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2018年新年剛過,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馮兆池研究員率領的科研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在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項目研究中取得令世界科學界矚目的成就——研制出國際上第一臺 457nm激光為激發(fā)光源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使我國在這項技術上一舉走到世界前列。
在兩年前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首屆“全國杰出科技人才獎”中10位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獲此殊榮,李燦就榜上有名。
時光流轉, 2004年7月16日,法國巴黎,第十三屆國際催化大會上,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100余名代表共同見證了一個特殊的時刻:四年一度的世界催化研究領域的最高獎——國際催化獎,第一次授予一位來自發(fā)展中國家的科學家,并邀請他在大會上作了60分鐘學術報告。他正是時年44歲的李燦。讓李燦沒有想到也沒有準備的是,在大會結束前,他又被選舉為國際催化理事會的新一任副主席。這是對中國催化界和中國催化學者的巨大肯定,也是中國的科學家第一次在國際催化學術組織中擔任如此高的職務。
從河西走廊到渤海之濱
生于1960年的李燦,是甘肅省永昌縣朱王堡鎮(zhèn)一個農民的兒子。1976年高中畢業(yè)后,無學可上的他不得不回到家鄉(xiāng)務農。1977年,正在農村干活的李燦得到了國家恢復高考的消息,“來報信的是我高中時期的校長,我現在還記得他騎著自行車專程跑來告訴我‘恢復高考了。”因為李燦在中學期間是最優(yōu)秀的學生,校長覺得“這孩子要不上大學,就可惜了!”
由于家境困難,李燦只能邊干農活邊在家復習。雖然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最終沒有被他所向往的醫(yī)科大學錄取。半年后的1978年,已經覺得沒有希望的李燦意外地收到了張掖師專(現為河西學院)化學系的錄取通知書。原來,在填報志愿時,李燦在“是否服從分配”選項后不經意劃下的一個對勾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
在張掖師專,李燦分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除了完成課堂上老師傳授的內容外,李燦抓住一切機會加深、拓寬知識面,自修研究生課程。勤奮使李燦的各門功課都名列前茅,在還沒有畢業(yè)的時候,他就以優(yōu)異成績被留校任教。
1982年,教書兩年的李燦獲得了到陜西師范大學進修的機會。進修期間,李燦在《化學通報》上讀到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大煜先生的有關“原子簇與催化和表面科學”的文章,感到非常有興趣,便決定報考大連化物所的研究生。
1983年,大連化物所破格錄取了僅僅是師專畢業(yè)的李燦。這是李燦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他從河西走廊來到了渤海之濱,在這里,他開始邁入科學研究的神圣殿堂。
勤奮的拼命三郎
催化基礎研究是李燦的主攻方向,讀博士期間,世界催化界著名科學家、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教授大西來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訪問時,對李燦研究中的鉆研精神和許多見解很贊賞,于是在他的大力推薦下,李燦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強化培養(yǎng)獎學金,成為中日聯合培養(yǎng)的博士生,遠赴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深造。
在日本期間,李燦每天7點鐘起床,坐1個多小時電車到學校,晚上常常12點鐘才回來。“日本學生更加勤奮,有的晚上竟在實驗室通宵做實驗??吹饺毡救似疵木瘢沂艿胶艽蟾腥?,更加努力地去工作?!?/p>
在日本期間,李燦系統研究了汽車尾氣消除催化劑的重要組分稀土氧化鈰的表面化學和催化性能,研究結果先后8次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fā)表,他的這些論文,后來成為研究尾氣催化劑的基礎性文獻。他毅然謝絕了導師的推薦,學習一結束立即回到祖國,投入到緊張的科研工作中。
1989年,李燦剛回國不久便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新設立的“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資金,支持他在當時國際催化界前沿課題——甲烷氧化活化方面的研究,這一研究是李燦獲得的第一個獨立科研項目。他的研究成果獲得了1993年度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他個人則獲得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成為國內催化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勇于挑戰(zhàn)世界難題
經過兩年多不懈的努力,克服一系列技術上的難題,李燦終于研制成功國內第一臺用于催化和材料研究的紫外拉曼光譜儀。隨后,他將這一新技術應用于催化研究中,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刊物上連續(xù)發(fā)表了30余篇論文,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多項。
同時,李燦又選定了太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這一催化界世界性難題,當時很多親友勸他:“這項研究風險太大。李燦說:“搞科研隨時都會面臨失敗,但我認為挑戰(zhàn)一個世界性難題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作為中國的科研人員,只要我勇于挑戰(zhàn),即使失敗了也值得,起碼可以為同行們積累一些經驗教訓?!?/p>
經過10余年的努力,李燦率領他的科研團隊終于于2012年取得重大進展,揭示了提高光催化作用的本質,多家世界性專業(yè)刊物大篇幅報道了李燦的研究成果。
李燦的社會職務眾多,但在這些職務中,李燦最看重的是全國政協委員,從大西北貧困農家走上參政議政殿堂的他認為,政協委員既是一項崇高榮譽,更是一種神圣責任,是執(zhí)政黨與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之一,是民主監(jiān)督、反應社會管理與生活中各種現實問題、上達民情民意的一條重要渠道,因此李燦說:“既然自己當選了,就要不辱使命,承擔起應有的職責,無愧于人民群眾的信任!”
政府部門職能轉變、百姓生活、空氣質量與潔凈能源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李燦關注的問題、發(fā)表的意見,既有宏觀的,也有具體的,而且每每擲地有聲。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他的字典里,全國政協委員六個字只有一種注解——責任與擔當。對祖國和人民的摯愛,讓李燦的人生在神奇的催化世界中,更加精彩!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