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咪佳 蔡佳迪
▲湯姆·克魯斯成為了史上第一個在銀幕上進行HALO跳傘的演員(圖/碟中諜系列電影官方微博)
巴黎上空,7620米,大型軍用運輸機C-17“全球霸王”正以時速265.5千米飛行……
特工伊森·亨特從機艙跳下,以時速322千米往下墜。
不久前,《碟中諜6:全面瓦解》(下稱《碟6》)在國內上映。又見湯姆·克魯斯,全球依舊好評不斷:56歲,顏值依舊在線,身手矯健到不科學。
而且,這部仍然滿是陰謀、格斗、科技、反轉等老套路的特工電影里,出現了許多新鮮感十足的特效畫面。比如,上文描述的畫面中,飛機在高空中打開艙門后看到的景象令人賞心悅目,縱深感格外震撼。
而要完成這一令人血脈僨張的一鏡到底的高空低開跳傘畫面其實并不是只靠演員湯姆·克魯斯的勇氣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還需要一把科學的“尺子”精確丈量。
影片中,夜巴黎上空的這一記高空低開跳傘,其實是在阿聯(lián)酋茫茫沙漠上空拍攝的。因為這是唯一的允許《碟6》劇組在高空進行如此危險跳傘拍攝的國家。
這一跳有多險?
這里有一個專業(yè)名詞,名為“高跳低開式跳傘”(HALOjump)——從7620米高空跳下,并在609.6米低空開傘,是跳傘科目中最危險的一項。
HALO最早是一種特殊作戰(zhàn)方式,特別是在地面有防空炮火的情況下,唯有使用HALO方式,傘兵才能悄無聲息地滲透進入目標區(qū)域。
1960年8月16日,當時是美國空軍上尉的約瑟夫·基廷格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HALO。
這一次跳傘的高度是3.13萬米。負荷著重約72千克的沉重裝備,約瑟夫·基廷格從一個巨大的氦氣球下掛著的小小吊艙中跳下,他先是打開一個小阻力傘以穩(wěn)定姿勢,并拖著它下降了4分36秒,達到時速988千米的最高速度,然后在約5500米的空中打開降落傘。這次高空跳傘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歷史紀錄:熱氣球上升的最高高度;最高的跳傘高度;帶阻力傘的最長降落時間(4分鐘);人類通過大氣的最高速度。
HALO的兇險在于:幾千米的高空,氣溫低于0℃,還伴隨著巨大而寒冷的風以及稀薄的空氣,會導致呼吸困難。
所以,HALO的跳傘裝備要遠遠多于普通跳傘,準備過程也有別于中低空跳傘:傘降者需要在加壓后的機艙內,待上至少半個小時,佩戴氧氣面罩,以排除體內的氮氣,否則極有可能在高空離開機艙后由于供氧不足而出現意識喪失的危險;還要被固定在一套具有呼吸裝置的特殊絕緣的套裝內,但一旦出艙,護目鏡和高度計就會很快結冰。
《碟6》的導演克里斯托弗·麥奎里和湯姆·克魯斯,幾年前就想在電影中飛一次HALO。
湯姆·克魯斯說到做到。為此,他進行了一年的訓練,成為了史上第一個在銀幕上進行HALO跳傘的演員。
因為高空的惡劣環(huán)境,最危險的就是缺氧問題。“你開始失去理智,但你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薄兜?》劇組的首席跳傘教練雷·阿姆斯特朗解釋。
《碟6》劇組為此專門打造了一款特制頭盔,除了能保證足夠的生理支持,還對軍方使用的HALO頭盔做了外觀改進——軍方的頭盔面罩顏色很深,可是“如果你看不見克魯斯的臉,你怎么知道是他做的?”麥奎里說。
這個頭盔恰好能夠照亮湯姆·克魯斯和另一位演員卡維爾的面部。但導演說,當工作人員在頭盔上安裝燈的時候,他們最擔心的是,如果燈被點燃,湯姆·克魯斯他們的腦袋就會著火。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頭盔曾經在10668米的高空進行了嚴格的測試。
按照電影實景,湯姆·克魯斯從飛機上往下跳,飛機的時速約為265.5千米,他下降的時速是322千米。
許多HALO傘降者在經歷了一分鐘的自由降落后,都會有一種靜止不動的感覺,實際上是懸浮在受到沖擊的氣柱上。
為了讓湯姆·克魯斯他們適應這樣的氣流環(huán)境,劇組建造了一臺風力機器來排練。這臺彩排用的風力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風洞”。
熟悉風力機的排練之后,湯姆·克魯斯和斯托弗·麥奎里開始測試真正的HALO跳傘。
湯姆·克魯斯每天上午乘坐阿聯(lián)酋航空飛機跳傘5次,下午乘坐C-17運輸機跳3次。而通常,跳傘運動員在這種強度的訓練下不超過2周,湯姆·克魯斯則練了超過4周,總共完成了106次的跳傘!
電影拍攝時,鏡頭操作人員在湯姆·克魯斯身邊,而大地朝著他們飛馳——當傘降者以每小時322千米的速度接近地面時,對于何時開傘是很難把握準確的,因此非常危險。
可是,湯姆·克魯斯還嫌這不夠刺激。
電影中,兩名演員從艙門一飛出去就狀況頻出,先是被閃電劈到,湯姆·克魯斯要在落地前,完成“昏過去、醒過來、飛到昏過去的豬隊友旁邊送氧氣”這一系列動作。
導演說,“這讓拍攝變得非常復雜”,而且“我們不想有剪輯,必須要在每小時193~322千米的降速下編排、完成所有動作”,而且為了追求日落前的最美光線,“一天只有一次拍攝機會,每次只有3分鐘”。
影片中,湯姆·克魯斯往下跳之后,他和攝影師最近的距離不到1米,然后攝影師迅速到他背后拍攝其“進入”云層然后被電擊的片段。當然,電閃是后期制作加上去的,包括法國首都的燈光和雷雨都是后期合成的。(據《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