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希翼,余建勇,劉 港
(1.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0;2.鄭州鐵路局鄭州北車輛段,河南 鄭州 450000)
由于地鐵具有行車速度快、運行車次多、運輸客運量大、方便舒適等特點,在我國得到了高速發(fā)展。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世界一些國家、地區(qū)地鐵相繼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大多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后果。據(jù)統(tǒng)計,自1969年地鐵在我國投入運行以來,由于車輛電氣設備和線路故障、地鐵供電系統(tǒng)、及違章操作作業(yè)等,共發(fā)生火災156起,其中重大火災事故3起,特大火災事故1起。
安全是地鐵科學發(fā)展之本,是地鐵和諧發(fā)展之基,是地鐵運營效益之道,是地鐵員工幸福之源,是地鐵的生命線,是永恒的主題。對已有地鐵事故案例進行研究分析,可以有效預防類似事故的發(fā)生,并從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引人深思、警醒后人,進而促進地鐵安全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營造地鐵安全發(fā)展的環(huán)境和氛圍。
地鐵系統(tǒng)結構復雜、環(huán)境密閉、設備集中、人員密度大,一旦發(fā)生火災,撲救困難,是城市消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1)疏散難度大。①日??土髁看?。截止到現(xiàn)在國內已建成使用的各大地鐵均有高客流量的特征,結合國內的上下班時間每個地鐵運營周期內都存在早、晚高峰。據(jù)統(tǒng)計,2017年10月國內部分城市地鐵日均客流量:北京地鐵日均客流約1030萬人次,上海地鐵日均客流929.5萬人次,廣州地鐵日均客流783.7萬人次,深圳地鐵日均客流約505萬人次,成都地鐵日均客流216.04萬人次,天津地鐵日均客流約105萬人次,鄭州地鐵日均客流65.1萬人次等。從上述的部分地鐵運營公司日均客流來看,國內各大地鐵公司的運營壓力均較大,滿載率及單車運行位居世界第一;②逃生條件差。世界上僅考慮商業(yè)運營的地鐵,一般建在地下15m左右,考慮商業(yè)和戰(zhàn)備兼顧的地鐵,則一般建在深達30~70m左右的地下,如此特殊的環(huán)境使得一旦出現(xiàn)火災事故,乘客能安全逃生的概率不大;③逃生途徑少。地鐵特殊的運營環(huán)境,在發(fā)生事故后乘客能安全逃生的途徑十分單一。目前為止,逃生用直梯及相應的緊急避難還未在國內地鐵站中普遍設置,一旦有火災事故突發(fā),車站內乘客只能通過安全疏散通道涌向狹窄的樓梯及通道,而這些通道中還存在檢票閘機等障礙物,乘客逃生速度將會受到嚴重影響。此外,若火災事故是發(fā)生在隧道內運行的列車上,此時列車首尾的急疏散門是乘客唯一的逃生通道,其后果將更為嚴重;④允許逃生的時間短。試驗證明,火災逃生的最佳時間為五分鐘左右,當火災事故是發(fā)生在隧道內運行的列車上時,車內乘客的衣物一旦被引燃,車內火勢將會加快擴大速度,允許逃生的時間更短;⑤乘客逃生意識差異大?;馂氖鹿释话l(fā)于地鐵站臺(廳)或列車內時,對于乘客來說不熟悉的災害環(huán)境,極易造成恐慌及焦慮情緒的產(chǎn)生,從而迫使絕大部分乘客擁向出口處,極易衍生出踩踏事件,增加傷亡人數(shù);⑥火災煙霧中的潛在危險大。地鐵運營環(huán)境的特殊性,使得一旦發(fā)生火災車站或隧道內的煙霧不易擴散,而火災中的煙霧大多為有毒氣體。超過一定標準的煙霧濃度,尤其是某些高毒類的有害氣體,將會引發(fā)中毒,甚至引起人員瞬間死亡。另外,由于煙霧粒子不利于傳遞光源,加大了人員疏散的難度系數(shù)。
(2)救援難度大。①起火點難接近,造成無法準確偵察火情;②位于地下的地鐵站,決定了其通道狹長、出入口少,且疏散距離長等特點,故事故發(fā)生后組織撲救和撤離難度大;③由于地下空間有限,使大型滅火設備及救援人員,難以接近起火部位,撲救時間較長;④發(fā)生火災后,地鐵良好的密閉條件,不易散熱,嚴重影響救援和逃生;⑤隧道環(huán)境極易造成缺氧燃燒,煙霧及CO2等有害氣體產(chǎn)生量大,若不及時進行疏散,容易導致人員中毒或窒息。
世界地鐵已有一百多年的發(fā)展歷程,我國地鐵也有近四十年的發(fā)展歷程,通過對國內外地鐵火災事故案例的統(tǒng)計分析,并選出部分典型事故進行進一步深入分析,可為我國地鐵積累一定火災事故的預防和事故應急處置經(jīng)驗。通過分析國內外部分典型事故案例,可獲得地鐵火災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地鐵事故原因分析
2003年2月18日上午9時55分左右,韓國大邱市第1079號地鐵列車在停靠中央路車站時,一名56歲的男子從黑色的手提包中取出一個綠色塑料罐,并拿出打火機意圖在第三節(jié)車廂里點燃塑料罐中的易燃物。當時在場的幾名乘客立刻上前阻止,但卻被這名男子擺脫,將手中的易燃物灑到座椅上,點燃后并跑出車站。地鐵列車內燃燒起來后,觸發(fā)車站的電力保護系統(tǒng)造成了自動斷電,列車車門因斷電無法被打開。由于列車內沒有裝備自動滅火裝置,火勢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此時,對向列車1080次正好駛入站臺,而由于車站斷電而無法動作。失控的大火被迅速蔓延至站內??康膬闪熊嚬?2節(jié)車廂。此次事故造成198人死亡,146人受傷,298人失蹤。
此次事故中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①車輛電氣設備、車站及列車車廂的安全設置不足存在安全隱患。地鐵車站內雖配備安裝了各類火災應急設備,如火災自動報警設備、除煙設備和緊急照明燈等,但在遭遇突發(fā)性嚴重火災時上述安全裝置所能發(fā)揮的作用仍明顯不足。由于車廂上部分布著高壓供電線,為防觸電,車廂內均沒有安裝自動淋水滅火裝置。因此,未能盡早對此次大邱地鐵的大火進行撲救。同時車站供電自動斷開后,緊急照明燈和安全出口引導標志均沒有啟用,站內一片漆黑。而車站內大量的濃煙無法通過站內的通風設備及時排出站外。且車廂內的座椅、地板等制造材料,一旦燃燒將會散發(fā)大量有毒氣體。②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在韓國現(xiàn)行的《消防法》中對于移動的大眾交通工具如火車、飛機等并沒有針對性的安排;③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造成本次地鐵火災事故嚴重后果的重要因素也可以歸結為:地鐵公司沒有較強的安全意識、相關安保人員配備不足及地鐵站通信設備不完善等等。特別是由于OCC的中央管控力不足,導致另一列列車駛入已經(jīng)失火的車站,增加了人員傷亡率。由此可以看出造成此次事故出現(xiàn)大量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鐵相關的工作人員未能采取適當緊急情況處理措施。
地鐵配備的防災系統(tǒng)及OCC在遭遇突發(fā)性火災事故時,對人員疏散、逃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乘客個人具備系統(tǒng)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逃生自救知識也十分重要。故地鐵運營公司應與警方以及消防處建立一套有效率的應變措施,處理鐵路火警,并經(jīng)常進行防火演習。
[1]楊志杰,沈紋.地鐵消防安全狀況及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2,(3):26-27.
[2]洪濤.城市地鐵火災的特征和危害性探析[J].經(jīng)營管理者,2016,(6).
[3]朱惠軍.城市地鐵火災的特點、事故分析及預防措施[J].安防科技,2011,(3)::37-40.
[4]劉晨赟,韓雪峰,蔣軍成.地鐵站火災人員疏散時間評估方法探討[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5,(10).
[5]王欣陽.地鐵災害事故成因分析與應急對策研究[J].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3,(5).
[6]張力元.地鐵火災事故預防對策探討[J].武警學院學報,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