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堂 ,劉烘托 ,謝方偉 ,張 晉 ,丁二名
(1.江蘇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鎮(zhèn)江 212000;2.硅湖職業(yè)技術學院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昆山 215300)
汽車懸架系統(tǒng)[1]是汽車車身與車橋之間的傳動連接裝置,其作用是傳遞車身與車橋之間的力和力矩,緩沖外界擾動傳遞給車身的振動沖擊,對其進行衰減,調整汽車行駛中的車身姿態(tài),保證汽車的操縱穩(wěn)定性和乘坐舒適性。針對懸架系統(tǒng)的性能評價,一般可用車身垂直加速度、懸架動撓度、輪胎動載荷等3個基本參數(shù)進行定量分析。半主動懸架系統(tǒng)能夠根據(jù)路況經控制器實時輸出車橋和車身之間所需的系統(tǒng)阻尼力,從而改善這3個性能指標,使懸架系統(tǒng)的減振效果達到最佳。
傳統(tǒng)PID算法結構簡單,使用靈活,實現(xiàn)方便,普遍應用于工業(yè)控制領域,但仍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調節(jié)緩慢、抗干擾能力弱、適應能力差等。當車身發(fā)生振動時,傳統(tǒng)PID控制的調節(jié)時間較長,同時,當汽車車速變化或者通過彎道等干擾情況發(fā)生時,此時系統(tǒng)的輸出值與設定值之間會發(fā)生較大幅度的波動。
在此,結合專家系統(tǒng)智能控制理論和PID經典控制理論,設計了專家PID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軟件構建出半主動懸架系統(tǒng)模型,對上述3個指標進行仿真及對比分析。
作為車輛主要的振動輸入,路面不平度一般采用路面功率譜密度對其統(tǒng)計特性進行描述[2]。當車輛的速度為定值時,汽車的速度時域功率譜密度函數(shù)在整個頻域內均勻分布,即白噪聲信號,因此仿真所用的隨機路面輸入可通過譜密度的白噪聲由積分器產生,隨機路面輸入為
式中:w(t)為單位白噪聲;k0為常數(shù);v為車身速度,m/s;n0為參考空間頻率,n0=0.1 m-1,為路面譜高低頻的分界線;Gq(n0)為路面不平度系數(shù),m3,為參考空間頻率n0下的路面功率譜密度。在此,選取v=50 km/h,利用Matlab/Simulink構造出白噪聲積分法路面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路面輸入模型Fig.1 Road input model
汽車是一個具有時變性和非線性的多輸出系統(tǒng),因此在研究過程中通常對整車進行簡化分析。文中以研究上述3個參數(shù)為前提,將其簡化為二自由度1/4車輛系統(tǒng)模型,如圖2所示。
在半主動懸架系統(tǒng)中,阻尼系數(shù)包括2部分,即cs為固定阻尼,cr為可調阻尼。其總阻尼力f為
圖2 車輛1/4懸架模型Fig.2 1/4 vehicle suspension model
其中由可調阻尼減震器所輸出的阻尼力為
由此,得到二自由度1/4車輛模型的動力學方程為
式中:ms為車身質量(簧載質量),kg;mt為車輪軸質量(非簧載質量),kg;ks為懸架減震彈簧剛度,N/m;kt為輪胎等效剛度,N/m;cs為減震器固定阻尼系數(shù);cr為減震器可調阻尼系數(shù);r為路面激勵輸入;zt為非簧載質量的位移;zs為簧載質量的位移;為車身垂直加速度,m2/s;zs-zt為懸架動撓度,m;kt(zt-r)為輪胎動載荷,N。
取狀態(tài)向量x1=zs,x2=zt,x3=˙s,x4=˙t, 則 X=;以車輛的車身垂直加速度、懸架動撓度、輪胎動載荷3個參數(shù)為性能指標輸出,令Y=,其中 y1=¨s,y2=zs-zt,y3=kt(zt-r)
專家系統(tǒng)[3-4]是一個智能計算機程序系統(tǒng),其知識庫包含了某個專業(yè)領域內專家擁有的知識水平和豐富的經驗,可以利用專家水平的推理能力和解釋能力解決該領域內相應問題,以獲得類似于專家水平的結論。
專家PID控制的實質是:基于受控對象和控制規(guī)律的各種知識,無須知道被控對象的精確模型,利用專家經驗設計PID參數(shù),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智能控制。該系統(tǒng)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專家PID控制系統(tǒng)結構Fig.3 Expert PID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文中,以懸架系統(tǒng)為受控對象,取車身加速度為設定值r,令e(k)為在當前采樣時刻車身加速度實際值 y 與設定值 r之間的偏差;e(k-1),e(k-2)分別為離散化的前1個采樣時刻、前2個采樣時刻車身加速度實際值與設定值之間的偏差值,則有
根據(jù)車身加速度誤差及其變化,建立Δe(k)=0偏差與控制量之間的映射關系,實時調節(jié)半主動懸架系統(tǒng)的可變阻尼力,控制器按照以下規(guī)則設計相應的控制算法:
1) 當 e(k )≥M1時,M1為根據(jù)車輛的制造標準設定的誤差界限,表示加速度偏差的絕對值處于大誤差范圍,因此不考慮偏差此時的變化趨勢,直接將可變阻尼力u(k)按系統(tǒng)的最大值輸出,抵消外界的沖擊,使加速度偏差的絕對值迅速減小,相當于開環(huán)控制。
若 e(k)≥M1,則u(k)=UPB,式中 UPB為控制器輸出的最大阻尼力;
若 e(k)≤-M1,則u(k)=UNB,式中 UNB為控制器輸出的最小阻尼力。
2)當 e(k)Δe(k)>0 時,表示加速度偏差的絕對值為增大的變化趨勢,或此時誤差為一常值,沒有發(fā)生改變。
若 e(k ) ≥M2,M2為根據(jù)車輛制造標準設定的誤差界限,且M2<M1,表示加速度偏差處于較大的誤差范圍,可由控制器輸出一個較大的阻尼力,以較快的速度減小加速度偏差的絕對值,此時控制器的輸出為
式中:u(k-1)為前1個采樣時刻控制器輸出的阻尼力;k1為增益放大系數(shù),k1>1;kp,ki,kd分別為 PID 控制的比例、積分、微分系數(shù)。
若 e(k )<M2, 表示加速度偏差處于較小的誤差范圍,可由控制器輸出一個較小的阻尼力,使加速度偏差的絕對值以較慢的速度減小,直至達到要求的范圍內,此時控制器的輸出為
3)當 e(k)Δe(k)<0,且 Δe(k)Δe(k-1)>0 或e(k)=0時,表示加速度偏差的絕對值為減小的變化趨勢,或者加速度已經達到最優(yōu)狀態(tài)。此時保持控制器的輸出不變。
4)當 e(k)Δe(k)<0,且 Δe(k)Δe(k-1)<0 時,說明加速度偏差正處于極值狀態(tài)。
若此時 e(k)≥M2,加速度偏差處于較大的誤差范圍,可由控制器輸出一個較大的阻尼力,即
若此時加速度偏差處于較小的誤差范圍即e(k)<M2,可由控制器輸出一個較小的阻尼力
式中:em(k)為誤差e的第k個極值;k2為抑制系數(shù),0<k2<1。
5)當 e(k )≤ε 時,ε 為根據(jù)控制器的精度選擇的任意小的正整數(shù),表示加速度偏差的絕對值處于很小的誤差范圍。為使加速度偏差更趨于設定值,可合適的采用積分環(huán)節(jié),提高系統(tǒng)的性能。
在Matlab的m文件編輯器中,編輯基于上述專家PID控制規(guī)則的S-Function程序[5],完成后以M函數(shù)形式保存,然后再在Simulnik的自定義組中選擇S-Functoin模塊,再將保存好的m文件添加進去,即可。
車輛的參數(shù)[6]見表1。利用Matlab進行編程仿真,系統(tǒng)仿真的輸出量為車身垂直加速度、懸架動撓度、輪胎動載荷3個參數(shù)。
表1 車輛1/4模型參數(shù)值Tab.1 1/4 vehicle model parameters
半主動懸架控制器的Simulink程序如圖4所示。3種懸架相同的輸出量通過同一個示波器顯示,將表1所示參數(shù)代入Simulink程序中進行仿真[7],仿真完成后得到相應的輸出量對比結果,如圖5所示。
圖4 半主動懸架控制器仿真模型Fig.4 Semi-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ler simulation model
圖5 3種懸架系統(tǒng)的性能曲線Fig.5 Performance curves of three kinds of suspension systems
由圖5(a)可見,相比于被動懸架,具有PID控制器的半主動懸架,可以將車身垂直加速度指標維持在相對較小的范圍內,而具有控制規(guī)則的專家PID控制半主動懸架,則可以進一步地降低該指標,從而更好地緩解由于車身上下振動而造成的不舒適感。
由圖5(b)可見,被動懸架的動撓度區(qū)間最大,PID控制半主動懸架次之,專家PID控制半主動懸架最小,可以減小行駛過程中減振器撞擊限位塊的程度,故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車輛的行駛平順性。
由圖5(c)可見,PID控制半主動懸架與專家PID控制半主動懸架的輪胎動載荷區(qū)間范圍較為類似,相對于被動懸架,均有較大的改進,輪胎上下跳動范圍較小,較好地優(yōu)化了車輛的操作穩(wěn)定性。
依據(jù)圖5的懸架性能曲線,可以分別得到3個參數(shù)在3種懸架下對應的峰值、谷值和均方根值,結果見表2。
通過對3種懸架系統(tǒng)時域內的仿真結果進行相應的數(shù)值分析,相比于被動懸架,可知:PID控制半主動懸架的車身垂直加速度峰值下降了35.9%,專家PID控制半主動懸架的車身垂直加速度峰值下降了70%;PID控制半主動懸架的懸架動撓度峰值下降了38.1%,專家PID控制半主動懸架的懸架動撓度峰值下降了60.5%;PID控制半主動懸架的輪胎動載荷峰值下降了37.5%,專家PID控制半主動懸架的輪胎動載荷峰值下降了43.9%。
表2 懸架性能參數(shù)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suspension performance parameter
分析結果表明,采用專家PID控制器的半主動懸架能夠將各項指標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車輛的乘坐舒適性、行駛平順性、操縱穩(wěn)定性得到較好的改善。該結果表明專家PID控制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長城.汽車平順性與懸架系統(tǒng)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2]陳杰平.基于Matlab/Simulink的隨機路面建模與不平度仿真[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0,41(3):11-15.
[3]劉金琨.智能控制[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
[4]李國勇.智能控制及其MATlab實現(xiàn)[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
[5]劉金琨.先進PID控制及其MATLAB仿真[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0.
[6]丁文鏡.減振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7]張靜.MATLAB在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