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輪紡紗、踞織腰機織布、龍被圖案……這些古老的文化遺存,如今在海南黎族仍能尋到蹤跡。這本關于中國黎族傳統(tǒng)紡染織繡技藝田野考察的研究報告,從黎族的歷史地理、社會生活等方面,對黎族傳統(tǒng)紡染織繡的技藝傳承與項目保護現(xiàn)狀進行了梳理和總結,適合工藝美術專業(yè)師生、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者等作為文獻參考。
這是一本貼近生活、活潑有趣的工藝鑒賞入門書。以有趣的相對論概念切入,從使用者的角色出發(fā)帶出物之美,再從物的鑒賞將人帶入創(chuàng)作現(xiàn)場,見證工藝職人的創(chuàng)造過程。以好物為媒,以故事為餌,讀者不僅可以見識到許多生活家的用物觀念與美感品味,還可以領略多位臺灣工藝創(chuàng)作職人的藝術信念與創(chuàng)作歷程。
生活的滋味,光陰里的愛恨與歡喜。作者將平常生活中遇到不同時節(jié)的草木、食物,日常所用的器物,所穿的衣飾,身邊形形色色的人化作字符,講述過往歲月里的故事,以及點滴細碎的感受和體驗。表達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對生活之美的熱愛。
食器,是讓餐桌上的一切變美的捷徑。書中涉及識器、藏器、日用、造物,讓讀者知道餐桌之上,不只有著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還有色彩、構圖的藝術和關于生活的美學。而書中的各種搭配技巧,可供讀者參考學習,從而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家餐廳的獨特美學和風格。
14家久負盛名、風格迥異的古董老店,3處歷史悠久、充滿生活情趣的古寺集市,在這本介紹京都古物文化的書里,近百幅高清大圖一一呈現(xiàn)。從西洋的玻璃器皿到日本的古陶細瓷,從朝鮮的藍絹彩綢到唐風的印花和紙,從日用飲饌到童年文具……透過古物感受人們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品味京都獨特悠然的人文風物。
這本書從入仕、求生、書法、繪畫等10個側面,書寫了蘇東坡一生的經(jīng)歷。在呈現(xiàn)蘇東坡人生脈絡和生命際遇的同時,也選取故宮收藏的宋、元、明3個朝代的藝術藏品。由書、畫及人,把蘇東坡的精神世界和藝術史聯(lián)系起來,由蘇東坡個體的人生去反觀他所處的時代,是整個宋代精神文化風貌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