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偉(黑龍江省蘭西縣第一中學校,黑龍江綏化 151500)
預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提前去了解新的知識,使得在腦海中初步形成一個概念,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心理準備,而對于課前預習也要講究相應的方法,一般的有:提前閱讀新的知識點、自己找出課程中的核心點和難點、溫習基礎。
1.提前閱讀新的知識點。
提前閱讀新的知識點,要依照教師所提出的預習要求去有序的進行,因為教師安排的預習一般都是下一節(jié)課的講解內容,所以不管是預習過少還是預習過多都會影響下一節(jié)課的聽講與理解,所以要依據(jù)教師的要求有序地進行更為適當,主動提前去了解基本知識點,在腦海中先形成一個初步的概念,并提前注意到學習時的事項、要求以及要點等,對于后面的學習會更加輕松。
2.自己找出課程中的核心點和難點。
在預習的過程中,因為沒有教師的講解,所以肯定會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就是預習時遇到的難點以及不好理解的知識點等,這是就需要學生自己將難點做一個標記,在教師講解的時候才能更好地去聽取,學生在聽課的時候也會更有目的性,即使教師沒有講解,但是依舊可以通過標記提醒自己并向老師請求幫助。
3.溫習基礎。
溫習基礎是對于新課文知識學習而打下鋪墊,一般來說,課文知識的設計都是一個遞進的過程,每一個新的知識點都是以前面的知識為基礎而進一步深化的,不僅是對前面知識點的復習與鞏固,更是為新知識的學習做鋪墊。
例如學生在預習離子積這一節(jié)新課的時候,在預習新知識點之后,就需要對前面學習過的知識進行一個溫習,例如前面的強弱電解質的判斷、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等內容認真復習,而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還應對:
1.Kw 不僅適用于純水,還適用于稀溶液(酸堿或鹽)。
2.表達式中H+和OH-不只是水電離的,而是溶液中存在的所有H+和OH-等疑難問題作為聽課時的重點加以標記;最后試做本節(jié)對應習題。
如:下列各種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任何條件下,純水的C(H+)=C(OH-)=1 ×10-7mol/L
B.在任何條件下,純水都呈中性
C.在100℃時,純水的C(H+)<1 ×10-7mol/L
D.PH=7 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通過思考,對答案有疑惑,引發(fā)一些思考,如影響水的離子積的因素是什么,通過以上預習,我們就很容易明確聽課的目的。
課堂的聽講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所有的知識點的講解都是在課堂的教學中進行,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保持百分之百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課堂的學習中,不僅僅是教師對課文的講解,更有教師對于知識點自我理解的講解,所以學生在知識的獲取方面都是源自于教師的講解,要想得到更好的知識理解,專心聽課時非常重要的。教師課堂教學的進度,由于課時的緊張,講解的速度相對較快,因此,不會因為一個學生沒有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而停下來單獨講解,教師顧及的是全班學生,因此,在課堂學習中,學生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夠更好地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抓住教師所講的每一個知識點,并且要時刻關注教師的板書,跟著教師的板書,將教師補充的知識點及時地記下來。要提高聽課的效率,領會教師講解的真正意圖,聚精會神的聽講必不可少,但是不能夠太過在意對教師板書的抄寫,在很多情況下,教師的板書是非常多的,導致學生在做筆記的時候邊記邊擦而出現(xiàn)新的板書,所以,聽講的過程中要側重的是對教師知識點的講解,板書的筆記可以在課后借助他人的進行補充。在聽講的過程中還要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是疑問,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樹立在學習上的信心。
總結:化學的學習過程是漫長的,需要有著一系列并且是有規(guī)劃的準備,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預習復習聽講等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必不可少的,認真地完成每一步,才能更好地學好高中化學的知識,而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應該依據(jù)《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了解與掌握好在高中化學學習的每一個階段的知識,學好課本與課堂的知識,并結合實際,良好地運用在生活實際中,讓高中化學的學習變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