用環(huán)境、充分的考慮山石、瀑布、森林的自然位置,把別墅融入了其中。同時室內(nèi)也保持了天然味道,一些被保留的巖石好像從室外破土而出穿入進來。溪水從別墅的挑臺怡然躍出,與懸板下濃重的陰影相映成趣,美不勝收。正是賴特把自然賦予他的感性思緒與細致的地貌等分析設計的理性思維拿捏的恰到好處,使流水別墅的設計成為20 世界最偉大的建筑設計之一。
理性是推動設計穩(wěn)健生長的根本,算作基本屬性。感性設計能夠快速高效地提升體驗,算作特殊技能。一個缺乏理性的設計師,往往點子層出不窮但架構(gòu)偏弱。一個缺乏感性的設計師,往往有條理但缺少靈氣。設計既要有嚴謹、理性的一面,又要有輕松活潑感性的一面,只有將理性和感性共同融合于其中,科學與藝術的緊密結(jié)合才能創(chuàng)造出真正人性化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