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玲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指導學生寫出個性飛揚的精彩文章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為之樂于不疲的動力。筆者在課題《小學生作文個性化教學的研究》中進行了深入的作文教學探索,并從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提煉規(guī)律,形成模式。
一、遵循寫作初心,讓作文寫出“別有會心”的自我
作文是學生抒發(fā)思想感情,表達自我的一種內(nèi)在需要,而不應(yīng)該是老師強加于而學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一項學習任務(wù)??梢姡龑W生扭轉(zhuǎn)“老師要我寫” 的寫作心態(tài),養(yǎng)成“我自己想寫”的作文意識顯得至關(guān)重要。為此,筆者從寫作內(nèi)容上進行嘗試,一改以往條條框框的作文規(guī)定,賦予學生極大的寫作自由,鼓勵學生“我手寫我心”,讓學生的每一篇作文既有自己的影子,更有自己的個性。
1. 作文寫出真情實感
內(nèi)容空洞無物,是由于學生作文的一大硬傷,究其原因,是學生應(yīng)付心理、胡編亂撰。筆者一再向?qū)W生灌輸“作文是自己寫,寫自己的作文”的理念,鼓勵學生大膽抒發(fā)自己的喜怒哀樂,在文中呈現(xiàn)真實、可感的自己。
例如,在《___________的我》的寫作里,按往常做法,學生都會寫“舍己為人的我”“堅強勇敢的我”“拾金不昧的我”之類高大上的話題,再通過杜撰、抄襲一些虛構(gòu)的情節(jié),把自己塑造成類似蜘蛛俠、007的英雄人物,這樣既違背了教師的初衷,對學生而言也是一個很痛苦的寫作過程。所以,筆者鼓勵學生拋開寫作的心理負擔,明確“只要寫出真實的自己就行了”的寫作要求,學生就如解脫了寫作的枷鎖,寫作速度大幅度提高,而且內(nèi)容也精彩紛呈。
2. 讓作文充滿童真樂趣
作家余秋雨在《廢墟》寫道:“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者是遺憾的?!逼鋵崳瑢πW生的作文而言,沒有與自己年齡相適應(yīng)的童真樂趣更是可怕,不僅僅在于作文寫得枯燥無味、脫離現(xiàn)實生活,更在于無形中扼殺學生寫作熱情和天賦。
以《夸夸我的小伙伴》為例,筆者指導學生不要從“思想好、成績好、紀律好”的老思路去寫,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身邊小伙伴別人不注意而又確實存在的閃光點,再用自己擅長的語言風格表達出來,有的學生滿懷深情地敘述了自己同桌雖然沉默寡言,卻是一副好心腸,總是默默地每天最早來開門、體育課后主動為同學打開水;有的學生風趣幽默地介紹了一個癡迷足球,為了練球,一周穿壞3雙襪子的小伙伴形象……很明顯,遵循學生的寫作初心,既塑造了有血有肉、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也讓作文顯得趣味橫生。
二、遵從寫作習慣,讓作文寫出“獨樹一幟”的模式
現(xiàn)在“00后”的小學生幾乎都是伴隨著各種電子產(chǎn)品長大的“電子娃娃”,讓其看書、動筆寫作是一種苦差事,而讓他們玩電子產(chǎn)品卻是不亦樂乎。很多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天天玩手機都不累,但讓學生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玩手機已經(jīng)成為學生的一種日常習慣,如何才能讓寫作文也成為一種習慣性學習行為呢?
1. 從固定寫作向靈活寫作轉(zhuǎn)變
現(xiàn)在小學作文任務(wù)量都是“單元作文+考試作文+周記”,幾乎每一篇作文都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寫作文自然成了一種學習的負擔。為了糾正這種心態(tài),筆者在寫作時間上嘗試了創(chuàng)新,提出“每天一寫作”的建議,鼓勵學生堅持每天寫一段不少于250文字,就可以換取豁免周記一篇的特權(quán),如此一來,學生都樂意每天寫一小段,久而久之,學生也就習慣了每天動筆寫文字的習慣,字數(shù)也就不再停留在250字的層面。
2. 從單向任務(wù)式寫作向多向互動式寫作轉(zhuǎn)變
小學生因為心理和年齡特征的影響,對指令性的學習任務(wù)普遍持有抵觸情緒,而在受到褒獎后,反而更加興致勃勃。如何讓學生寫作文也是這種狀態(tài)呢?筆者就嘗試了這樣實驗性的教學實踐:指導學生先把作文寫在作文本上,在經(jīng)小作者允許下,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后面墻壁的作文園地;再鼓勵學生互相之間對作文進行閱讀、點贊、評論。如此一來,新穎的做法讓學生踴躍嘗試,既完成了作文的寫作任務(wù),也讓作文修改貫穿于學生互動之間。
三、遵行寫作評價,讓作文寫出“耳目一新”的效果
指導學生修改,是作文教學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教師有針對性的指點下,結(jié)合自己的寫作特長對作文進行修改,甚至“二次寫作”,往往會寫出一篇富有自己濃郁個性色彩的作文。
例如,人物心理描寫對小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塊硬骨頭,因為害怕寫不好,很多學生在作文中都有意識地回避心理的描寫。在單元作文《 的心情》中,一位學生這樣寫了一段文字:
“語文期中試卷發(fā)下來了,我考了100分,全班第一名。我興奮地雙手捧著試卷,看著那大大的鮮紅的‘100分,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突然,我的眼角無意中瞟到試卷上有一處錯誤——我將‘幻想的‘幻寫成了‘幼,老師沒發(fā)現(xiàn)。怎么辦?要不要告訴老師改正過來呢?我想了又想,最終拿起試卷朝老師的辦公室走去?!?/p>
文中,小作者難能可貴地嘗試了心理描寫,筆者以此為契機,在作文指導中再一次向?qū)W生重申了“心理描寫包括心里話和心情的變化兩部分,心里話可以通話對話的形式進行表述,而心情的變化多借助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的寫作技巧,并鼓勵學生在這段文字的基礎(chǔ)上進行重寫,于是,小作者又寫出了這段文字:
“語文期中試卷發(fā)下來了,我考了100分,全班第一名。我興奮地雙手捧著試卷,看著那大大的鮮紅的‘100分,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突然,我的眼角無意中瞟到試卷上有一處錯誤——我將‘幻想的‘幻寫成了‘幼,老師沒發(fā)現(xiàn)。怎么辦?要不要告訴老師改正過來?這時我的心里有兩個小人在吵架。一個小天使說:‘錯了就要改!一個小魔鬼說:‘改正后只有99分了,第一名就與你失之交臂了,多可惜呀!‘你是少先隊員,應(yīng)該誠實!小天使說。‘想想吧,考了第一名就可以得到媽媽的獎勵了,那可是你夢寐以求的《哈利波特》呀!小魔鬼說?!恍?!這樣的第一名換來的獎勵你覺得光彩嗎?小天使反問道?!@又不是你的錯,要怪就怪老師改卷不細心!再說,也沒別的同學發(fā)現(xiàn),區(qū)區(qū)一個錯字而已,別傻了!小魔鬼差點把小天使說服了?!?00分,99分,《哈利波特》,誠實……不,我不能因為一分把我的誠實賣了!我下定決心,拿起試卷朝老師的辦公室走去?!?/p>
顯而易見的,經(jīng)過修改后,小作者通過虛構(gòu)角色的手法,融進了很多心理的描寫,把自己“糾結(jié)的心情”刻畫得栩栩如生,也讓自己誠實、勤奮的形象躍然紙上,更展示了自己“不為分數(shù)折腰”的個性。
從教學實踐可知,學生筆下個性化作文的寫成,需要教師富有個性化的作文教學理念與組織,為此,教師應(yīng)該不拘一格教作文,從大語文角度開展大作文教學,遵循寫作初心、遵從寫作習慣、遵行寫作評價,指導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充滿童趣的好作文。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