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慧敏 王世慶(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000)
把留白的手法運用到海報設計中,會給海報設計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版面充滿著文字圖片時,整個版面會缺少空隙,給人視覺上造成壓抑感,影響閱讀,而空白技法的利用,卻能很好地調節(jié)海報設計中各元素之間的關系,使之合理安排,以虛襯實,突出畫面的主體,留出大面的空白,形成絕妙的空靈感,給欣賞者留下想象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達到物我兩忘的藝術境界。合理的留白能給海報增添很多樂趣趣,深化意境,但在留白上也要注意度的把握,大片的空白也不可乩用,不能為了留內而留白,避免造成版式的空洞無物,一留化就要注意內容的呼應關系和過渡。很明顯,平面海報設計已經不僅僅停留在追求“引起讀者注意”的層面,而是進一層的注重于精神層的某種思想的傳遞和一種意蘊的營造,這也是對作品的美學意義的豐富。也就是說,除了對準確傳遞唯一的主題的明顯直白的表現(xiàn)外,還有的平面海報所追求的是為觀者傳遞一種精神內涵,例如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品味或是一種信仰追求,這種內容的表達往往是“欲語還休”的境地,要用留白來表達這樣一種無實體的精神境界,留白起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留白也是平面設計中起了創(chuàng)造高雅割掉作用的重要元素,合理的運用留白,極大地提高了平面視覺上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留白也是品味的象征。
標志是一種象征性的視覺傳達符號,其形象要求簡練完整,最忌太多的“人工”痕跡,設計風格丨由繁瑣逐漸趨向于追求單純、簡潔、明快,給人以清新之感,因此,“沼“的及現(xiàn)也成為許多設計師設計崇尚的風格。在標志的留白處理中應注意兒點:先,注意標志設計的簡潔美特征。標志代表丫企業(yè)的形象,體現(xiàn)了企業(yè)的文化內涵,設計者在設計標志時,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標志的“實體”設計,而忽略了“虛體”即留白的設計,使標志失去了“簡潔美”特征。其次,設計留白應體現(xiàn)內涵。留白不等于空白,留白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表達思想,如果盲目刻意地留白,會使標志設計失去內涵而顯得蒼白無力。再次,標志的留白在視覺感受上要達到協(xié)調統(tǒng)一效果,就要求不同的形與形之間不儀要有對比關系,體現(xiàn)明確強烈的個性,而且要求形與形之間相互調和,具有順暢和諧的視覺效果,不至于顯得突然、沖突。2018年北京奧運會徽標“中國印舞動的北京”設計,可以說是將中國畫的留白手法運用到標志中的成功案例,整個徽標設計采用了紅底色和留白字形加以表現(xiàn),將中國印章與書法藝術形式通過巧妙地留白與運動特征相結合,畫面整體系列感強烈,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融合了傳統(tǒng)、典雅的設計語義,有效地表現(xiàn)了主題,強調了中國文化底蘊。整個標志設計充分體現(xiàn)出含蓄、深遠、微妙、濃郁的民族文化內涵。中國工商銀行標志設計,通過留白襯托出一個隱形的錢幣和變形的“工”字,將中國古幣與中國漢字巧妙結合,給欣賞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標志留白的恰當性直接決定標志設計的成敗及意義,在具體實踐中可以根據審美結合設計心理學,借用留白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造標志設計的別樣之美,讓“最美莫過花未全開、月未滿”這樣的留白意境在標志中得以完美展現(xiàn)。標志設計中文字以線的方式留白。文字是以線條作為自己的造型語言,是平面性最強的藝術,它的空間性從來都是本體的和抽象的運用,線條所分割出的空間與線條相互映襯,并為標志提升設計語境層次。
"留白"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創(chuàng)作中常見的一種藝術手法,主要指的是通過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留出空白區(qū)域來形成空間感的效果,帶給人們更為多元的想象和思考,提升藝術作品的意境美。當前,"留白理念"在多個實踐領域中都有廣泛的應用,而且產生了顯著的效果。在當前的書籍裝幀設計中,"留白理念"的運用可以表現(xiàn)出獨特的價值,讓書籍作品更具美感與吸引力。留白是中國畫藝術的精髓,把中國畫的留白運用到書籍裝幀版面設計中,可以讓人看到一種玄妙之美,讓欣賞者展開遐想,可以讓他們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地感覺感。留白不是“無”,而是另一種的“有”,而是利用空白來襯托畫面中的主體,讓主體顯得更加醒目以及突出。版面內容上的留白,能夠讓凌亂、復雜的內容統(tǒng)一在寧靜、和諧的畫面之中,使得畫面疏密結合,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感,如果畫面處處布滿內容,反而給人以無序、凌乩和壓力之感,更顯不出畫面的主體,留白恰當,會更好地襯托主題,渲染氣氛,使版面和諧而充滿意蘊,將這種美的意蘊帶給讀者。會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在版式的留白上應注意掌握分寸,心理學教授海保博之通過反復測試分析后發(fā)現(xiàn):畫面空白在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大小剛剛好。同時證明:如果畫面留白超過三分之二的話,成敗之變化就顯得更加突出
中國傳統(tǒng)有五千年歷史,中國畫元素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并延續(xù)到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來,更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內在和外在的特質。中國設計必須體現(xiàn)中國本土文化的博大和含蓄,不能完全走世界化道路中國傳統(tǒng)元素是一個符號,其背后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過濃縮后的一種象征。文化產業(yè)如何創(chuàng)新,本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如何保護,如何在當代設計中巧妙地融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國際舞臺上全面展示中國文化和中國形象,這將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永恒的話題。倘若沒能重視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繪畫元素,在設計中始終處于對西方的模仿甚至照搬上,那么我們的藝術設計事業(yè)將永遠落后于世界,我們的文化也很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沖擊下所消逝,簡單地挪用西方現(xiàn)代藝術形式,將使我們的藝術喪失民族的個性。最終走向沒落。將中國畫元素運用到平面設計中,應注意將其放到設計中去研究分析,避免生搬硬套流于形式化。成功運用將會帶給設計一絲生機,使之成為有意味的設計,凸顯民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