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維庸裝飾了巴黎”

        2018-03-24 09:29:02朱零
        揚(yáng)子江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遺囑巴黎

        朱零

        法國有幾位詩人,對我們當(dāng)代漢語詩歌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波德萊爾,比如蘭波,比如馬拉美,比如瓦雷里,還有許多許多,這些人的許多詩句,至今還回響在我們的腦海里。誕生于十九世紀(jì)80年代的法國象征主義詩學(xué),曾經(jīng)是我們這一代詩歌寫作者所膜拜及模仿的重要詩歌源頭之一。

        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一直深藏著一個秘密,還有一位法國詩人,我一直引以為知己、同道和兄弟,這個秘密我從未對外公開過,他的作品,這些年來,我估計讀了應(yīng)該有七八遍,甚至上十遍。他一生所有的作品,匯總起來也就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只有三千多行,翻譯成漢語,也就四萬多字。

        是的,他就是維庸,弗朗索瓦·維庸。

        維庸1431年的愚人節(jié)出生于巴黎,這個年份很好記,因為這一年,英國人在盧昂以“叛教者和異教徒”的罪名燒死了圣女貞德,這兩件事表面上看毫無聯(lián)系,但隱隱之中,似乎也有一些不可言說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了解維庸生平和讀過維庸詩歌作品的人都知道,維庸是整個法國詩人中,最具法蘭西精神和異教徒本質(zhì)的人?!爱惤掏健边@三個字,擱在貞德身上,足以招致死罪,但擱在文人身上,比如維庸,卻能導(dǎo)致一位偉大詩人的誕生。愚人節(jié)出生的人,弄不好,會愚弄整個世界。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dāng)代,不管是在中國還是法國,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維庸都是一個特殊人物,因為沒有其他任何一位詩人的經(jīng)歷,能像他一樣具有傳奇色彩,他身上的標(biāo)簽,可以用流浪漢、竊賊、土匪、死刑犯等來簡單概括,他參加過恐怖組織,會撬鎖,會開保險柜,持刀殺過人,許多時候靠搶劫過日子,被判過許多次刑,包括死刑,他是我所知的世界范圍內(nèi)唯一一個把搶劫和盜竊當(dāng)做職業(yè)或者說從事這個行業(yè)的詩人。當(dāng)然,在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我還能在這里懷念他,追憶他,恰恰是他的另外一個身份——詩人,而不是我上面提到的其他身份。這位偉大的詩歌天才兼殺人犯是法蘭西詩歌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是法蘭西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者,在通讀他的作品的時候,我甚至意外地發(fā)現(xiàn),在許多時候,他比魏爾倫還要激進(jìn),比蘭波還要鋒利,在許多句子的用詞上,他要更加先鋒、準(zhǔn)確和生動,他的語言,也顯得更加有力,就連阿波利奈爾的許多詩歌作品,都留有維庸的影子。

        維庸的一生一直是個謎,他的生活相當(dāng)?shù)幕野担嵟媪麟x,居無定所,每一天活得都像是驚弓之鳥,就連他的死亡,至今也無人能說得清楚,他到底是哪一年死的?死亡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切都被歷史遮蔽著、隱藏著,最起碼到今天為止,還沒有人能解開謎底。我們今天所了解的維庸,或者說我們能了解的所有一切關(guān)于維庸的生平,還是只鱗片爪,我們對他的這些了解首先是來自于他的詩歌,他的詩歌許多段落都是寫實的,人物事件地點,脈絡(luò)清晰,一詠三嘆,這一點很像杜甫,他們的詩就是他們的傳,讀他們的作品我們仿佛置身其中,另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來自于當(dāng)年司法部門的材料——那些關(guān)于維庸的刑事訴訟案卷的審判書,這些審判書現(xiàn)存于巴黎國家檔案館里,通過這些案卷,我們基本可以還原當(dāng)年維庸所犯下的案底和日常生活,以及他的朋友圈及那些雞鳴狗盜、蠅營狗茍的不堪往事。

        維庸出生后不久父親就去世了,由于家庭貧困,他的母親就將自己無法養(yǎng)活的兒子送給了圣帕努瓦-勒貝圖奈修道院的紀(jì)堯姆·德·維庸神甫做養(yǎng)子,并把兒子的名字改成了弗朗索瓦·維庸,他的原名叫弗朗索瓦·德·蒙戈彼埃。維庸在修道院長大并受到了良好的基礎(chǔ)教育,神甫看來對自己的養(yǎng)子照顧得不錯,維庸在十八歲的時候,取得了業(yè)士學(xué)位,相當(dāng)于高中畢業(yè)吧,1452年夏天,二十一歲的維庸又獲得了學(xué)士學(xué)位,相當(dāng)于大學(xué)本科畢了業(yè)。小伙子畢業(yè)后無所事事,整日里游手好閑,因為他是在修道院長大,身邊不免有許多教士朋友,那時候的教士魚龍混雜,那些有犯罪前科以及感覺到自己即將滑入歪門邪道的人,無不想辦法謀一個教士資格,因為作為教士,萬一哪一天犯了案子被司法部門抓起來,他就可以要求由神職法官來審判,因為神職法官的判決比普通法庭的判決,要輕得多。維庸整天跟這些混混們混在一起,所作所為可想而知。小偷小摸、泡妞、搶劫、打架斗毆無所不為,過著放蕩荒淫的生活,這些日子在他的早期詩歌作品中都有體現(xiàn),無論修鞋的白姑娘,還是胖子瑪高,無論是制頭盔的美人兒,還是做風(fēng)帽的讓奈特,還是做針線包的卡特琳,她們都在維庸的詩行里,搖曳生姿,年輕的維庸盡情地?fù)]發(fā)著荷爾蒙。可是好景不長,1455年6月5日,維庸終于放蕩過了頭,犯下了命案,他為了那個叫卡特琳的姑娘,與一位叫賽穆亞思的教士爭風(fēng)吃醋,在爭斗中,維庸最后用石塊砸倒了對手,那個叫賽穆亞思的倒霉蛋,最后不治身亡,維庸成為了殺人犯。

        這場爭斗鬧劇維庸成為了勝出者,當(dāng)時的現(xiàn)場情況在查理七世頒布的赦免令中,有詳細(xì)的記載:“弗朗索瓦·維庸,二十六歲,或左近,于安息日在吾巴黎城之圣-雅克大街,坐于圣博努瓦-勒卞圖奈教堂大鐘之鐘面下方之一石上,一名為吉爾之神甫與一名為伊薩博者與彼同在,時約九時或左近”,接下來都是維庸的敘述,因為對方已經(jīng)死了,沒法開口為自己做辯護(hù)了,他說這時候賽穆亞思過來向他挑釁,一開始自己好言相勸,說兩個大老爺兒們不值得為一個女人動手,可是對方不聽,自己越退讓,對方以為自己越害怕,后來賽穆亞思從袍子下面拔出一把匕首,刺中了維庸的頭部,“以至于血流如注,維庸,為安全計,著一大衣,并于其下腰間藏匿一把匕首,遂抽出匕首還擊,刺向賽穆亞思,不意竟將其刺中”,但當(dāng)時并沒有刺中賽穆亞思的要害,根據(jù)維庸的自證,兩人繼續(xù)纏斗,你追我趕中,維庸拿起一塊石頭砸中對方的腦袋,對方倒地不起,被送到了就近的修道院,后來又轉(zhuǎn)到主宮醫(yī)院,第三天,“因救治不力”,賽穆亞思死在了醫(yī)院里。而維庸自己當(dāng)時也被刺中頭部,就去附近找了一位剃頭匠為他包扎,這位剃頭師傅一邊包扎,一邊旁敲側(cè)擊打聽事情的原委,包扎完了之后,忙不迭地去政府告密去了。

        維庸也不傻,剃頭師傅問他名字時,居然淡定地編了個假名,說自己叫米歇爾·莫頓,但即使用假名也逃不過政府的追捕,沒幾天就被抓了回來,接下來維庸就是自辯,盡力為自己開脫責(zé)任。如果國王都像查理七世這么仁慈,那天下的死刑犯,會減少很多。查理七世最后居然相信了維庸的自辯,僅憑維庸的一面之詞,沒做任何調(diào)查,就做出了當(dāng)事人屬正當(dāng)防衛(wèi)的結(jié)論,說維庸當(dāng)時的行為無可指責(zé),最后寬恕并了結(jié)了這樁案件,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國王在最后的赦免書中還寫道:“令檢察官對此事永保沉默”。

        維庸逃過一劫,要知道,當(dāng)時比這輕得多的罪行,都得上絞刑架。這一次,就算他躲過了初一吧。

        沒過多久,維庸的手,就又開始癢癢了。有一天夜里巴黎的納瓦爾學(xué)院發(fā)生了一起盜竊案,原本存放在學(xué)院小教堂圣器室內(nèi)的保險箱被人撬開了,里面的五百金埃居被人盜走,學(xué)院報案后,國王派了檢查官調(diào)查此案,他們傳喚了九名當(dāng)時號稱開鎖專家的鎖匠,對此案的作案過程進(jìn)行了一一還原,此后偵查范圍逐漸縮小,所有證據(jù)都指向一個人——維庸,以維庸為首的這伙人聽到風(fēng)聲后,迅速作鳥獸散,大部分人都逃到了海上,只剩下包括維庸在內(nèi)的兩三個人在巴黎就地躲藏,過了一段時間后,眼見風(fēng)聲漸漸減小,其中一個人在飯館吃飯時,不知是因為喝了點小酒,還是吹牛逞能,就說到了自己參與的納瓦爾學(xué)院盜竊案子,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正好被鄰桌的一位教士聽到,這位教士似乎更應(yīng)該做一名密探,而不是神職人員——他去舉報告密了,當(dāng)時的巴黎辦案機(jī)關(guān)馬上進(jìn)行了調(diào)查,順藤摸瓜,眼看就要抓到維庸了,這時的維庸早已是驚弓之鳥,嚇得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或許他連換洗衣服都沒有,就匆匆消失在巴黎的夜色中,至于去哪兒,我們的主人公根本沒時間考慮,他的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快跑,離巴黎越遠(yuǎn)越好,越遠(yuǎn)越安全。

        從他出逃那個晚上開始,他就踏上了亡命天涯的道路。鬼知道此后他都經(jīng)歷了些什么,我們從他若隱若現(xiàn)的履歷中,勉強(qiáng)可以看到他一會兒被投進(jìn)了監(jiān)獄,一會兒又莫名其妙地跟王子、也是當(dāng)時寫詩的詩人、我們暫且把他稱為學(xué)院派詩人吧,因為他寫作的路子跟維庸完全是兩個路子——奧爾良的查理來往密切,此間他還因為盜竊一個圣器室里的圣杯被關(guān)進(jìn)了監(jiān)獄,因為他是慣犯,屢教不改,被奧爾良主教蒂勃·德·奧克西尼大刑伺候,身上戴上了鎖鏈,禁閉在地牢里,另一次,他似乎還在水牢里受過罪,總之,他的生命一直在監(jiān)獄內(nèi)外徘徊,進(jìn)進(jìn)出出,但關(guān)鍵時刻,也就是要出審判結(jié)果的時候,他總是能遇到好人,總有某個貴人出面保釋他,比如這一次,路易十一路過奧爾良,就將他保釋了出來,他又可以回到巴黎,與他的舊友重聚了。一伙盜賊殺人犯重聚,會有什么好事兒?他一生中最大的麻煩悄悄地來了,該來的總會來的,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1461年以及1462年,維庸因盜竊打架斗毆連續(xù)被捕入獄數(shù)次,巴黎國家檔案館資料顯示,1461年底,維庸因盜竊罪被關(guān)進(jìn)夏特利的監(jiān)獄,后由神學(xué)院出面干預(yù),維庸寫了保證書并交納120金埃居罰款后被釋放出獄,1462年,維庸在參加一場斗毆中,一位主教的公證人被打傷,另一說法是此間還參加了盜竊,此次事件被官方定性為極其嚴(yán)重的惡性事件,必須從重從嚴(yán)處罰,沒過多久維庸就被判處死刑,在巴黎接受絞刑。

        維庸當(dāng)然怕死,他怕絞刑。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此前他的同伙就有被處以絞刑的,他也曾想象過自己的死法,他們這些人,早就知道自己的結(jié)局,肯定是不得好死,但當(dāng)死亡真的來臨,恐懼還是彌漫了全身,求生的欲望使得他堅決上訴,他不服判決,他想,以前我殺人都沒判我絞刑,這次你們判得太重了,他要求法庭改判。

        上訴之后,維庸焦急地等待著結(jié)果,并想象著如果法庭不改判,他的尸體在絞刑架下飄蕩的可怕場景。1463年1月5日,法庭的終審裁決下來了:取消死刑,驅(qū)逐維庸離開巴黎,十年之內(nèi)不得返回。

        從此以后,我們的詩人不知所終,這個世界上再無維庸的消息,他永遠(yuǎn)活在了那些遙遠(yuǎn)的傳說中了,但他的詩歌,卻流傳了下來,成為法蘭西以及整個世界的瑰寶。

        維庸的所有作品分為兩個部分,較早之前寫的、也就是在他25歲或之前寫的,都收入到《小遺囑集》里,之后寫的,則收入到《大遺囑集》里。《小遺囑集》里的詩歌大都由八行詩句組成一首詩,每行有八個音節(jié),而《大遺囑集》里的作品則增加了變化,許多作品插入了十分優(yōu)美的歌謠和回旋曲。我一開始還不清楚維庸為什么把自己的作品集命名為《遺囑集》,后來讀到《大遺囑集,第75》時,才明白,原來這都是別人給命名的,后來,作者也只好表示默認(rèn)了:

        感謝上帝,我還記憶猶新:

        在我出走之時——1456年末,

        我隨手寫了一些遺訓(xùn)

        有些人也不問詢我,

        就要美其名為“遺囑”。

        此非我本意,是他們猜度。

        這又何妨?正如俗話所說:

        自己的事,自己不能做主。

        國內(nèi)翻譯家楊德友先生也把維庸的大小遺囑集翻譯后合在一起,交給出版社出版,書名就叫做《遺囑集》,楊德友先生是目前國內(nèi)研究翻譯維庸的代表人物之一。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從一出生,就是死亡的候選人,誰也逃不掉,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所有人寫出來的文字,都是遺囑,所有作者都是遺囑作者,所有作品都屬于遺囑范疇,僅憑這一點,維庸就是一位世事洞明的智者,不但看透了人世,也飽受生活的煎熬和無奈,并最終,接受命運(yùn)的安排,黯然離開巴黎,作為死亡的候選人之一,不知死神在哪里收留他?接納他?并最終寬恕他?

        維庸在上訴之后,心懷忐忑,寫下了四行詩:

        我是弗朗索瓦,注定苦命,

        在彭多瓦附近的巴黎出生,

        可以用那六尺長的一根粗繩,

        我脖子得知我屁股有多重。

        ——《大遺囑集,雜詩13》

        這最后兩句,可以說是千古絕唱。可以想象在絞刑架下飄蕩著的尸體,絞索套在脖頸上,屁股隨風(fēng)晃啊晃,維庸在臨死前還不忘幽巴黎一默,他說自己“在彭多瓦附近的巴黎出生”,其實彭多瓦是巴黎的鄉(xiāng)下,放到現(xiàn)在,就好像我們說“在順義附近的北京出生”一樣,這種對巴黎的又愛又恨之情,躍然紙上。說實話,我最初被維庸打動的,就是這四句話,尤其這后面兩句,這種神來之筆,非得經(jīng)過生活的磨難,并坦然接受生活的千錘百煉之人,才能懷著對生活的追求、對生命的渴望,無奈之后對自己、對這個人間作最后的一次戲謔,當(dāng)脖子得知屁股重量的時候,這個人也就見到了上帝了。

        據(jù)說馬雅可夫斯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就會反復(fù)吟誦這四句詩來緩解憂郁的心情。

        四行詩遠(yuǎn)遠(yuǎn)不能表達(dá)他此刻的心情。我們現(xiàn)在確信,他是害怕死亡的,他既做好了死亡的準(zhǔn)備,又渴盼著奇跡的來臨。對于死亡,他很早之前就有過清醒的認(rèn)識:

        歷代的教皇,歷代的國王,

        孕育在皇后子宮的王儲,

        都有一死,僵冷、被埋葬,

        皇位、王位也必定易手,

        那么身為萊納的小販,我

        豈能不死?我死是上帝的旨意:

        但我享受過人生的快樂,

        公正的死亡我不畏懼。

        ——《大遺囑集,第42》

        可以看出,維庸希望得到公平和公正,如果是公正的死亡,他會坦然接受。他在另一首雜詩里,對那些往昔的生命,也有著清晰客觀的描述:

        沒人能夠把死亡抗拒,

        沒人能逃避死亡的律令。

        但是我仍有一事不明:

        波西米亞國王朗塞洛在哪里?

        還有,他祖父又在何方?

        但英勇的查理曼大帝如今安在?

        善良的不列顛武士克拉金在何方?

        王太子奧維尼公爵在何處徘徊?

        還有勇猛公爵阿朗松?

        但英勇的查理曼大帝如今安在?

        ——《大遺囑集:〈又一首歌謠:往日的王爺〉》

        他所追問的這些人,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所在何方。這種對生命的不斷叩問,或者說明知故問,何嘗不是一種追懷和感傷?一種憑吊和直視?唯有直視過去,才能正視現(xiàn)實,死亡是每個人的歸宿,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人生的終點都一樣。但歸宿的途徑千差萬別,維庸想到不久之后,自己很有可能被吊在巴黎的某座絞刑架下,不禁悲從中來,寫下了他生命中最悲壯的詩篇:《維庸墓志銘:絞刑犯的歌謠》,全詩比較長,我在這里節(jié)選其中的幾段:

        ……

        看我們被吊在這兒的五六個人,

        我們的肉體,原來都強(qiáng)健十分,

        到如今已被咬食,已經(jīng)腐爛,

        只剩下骨頭已經(jīng)枯干化作灰塵。

        請世人不要笑話我們境遇悲慘,

        請禱告上帝,赦免我們的罪愆。

        ……

        雨水橫豎彈打、沖刷了我們,

        陽光曬得我們發(fā)黑又枯干,

        喜鵲和烏鴉啄食我們的雙眼,

        還把我們的胡子和眉毛拔完。

        我們再也得不到一刻的平安,

        風(fēng)忽然向西忽然向東吹不斷,

        我們聽?wèi){擺布隨風(fēng)不斷旋轉(zhuǎn),

        鳥雀的啄咬早超過了裁縫的頂針。

        ……

        耶穌我主啊,你才是我們的主人,

        讓地獄不要再為難我們,

        我們和地獄無關(guān),絕不戀棧,

        世人啊,這些話絕對不是戲言。

        請禱告上帝,赦免我們的罪愆。

        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腦子里突然出現(xiàn)了多年前看過的京劇《李七長亭》的畫面,故事講的是強(qiáng)盜李七因打劫皇綱,被捕入獄。劫皇綱是死罪,李七想到自己的下場時,有一段極其精彩的念白,好像是裘盛戎先生配的音,頗似維庸此時的心情:“做賊的不聽勸,半夜三更稱好漢,偷牛馬,劫彩緞。大元寶,手內(nèi)抓;吃花酒,落花店,指望一場好富貴,誰想坐了他娘的二年半。天不容,把事犯,刀槍矛子解上縣,頭門上,也要禮,二門上,也要錢。上面坐的活閻羅,哇呀呀,兩旁衙役賽鬼判。太爺堂上發(fā)了怒,李七堂下皮肉爛。堂上發(fā)下一支簽,繩困索綁丟在監(jiān)。有朝一日京師到,去了老子九斤半。尸首拋在陰溝里,豬來吃,狗來餐,烏鴉頭上打旋轉(zhuǎn),打旋轉(zhuǎn)?!眱扇硕济媾R著死亡,都想象著死亡來臨時自己的慫樣,古今中外,在死神面前還能逞英雄的人,畢竟不多。

        如果本次事件沒有接下來的轉(zhuǎn)折,這首詩,應(yīng)該是維庸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首詩歌。在詩中,他已經(jīng)認(rèn)命了,他完全猜想到了自己吊在絞刑架下的情景,他此刻別無所求,只求上帝早點讓他下地獄,最后請求上帝赦免他在世時的罪愆,他連最后的懺悔都已經(jīng)完成了,只等那一刻的到來。在此之前,他甚至都想好了死后的歸宿之地:

        不得把我葬在其他地方,

        只能葬在圣阿維修院之中,

        讓人人都能把我觀望,

        不是肉體,而是畫像——

        制作等身大的肖像一張,

        用墨水也許不貴,不必鋪張。

        墳?zāi)箚??就不必了。何況

        地板也承受不了那重量。

        ——《大遺囑集,第176》

        這最后一句“地板也承受不了那重量”,跟上面我提到的那四行詩中的最后一句“我脖子得知我屁股有多重”,是何其相似,詩人在作品里的氣息一脈相承,既詼諧,又沉重,這樣的情感,深入骨髓,沒有被死神召喚過的人,不足以談生命。即使想到了自己的墓碑,維庸也能以游戲的心態(tài)面對:

        其次,在我的墓碑石面上,

        不同于其他什么裝飾紋章,

        只需用大號字端正寫上,

        如果沒有墨水現(xiàn)成備用,

        就用黑炭和黑石棒,

        用力小心,

        不可把石面擦傷,

        這樣我就活在世人記憶之中——

        我生前喜歡笑鬧尋求舒暢。

        ——《大遺囑集,第177》

        維庸每到關(guān)鍵時刻,都有貴人相幫,即使法庭判他有罪,基本上也都是進(jìn)去不久就能出來。這次也不例外,1463年1月5日,議會根據(jù)維庸提出的上訴,經(jīng)合議庭裁定后,決定撤銷上一次宣判結(jié)果,改為驅(qū)逐出巴黎,十年之內(nèi)不得返回。

        奇跡一次又一次地出現(xiàn)在維庸身上,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維庸聽到終審裁決后,喜出望外,寫出了《致議會法庭的贊辭》和《向監(jiān)獄門衛(wèi)獻(xiàn)疑:呼吁的歌謠》兩首詩,這也是我們目前所知的維庸在世時寫的最后兩首詩。前一首對議會法庭充滿了感激和由衷的贊美,開頭幾句是這樣寫的:

        我的五項感官:雙耳,舌頭,雙眼,

        還有你呀,觸覺,亦即全身,

        這些器官都已遭受到嚴(yán)重的傷損,

        但是每種感官都作出了如下的聲音:

        “威嚴(yán)的法庭,我們向你呼喚

        是你讓我們免于滅亡,保持生存,

        現(xiàn)在我們親口道出自己的語言,

        雖然不足以抒發(fā)出充分的稱贊,

        但依然同聲贊頌……”

        這確實是動了真情,維庸調(diào)動了自己所有的感官,來感謝議會的不殺之恩,我相信只有在此時,維庸才真正感覺到了生命的可貴,能活著,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詩的最后一節(jié),維庸又流露出他滑稽、幽默的一面,他說:

        老爺,不要拒絕給我三天的寬限,

        讓我做好準(zhǔn)備,對親朋好友說聲再見,

        沒有他們的幫助,

        我沒有一塊錢。

        法庭本來判決立即把他驅(qū)逐出巴黎,可他拿到判決后,卻跟法庭討價還價起來,說自己第一需要跟親朋好友告別,第二需要跟他們借點錢,自己身上一塊錢都沒有了,無法出門,請求法庭給他三天時間來辦理此事,說白了就是借點錢再走。第二首詩是寫給監(jiān)獄的看門人的,說的是慶幸自己作了上訴,才有了這個好結(jié)果,看來那時候,獄卒跟犯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相當(dāng)和諧的,或許在巴黎的監(jiān)獄里,一直都這樣?

        十五世紀(jì)的巴黎,監(jiān)獄里的犯人可以跟獄卒成為朋友,可以以詩人自居,隨時隨地都能寫詩,就連死刑犯都可以用詩歌的形式提出上訴,確實是夠人性的,巴黎不愧是一座以浪漫著稱的城市,法國人的浪漫和人性,是有源頭的,法國的現(xiàn)代詩歌,也是有源頭的,維庸就是。

        我年輕的時候,我們那個小地方寫詩有個小團(tuán)體,俗稱文學(xué)社,有一段時間突然流行一個句式,現(xiàn)在想不起來是從哪兒流傳過來的?是由哪位朋友開始帶頭寫的?反正每寫幾行,羅列出一大堆人名,然后每一段結(jié)尾,都用一句反問句:“(這些人)如今安在?”其實全是在套用維庸那句著名的“但是,去年的白雪如今安在?”當(dāng)時想想,確實很高大上。我在二十來歲的時候,就模仿這個句式寫過幾首,比如:

        秦皇漢武如今安在?

        唐宗宋祖如今安在?

        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如今安在?

        我的先祖朱元璋如今安在?

        闖王李自成如今安在?

        還有一種寫法就是把人物換成女性,名門淑女,從古到今,一路排將過來:

        花木蘭如今安在?

        佘太君如今安在?

        卓文君如今安在?

        文成公主如今安在?

        秋瑾如今安在?

        張志新如今安在?

        林昭如今安在?

        ……

        這么連著排比下去,真是氣勢不小,關(guān)鍵是要把那些當(dāng)年的歷史人物列出來,大有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的氣概。當(dāng)時就知道,這個句式,最早出現(xiàn)在十五世紀(jì)的法國,人家法國詩人維庸,五百多年前就在玩了,我們直到今天,才當(dāng)寶貝一樣據(jù)為己有,想來這還不是丟人的問題,這是文學(xué)觀念和理念遠(yuǎn)遠(yuǎn)落后的問題。這個句式,現(xiàn)在我才知道,《圣經(jīng)》里早就有了,只是維庸的大遺囑集里的兩首詩,一首是《歌謠:往日的貴婦》,哀婉的是名門淑女,另一首是《又一首歌謠:往日的王爺》,追憶的是帝王將相,這才把這挽歌式的疊句發(fā)揚(yáng)光大,這才風(fēng)靡世界。古今中外,都以不同的方式,向維庸致敬,向古老的詩意致敬。下面我們來看看中世紀(jì)的外國歌謠里的“如今安在”是怎么寫的,比如這首“歷代君主如今安在?歷代將相如今安在?名貴財物如今安在?歷代強(qiáng)人安在?時間的金錢安在?都像影子一樣飄飛,都像夢幻一樣消逝?!?/p>

        再看這首:

        在我們之前,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如今安在?

        在層層疊疊的墳地也看不到他們;

        滿目的灰土和飛蟲,下面是腐肉枯骨,

        起來,起來,守靈啊,為此做好準(zhǔn)備。

        可見,“如今安在”這個句式,一度成為了全世界詩歌寫作的流行語。前兩天我在讀邵燕祥老先生的那本作家出版社出的《我死過,我幸存,我作證》時,居然發(fā)現(xiàn)了老先生也在用這個句式。他在寫到自己年輕時如何憧憬延安,并在看到一則新聞圖片時引發(fā)了如下感慨:

        中央社播發(fā)的占領(lǐng)延安圖片,只是突出了國民黨軍隊長驅(qū)直入的勝利,并不能告訴我延安怎么樣了:群山安在,寶塔安在,夕陽還輝耀著山頭的塔影嗎?窯洞安在,延河安在,窯洞里和延河邊的人轉(zhuǎn)移到哪里去了呢?折聚英安在,高大干安在,王貴李香香安在,開荒的兄妹和懶蟲二流子安在,那活動在窗花一樣的版畫里上冬學(xué)、鬧春耕的婆姨們安在,毛主席接見過的勞動發(fā)家豐衣足食的勞動英雄吳滿有安在?

        可見“如今安在”這句式,影響力是多么巨大,可以這么說,是維庸這個天才,讓中世紀(jì)的語言熠熠生輝,發(fā)揚(yáng)光大,并影響到全世界,中國也不例外。

        維庸的才華和想象力,從下面這首詩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來:

        在噴泉之旁我因干渴死亡,

        雖燥熱如火,我顫抖得打牙作響,

        我雖在祖國,卻在遙遠(yuǎn)的國度,

        在大火之旁,卻在火焰中發(fā)抖,

        赤裸如毛蟲,卻穿著庭長的盛裝,

        我含著眼淚發(fā)笑,等待但沒希望,

        唯一的安慰就是悲慘的絕望,

        我雖然欣喜,卻毫無一絲歡暢,

        雖然強(qiáng)壯,卻沒有權(quán)益沒有力量,

        受到歡迎,又被趕走,一直是這樣。

        ……

        對我最親的人最惹我生氣,

        說真話的人謊話說得最徹底,

        ……

        我認(rèn)可一切法律,卻向往逍遙,

        怎么辦?從當(dāng)鋪贖回我的衣裳,

        受到歡迎,又被趕走,一直是這樣。

        ——《大遺囑集,〈歌謠:給布洛亞賽詩會〉》

        這首詩是前面我提到過的那位王子、學(xué)院派的公子哥奧爾良的公爵夏爾在布洛亞城堡舉辦詩會時,邀請維庸寫的。賽詩會是當(dāng)時貴族們喜歡玩的一種文字游戲,一大幫人聚在一起,吃飽喝足,然后開始消遣文字。這類游戲在我國也早已流行,最著名的莫過于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召集謝安、孫綽、王獻(xiàn)之等42人,在紹興郊區(qū)蘭亭舉辦雅集,不僅得詩37首,王羲之還在“微醉之中,振筆直遂”,寫下了書法史上著名的《蘭亭集序》。維庸他們玩的游戲規(guī)定第一行必須以“在噴泉之旁我因干渴死亡”開始,接下來大家就可以自由發(fā)揮,就是這樣的游戲文章,維庸都能揮灑自如,想象力爆棚。一句“我認(rèn)可一切法律,卻向往逍遙”,道盡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與糾結(jié),維庸也是這個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敢于袒露自己劣跡、罪行、恐懼、內(nèi)疚和悔恨的詩人。

        有評論家認(rèn)為維庸的作品有潛在的莊嚴(yán),所有作品都指向一個主題:生命短促、人間萬物脆弱、永恒的虛空。在這里我想再加上一句: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在宇宙間尋找自由的軌跡。

        維庸生前并沒有出版過作品,他的這些膾炙人口的詩歌最初是通過手抄本流傳的,甚至是口頭流傳的。直到1489年,他的作品才第一次在巴黎出版,然后一發(fā)而不可收,在他去世后的70年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他的作品共出了35版,但在1533年以后的四百多年時間里,維庸突然被人們遺忘了,沒有人再提起他,這似乎是文學(xué)史故意的,像一個惡作劇,這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頗值得玩味。維庸的再次走紅,再一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是在19世紀(jì)末、20世紀(jì)初的歐美,然后再一次蔓延到全世界。法國有一個“維庸學(xué)會”,這個學(xué)會對維庸是這么介紹的:“自五個世紀(jì)前第一次刊印作品以來,弗朗索瓦·維庸仍然是法國中世紀(jì)最著名的詩人”。

        最后,我同意法國著名詩人馬羅(1496-1544)對維庸的評價,我個人覺得,這句話完全可以刻在維庸的墓碑上:

        維庸裝飾了巴黎

        猜你喜歡
        遺囑巴黎
        遺囑緣何變遺贈
        巴黎之愛
        《巴黎私廚》
        被偷的遺囑
        重繪巴黎郊區(qū)
        萬元遺囑
        2018巴黎車展
        車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4
        誰締造了如今的巴黎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4
        這樣寫遺囑無效
        巴黎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39:18
        亚洲国产另类精品|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男女干逼视频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少妇| 未发育成型小奶头毛片av|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国产精品毛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嫩模自拍诱惑免费视频| 性刺激的大陆三级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青青草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 精品人妻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影院| 啪啪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 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草草| 日本精品一级二区三级|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 色欲av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亚洲av一二三四又爽又色又色|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片| 亚洲欧洲日韩免费无码h|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专线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久久国产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乱码国产精品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丁香婷婷色| 日本熟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