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曄
(身份證號碼:320826197810100438, 江蘇 淮安)
工程項目管理風險問題是施工中很難避免的,雖然國內外專家都在工程風險管理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受到企業(yè)內外部條件影響,受到工程項目規(guī)模大、技術繁復等特點影響,風險管理所達到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導致事故頻發(fā),影響施工進度和質量,亟待改善。
工程項目管理是對建筑項目進行合理規(guī)劃,對設備、人員等進行合理安排,而風險管理是工程項目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指的是需要風險識別、分析、評價,科學的認識工程項目風險,并給出合理的措施、方法、技術進行風險控制[1],減少項目風險,減弱風險事件帶來的后果,盡量在控制成本的同時實現項目總體目標。
系統性了解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需要先了解其類型,主要包括:①自然風險;多指氣象條件、現場條件帶來的風險;②政治風險;多指行政干預、政策變化、社會事故等帶來的風險;③經濟風險;多指宏觀經濟、投資環(huán)境、通貨膨脹等帶來的風險。這些風險還可以以技術因素分為技術風險和非技術風險,前者包括技術標準、模型選擇、施工技術、工藝流程等,后者包括項目管理、進度規(guī)劃、材料設備供應、成本控制等,這些都可能造成工程項目存在風險。
項目管理風險的特征包括客觀存在性、偶發(fā)性和規(guī)律性并存、多樣性,可見由于致風險的因素客觀存在的,項目風險難以避免,且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但又具有一定規(guī)律,風險的數量和種類多種多樣,應當采取人為掌控盡量控制其規(guī)律,從結構、目標、因素、環(huán)境等角度識別風險,減少風險的發(fā)生。
針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風險,有以下三大對策:
第一,風險控制對策;主要涵蓋風險回避和損失控制,前者指盡可能回避項目風險因素,將潛在損失和不確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后者指的是減少損失的嚴重性,盡可能控制損失的程度。
第二,風險自留對策;此對策作為重要的財務性管理技術,又可分為計劃性風險自留和非計劃性風險自留,前者是由風險管理人員進行一系列分析評價,采取措施轉移潛在損失,是相對主動的;后者主要是針對管理人員無意識、無計劃的風險,是相對被動的[2]。
第三,風險轉移對策;又可根據是否具有保險和合同分為兩種,合同的轉移方式即以合同簽訂協商將風險轉移;保險轉移即通過專業(yè)的保險公司監(jiān)理保險基金[2],若出現自然或人為事故可以保險金補償各項損失。
第一,建立完善的風險應對體系;包括:①制定風險管理計劃,要求相關人員整理風險登記單,總結以前的風險和預防解決辦法,作為下一階段風險管理開始的指導文獻;②科學運用風險應對規(guī)劃工具與技術,包括消極和積極的應對方式,前者包括回避、轉嫁、減輕,后者包括開拓、分享、提高[3],合理的利用保險、合同等工具;③風險應對規(guī)劃成果,根據項目制定實施戰(zhàn)略,嚴格按照招投標制度開始工作,做到項目權責分明,落實到責任人;④創(chuàng)建項目風險管理文化,明確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使建筑工程處于公開透明的環(huán)境中,各部分以施工安全和文明為重,以良好的氛圍完成項目風險管理工作。
第二,完善工程資料收集工作,確保規(guī)劃科學合理;應當將散落缺漏的工程資料予以總結完善,并且增加實際項目的各項資料,為項目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據。對建筑內部規(guī)劃的合理性進行檢查,盡可能減少外部環(huán)境帶來的風險,還需確定項目與已有項目的關聯性,增加其適用性。
第三,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內外部環(huán)境予以監(jiān)控;包括政策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人員分配、制度變化等,如當天氣出現明顯驟然變化之初,就要考慮到對工程帶來的風險,采取應急預案減少損失;當出現現場施工條件不佳時,應當加強現場管理、改善施工條件以控制風險;當施工對周圍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不良影響時,應當及時溝通,盡快處理,避免糾紛的產生;總體來說,應當時刻關注工程變化,做好風險調控。
第四,培訓項目管理人員,在發(fā)達國家的項目管理體系中對專業(yè)人員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其具備專業(yè)文化、知識體系、實踐經驗等,這些能力也會體現在項目風險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對風險管理具有很高的重視度和責任心,工作完成度也更高,因此我國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作用,應當從人才的角度入手,不僅要求項目經理具備管理能力和經驗,還應進行項目管理培訓,減少主觀臆測而增加客觀分析,以創(chuàng)新的角度面對風險管理,學習新技術,運用新模式,促進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順利完成。
以浙江臺州吾悅廣場一期工程建筑項目為例進行風險管理實例介紹[4],該項目一期工程由4棟29層-45層住宅、1棟38層辦公樓、2棟2層-5層商業(yè)組成,主要建筑功能為住宅及商業(yè)。整個場地內下設 3層地下室,基礎型式為樁筏。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其中地下建筑面積約8.8萬平方。
鑒于其項目的面積廣、工程復雜,針對其管理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相關單位做了詳細的規(guī)劃,書寫了危險性分析計算書,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術總結,制定了安全管理措施以應對項目管理風險,涵蓋各個方面,包括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施工全過程的安全工作,應在高支模搭設、拆除和混凝土澆筑前向作業(yè)人員進行各項安全技術交底;模板支架搭設和拆除人員必須是有上崗證的專業(yè)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保證上崗人員體檢合格;搭設支模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現場用電必須由電工操作,電工要有上崗證,線路嚴禁亂拉亂接等等,從各個方面做到安全管理,減少風險隱患與事故發(fā)生的可能。在安全管理中明確重大危險源辨識及控制措施,對坍塌事故、高空墜落事故、物體打擊事故、起重傷害事故、火災事故、觸電事故等進行防范和處理,探究其形成原因和處理辦法,建立應急預案進行應對,應急設施和設備包括應力板手、鋼尺等支撐應力監(jiān)測,鋼管、扣件等緊急加固物資,絕緣鞋等特種防護用品,救護用品、消防用品,對講機等,還要求給出現場監(jiān)控及事故報告,合理安排施工現場設備、人員等,真正做到安全管理、文明施工。
建筑工程項目是完善國家基礎建筑的重要方式,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促進社會進步,而其中存在的項目管理風險也是難以避免的,不僅會影響項目質量,拖慢項目施工進度,還可能造成施工人員生命安全威脅,對建筑工程的高質量完成有極大阻礙。對此應當了解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類型,了解其特征,通過風險自留、轉移、控制對策,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合理地安排人員,定期開展培訓工作,科學規(guī)劃項目,收集資料,監(jiān)控項目進度和內外環(huán)境變化,從各個角度入手減少風險,控制風險帶來的損失,使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起到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