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Olympus OM-D E-M10 Mark III鏡頭9-18mm f/4-5.6鏡頭 焦距17mm曝光 快門時間1/1000秒,光圈 f/8,ISO 320
Challenge 3
我們進行了適當的休整,吃了點東西,順便涼快一下,然后就要開始探索布萊頓的城市片區(qū)了。Alain和編輯一頭扎進了巷子區(qū),因為這里狹窄的小巷和別有風情的古董店很棒。如果你沒有明確的計劃,可以在這里漫無目的地閑逛,可能也會捕捉到意想不到的畫面。只不過今天我們都有任務在身,時間緊迫。因此,我們迅速識別了一些熱門場景? 比如這個繁忙的街角,還有一堵滿是涂鴉的墻? 我們在那兒停留了一會,想看看是否會有事件發(fā)生。就在這個時候,Alain發(fā)現了這輛自行車。
Alain說:“巷子區(qū)有一種懷舊感,會讓我想到過去的布萊頓,那時自行車大概還是最佳交通工具。我把畫面處理成黑白,留下了自行車架的黃色產生對比。這種手法不是我獨創(chuàng)的,但我覺得用在這里效果不錯。因為背景對畫面構成起不到什么作用,而斜射的光線正好讓明亮的鉻黃色和強烈的陰影產生有趣的對比。這一抹黃色精妙如蛋糕上的糖霜。而且,這種顏色的自行車也不多見?!?/p>
Alain說的沒錯,孤立色彩是一個老掉牙的技巧。但這幅作品里的黃、黑、白,搭配效果的確不俗。如果是標準的彩照,周圍環(huán)境是暖光,還有黃色的人行道,這輛自行車就無法凸顯。而通過黑白處理,就可以去除背景中使人分心的要素。
專家意見
街頭拍攝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找一個有潛力的位置取景,等著有人走進來;二是四處去找有趣的拍攝對象,跟著這個對象到合適的位置。當然更要隨機應變,就像Alain的這幅作品,自行車本不是他預想的拍攝內容,但他發(fā)現之后,就立刻抓住了時機。
相機Olympus OM-D E-M1 Mark II鏡頭75-300mm f/4.8-6.7鏡頭 焦距124mm曝光 快門時間1/1600秒,光圈 f/7.1,ISO 200
Challenge 3Derek Robertson
Derek沒有直接沖進巷子區(qū),而是逗留在皇家行宮進行拍攝。這座建筑建造于1787年,是威爾士王子喬治的海邊公館,現在是英國的一級登錄保護建筑。和西碼頭一樣,皇家行宮也經常會出現在攝影作品中。所以,把它作為拍攝對象要拍出自己的風格。
“作為一名建筑師,我造訪過很多標志性的建筑物。”Derek說道,“經過這么多年的拍攝,我已經能夠找到最佳的攝影視角了,也能拍出不錯的照片。有時,我覺得將建筑物的局部裁剪出來,近距離地展現這個部分,效果會更好。比如這張照片,建筑局部的曲線、圖案、歲月留下的斑駁,可以更好地展現出這棟建筑的精髓。”
為了拍到近距離的建筑局部,德雷克通過奧林巴斯微型4/3系統(tǒng)使出了大殺器? 75-300mm鏡頭,相當于全畫幅相機上的150-600mm鏡頭,(其實他只需要帶124mm的定焦鏡頭就夠了,相當于全畫幅相機的248mm鏡頭)顯然,前者比后者體積小得多,更方便攜帶。
專家意見
Derek對于建筑物的專業(yè)視角,又一次在這幅作品里展現出來。
拉近畫面,留下建筑細部要素(7個葉子狀的窗戶,11個皇冠狀的尖角),將中心對準一個要素,兩邊的要素個數平均分配、完全對稱,整體畫面具有平衡感。
Derek拒絕使用傳統(tǒng)的相機背帶,他更喜歡經濟實用的手腕掛帶。這樣抬起相機到眼前的速度會更快,因為不需要從肩頭取下相機再取景。直接抬起手拍照,也會不那么引人注意。這樣的便捷、快速、低調,在街頭攝影中至關重要。在選擇相機的時候,黑色相機也要比復古亮騷的銀色相機更隱蔽。當然,你選擇的手帶最好也比較低調。此時你就可以成功隱藏自己攝影師的身份,去盡情拍攝了。除了相機不離手,Derak還堅持一直讓相機處于開機狀態(tài),這樣做的唯一問題就是你需要多帶幾塊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