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悠楊
知道什么叫沁人心脾嗎?就是麻辣燙的香味。麻辣燙往高了說,我認(rèn)定就是中華民族在吃吃喝喝領(lǐng)域的精髓。
麻辣燙厚德載物。青菜豆腐,雞鴨牛羊肉,丸子海鮮,面條米粉……只要你能想到的食材全都可以丟進(jìn)去。所有原料在湯底里都能求同存異,和睦共處。這便宜的小東西自強(qiáng)不息,不像火鍋那樣自抬身價——你不叫上幾個人,自己吃火鍋根本吃不到幾個菜,麻辣燙就是社交困難的人們的福音。
最稀罕人的愉悅?cè)说氖?,它還好吃,麻、辣、鮮、香。講究的麻辣燙都加點糖,而且不讓人感到甜。有了這五味,在吃上還有什么更高追求?
以前東北的麻辣燙是你點菜廚師給你抓,分幾個不同的小簍子按食材需要的不同火候分類裝,不同的小簍子下鍋時間也不一樣。那一碗端出來,土豆是起沙的,木耳是軟軟的,白菜是半透明的,豆芽是脆的,面是筋道的。這種麻辣燙夏日悶熱你汗流浹背地吃完一份后,還能說出來個“爽”字,更別提寒風(fēng)刺骨的冬天,一碗,簡直勝過人間千千萬詞曲歌賦了。
現(xiàn)在全國都是自選麻辣燙,所有食材一起丟進(jìn)鍋里,美味不復(fù)存在了嘍。
一份好吃的麻辣燙能讓人魂牽夢系多久?我上高中的時候,大慶第四中學(xué)附近商場里面有個賣麻辣燙的窗口,不管是不是飯點都排隊。想吃到就得一下課就跑著去。一碗青菜豆芽加三顆丸子的東西賣得火的不行,后來關(guān)門了。今年我二十五歲,前兩天和高中同學(xué)在微信群里聊天,人家還說“不能再吃到龍鳳商城的麻辣燙,簡直是人生一憾”。
就是王母娘娘設(shè)宴擺一桌桃子,像我這種俗人也只想吃麻辣燙,吃到涕泗橫流,嘶哈嘶哈地還停不住嘴。
寫武俠小說的人都對人間煙火有點偏見,但凡美女都是不食人間煙火,這樣活著豈不少了很多樂趣。人間煙火是什么?就是燒烤??!墨黑色的碳在燒烤架里燃起來,變成煙灰色的殼里面裹著的小熔巖,多好看。之后再把烤串放上去,羊肉、牛肉、雞肝雞心雞胗、豆腐卷……
肉由紅色漸漸變成能安心入口的棕黃色,油脂被火逼出來滴落到碳上,嗞啦聲不絕于耳。油脂、孜然、鹽、辣椒和著碳化作一小縷煙飄起來。這是一小縷勾魂兒的煙,竄到人腦子里去,什么學(xué)業(yè)、工作、催婚、房貸的壓力都被這味道變得柔和起來。這煙,拿太上老君煉丹爐里的仙氣跟我換,我都不樂意。
燒烤煙里面沒有人中龍鳳也沒有無能鼠輩,大家都變成嗷嗷待哺的孩子,只渴望得到這種最世俗的泛著油光的肉。
烤好的串兒上桌,擼胳膊挽袖子再開一瓶冰啤酒,燒烤攤上談不了正事。
好餓。想去廣西。南寧有一家店,做白蘿卜豬骨湯。真是一碗好湯,乳白的湯、象牙白的豬骨、玉白色的蘿卜,頂上撒一小把香蔥碎,端上桌云煙裊裊,那不是一碗湯那是一碗小仙境。
蘿卜是成了精的蘿卜,沒有蘿卜羹和野味的清貧味道。我猜它生吃的時候應(yīng)該是掉在地上摔八瓣,嘴里嚼完不留渣的好蘿卜。嘗過它之前,我是不吃蘿卜的。
吸一口湯,嘶舌取涼,溫吞的暖意便從胃里漫開來,然后張口換氣,把俗世經(jīng)年浸出來的寒都吐出來。這樣的湯若是想喝的時候就能來上一碗,真是不做神仙不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