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宏 劉成艷 竇正毅 伍聲鳳 韋 軍 俞 玲 鐘 靜
(1.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 廣西 南寧 530012;2.廣西體育科學研究所, 廣西 南寧 530031)
沙盤游戲療法(sandplay therapy)是榮格分析心理學家多拉·卡爾夫所創(chuàng)立的一種心理分析和治療方法。它主要使用沙、沙盤,以及有關人或物的縮微模型來進行心理治療與心理輔導的一種方法。沙盤游戲療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其最初創(chuàng)意來源于1911年Wells的“地板游戲”;1929年,Lowenfeld在此基礎上發(fā)明了“游戲王國技術”;多拉·卡爾夫將“游戲王國技術”與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相結合,并于1962年的國際分析心理學會議上正式提出“沙盤游戲治療”思想,以1985年國際沙盤游戲治療學會的成立,作為沙盤游戲治療體系形成的標志[1]。
沙盤游戲是采用意象的創(chuàng)造性治療形式,“集中提煉身心的生命能量”(榮格)在所營造的“自由和保護的空間”(治療關系)氣氛中,把沙子、水和沙具運用在富有創(chuàng)意的意象中,便是沙盤游戲之心理治療的創(chuàng)造和象征模式。一個系列的各種沙盤意象,反映了沙盤游戲者內心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溝通與對話,以及由此而激發(fā)的治愈過程和人格發(fā)展。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它在國外已經(jīng)成為一種非常成熟和有效的治療方法,在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以及相關心理教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2]。
在2005年意大利羅馬國際沙盤游戲治療大會上,一致通過了對沙盤游戲療法的表述:沙盤游戲治療是一種以榮格心理學原理為基礎,由多拉·卡爾夫發(fā)展創(chuàng)立的心理治療方法。沙盤游戲療法的理論建構過程中,卡爾夫發(fā)展了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尤其是他的無意識理論和積極想象技術[3]。
1.2.1 心理分析原理
心理分析,起源于弗洛伊德開創(chuàng)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其特點是著重關注主觀體驗。心理分析采用動態(tài)的觀點看待精神活動中內在的沖突。其理論核心認為,我們的大多數(shù)精神生活是潛意識的。潛意識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構成了心理的基礎,而意識層面的經(jīng)驗只是冰山的一角。潛意識過程不能直接通過解說來知曉,而只能通過它們的作用被推斷出來,“就如同重力是強有力的,但卻是看不見的”[4]。
我國的心理分析學者申荷永提出,開放的“心理分析”概念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而心理分析的傳統(tǒng)認為,大部分心理病癥的根源是意識與潛意識的分裂與沖突。治療與分析過程,即是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建立貫通的橋梁,與潛意識溝通,進入潛意識來化解各種情結[5]。沙盤游戲治療便是在沙盤游戲過程里,來訪者與分析師一起采取對潛意識容納與接受的態(tài)度,建構起來訪者的沙盤“世界”,在潛意識的引導下通向治愈和發(fā)展的道路。
1.2.2 象征性分析原理
意象是潛意識的通用語言,這已經(jīng)有精神分析學派、分析心理學、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和格式塔療法等許多學派的研究和治療實踐所證實[6]。意象以象征性的方式反映人的潛意識。沙盤游戲治療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努力對這種象征性進行理解,以及感受與體驗象征的內容。比如,動物往往可以表示與人類理性和判斷相對應的本能、直覺,沖動和陰影等意義……不同的動物,則有著不同的象征。比如獅子的勇猛和攻擊性,綿羊的溫順和無辜等。不同的顏色能夠使人產(chǎn)生不同的聯(lián)想,具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如紅色與血液、興奮與沖動,藍色與天空和海洋,平靜與深遠等。對于沙盤游戲分析師來說,理解沙盤游戲中的象征,也就等于掌握了從事沙盤游戲治療的有力工具[7]。
1.2.3 感應性的治愈機制
申荷永結合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和中國文化,提出了沙盤游戲治療的感應性的治愈機制。他認為“感應”是所有心理分析乃至心理治療中的關鍵因素,卡爾夫結合中國文化來充實其沙盤游戲治療的時侯,也是在發(fā)揮其中的感應原理。通過引入《易經(jīng)》思想,感應性的治愈機制被描述為:“感應中包含著至誠,至誠如神;有感應就會有轉化,就會有沙盤游戲治療的效果”[7]。
求助者:A,女,15歲,G省女子3米板跳水隊重點隊員,國家健將級運動員。
由科研工作人員陪同前來咨詢。來訪前,從陪同人員處了解到該運動員將在2個月后參加一個較重要的全國賽事。但最近訓練效果不理想,且與教練員在訓練方案上有爭執(zhí),教練員希望能夠從心理方面分析問題原因并予以解決。其本人也找到科研人員傾訴內心的苦悶,經(jīng)過介紹,同意嘗試一下沙盤游戲。
按照沙盤游戲的固定流程,首先向A介紹了沙盤與沙具,并解釋沙盤游戲是了解我們內心世界的工具,沙盤分析師的工作是結合沙盤游戲專業(yè)知識來與來訪者一同探索這內在世界的過程,真實情況主要還是靠當事人自己的體悟。介紹過程中,A只是很好奇的看著沙具,并沒有擺放的準備。為了鼓勵A,分析師提出她可以先試著擺放幾樣自己喜歡的沙具,體驗一下游戲過程,而且沙盤分析并不對擺放的沙圖進行對錯評判,只是想利用分析來了解內心世界的能量狀態(tài)或者內心沖突等,進而幫助我們更有效率面對的工作、生活。
通過引導,A拿了幾個沙具,在沙盤正中擺成了一個“客廳”的沙圖??拷麬的一側是一臺電視機,對側是一個長沙發(fā),電視機與沙發(fā)之間擺放了一個茶幾,茶幾旁對應沙發(fā)左右兩邊的是兩張椅子。完成后,問及沙圖是否有個主題或者故事,A表述就覺得喜歡就這么擺了,主題是一個客廳。
感覺A不善言辭且可能有阻抗,所以根據(jù)沙圖畫面進行了初步解釋。首先,從客廳的功能來說,它也是一個社交場所??墒沁@里面并沒有人物出現(xiàn),從沙發(fā)和椅子的色調(粉紅)、布局來看,像是邀請朋友聚會的場所,但是這里也沒有出現(xiàn)具體朋友的形象。在解釋過程中,A說有個電視看就夠了。依據(jù)A的反應,接著解釋沙圖的意象:整個客廳表現(xiàn)出單調、匱乏景象,從電視是真實生活的“替代”,表達了對豐富的渴求,而朋友的缺場則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的枯燥與無聊。A看著自己的作品,注意聽著解釋,不時點頭。結束后,A表示說得挺對的。當詢問她是否要正式進行一次沙盤游戲時,A欣然答應,認真擺放了一個沙圖(圖1)。
圖1 跳水運動員A沙盤
擺放完成后,A同樣沒有對整個沙盤進行解說。按照A擺放的順序,分析師依次表述各沙具的意涵。首先是草坪上的3只寵物狗的意象(據(jù)A的補充,3只小狗是在嬉戲),狗是朋友、忠誠的隱喻。而它們相對而立,沒有別的玩具,給人以它們是3個朋友在一起休息交流的印象。沙盤較正中位置的房子,可以代表家、心靈、包容、安全感等。它和休息玩耍的草坪之間,是一條蜿蜒的彩石路,似乎讓人感覺到心靈在休息放松的轉換中,還是有一點“波折”??可潮P底部的是一條公路,通常公路通向的是繁華的都市,也可能代表著成就或者豐富的生活。而路前端的是兩輛“哈雷機車”,給人以“西部英雄”的印象,或許表達了自我駕馭、自由、冒險的精神。兩輛機車各占一道,并前后有些距離,可能預示它們之間存在著競爭??糠孔右粋溶嚨赖臋C車在后,車頭側向了草坪的方向。它們同車道的后方都有一輛紅色的汽車“尾隨”著,紅色是危險的隱喻。開在最前端的機車后的那輛類似警車(或是運鈔車),暗示是一種權威與壓迫;另一輛機車后面是一輛紅色大巴士,隱喻可能有很多人。從一般化的角度看,這個沙盤主要隱含著對友情、交流、成就的渴望,以及競爭的壓力情緒。A一直在仔細傾聽,從表現(xiàn)上可以看出她本人也比較認同。
由于需要分析訓練問題,分析師向A詢問是否要在專項上進行探索,她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從場景上,公路的景象較能契合訓練的情況,于是分析師重點解讀了這一區(qū)域的意象。兩輛機車可以看作是兩名跳水運動員的競爭,而落后那輛機車的車頭卻側向了草坪,或許暗示其目前內心狀態(tài)處于矛盾之中,想回到自己的心靈,希望能夠有友情的支持,但是因其還在路上(訓練),所以情況是危險而需要調整的。紅色警車跟著第一輛機車,且在快車道上,可能代表著教練或者其他權威力量的壓迫,但距離較遠,因而這壓迫對于第一輛機車來說是潛在的。第二輛機車處于慢車道,后面的巴士可能暗示后續(xù)運動員的競爭壓力,可是距離也較遠,所以也可能是潛在的壓力。而警車離落后機車則更近,因此如果代表運動員,第二名隊員感受到權威壓力的情緒更強烈一些。不過,要是把警車換成救護車,就可以把威脅變成幫助,改變內心壓力的喻意。最后的建議是,訓練需要“一心一意”,并轉化對教練或其他權威力量的認知,可適當放松調節(jié),以促進訓練的效果。由于時間關系,本次沙盤游戲結束。A表示很滿意,如有需要,會再次進行咨詢。
由于專業(yè)運動員是在特殊的生活訓練情境中成長,因而多數(shù)運動員不善言辭,沙盤游戲治療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特別適合于專業(yè)運動員的具體情況,也能夠有效的繞過來訪者的防御機制,通達其潛意識。
作為運動心理咨詢師,在進行具體咨詢時,要求能夠勝任咨詢師、教育者和心理教練的多重角色。而沙盤游戲治療可以整合多元心理咨詢與輔導技術的特點,契合了運動心理咨詢師的職業(yè)要求,在運動心理咨詢中可以有更大的作為。
[1]李江雪,申荷永.沙盤游戲療法的形成與應用[J].社會心理科學,2005,20(2):52-55.
[2]王萍,黃鋼.沙盤游戲應用于臨床心理評估的研究進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9):96-98.
[3]高嵐,申荷永. 沙盤游戲療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4-15.
[4]魏源.兒童沙戲療法在我國臨床應用的探討[J].醫(yī)學與哲學,1999,20(4):57.
[5]申荷永.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6):65-67.
[6]朱建軍,孫新蘭.意象對話技術[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8(5):61-62.
[7]申荷永,陳侃,高嵐.沙盤游戲治療的歷史與理論[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2):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