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榮
摘 要:毛澤東是我國歷史舞臺上的重要人物,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哲學家、軍事家等,在這些熠熠生輝的頭銜背后,偉大的毛澤東同志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詩人。他的詩詞風格多變,雄偉遼闊、細膩深遠等都有所體現(xiàn)。這些詩詞的美感以及研究價值都讓世人矚目,在國際上也享譽盛名,得到了很多國家研究人員的翻譯與轉載,同時譯成了很多版本被世人傳看與分享。本文從毛澤東詩詞的角度對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過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透過詩詞上的一些風格變化對思想發(fā)展的影響進行了論述,希望可以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與指正。
關鍵詞:毛澤東詩詞;毛澤東思想;發(fā)展進程
毛澤東在對詩詞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政治發(fā)展不同的階段也對這些詩詞產生重要影響,毛澤東的詩句可以在政治的角度下進行解讀,因為這些詩句中不僅透漏著他作詩時的心情,也直接展現(xiàn)著當時政治的風云變化。在對他的詩文進行解讀時,首先要對當時的政治背景進行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對應其詩句中的相關言論,最后是根據(jù)詩創(chuàng)的總體藝術風格以及主題內容與當時的整個政治戰(zhàn)略格局進行了解。
1 毛澤東詩詞中的歷史唯物主義的人生觀
雖然毛澤東的詩作風格多變,但是無論是誰在進行主體創(chuàng)作時,究其本源還是有一個較為明確的創(chuàng)作世界觀。在那個政治較為動亂的年代,毛澤東身上無時無刻不閃現(xiàn)著革命斗爭精神,同時毛澤東在審美上最為鮮明的思想就是唯物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在人們的眼中閃現(xiàn)著歷史的光輝。在毛澤東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有一些作品對唯物主義觀進行了解釋,并表明了自己的見解,比如《賀新郎·讀史》、《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等詩詞,都在作品中明確凸顯了自己的政治立場以及世界觀。
毛澤東是無產階級新世紀的但丁。100多年之前,恩格斯曾評價意大利詩人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又是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有論者認為,毛澤東就是無產階級新世紀的但丁。其理由是:(1)毛澤東詩詞不僅是時代的光輝記錄,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毛澤東詩詞具有豐富的哲理內涵,人們從中能認識到許多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這些已成為廣大群眾的人生格言;同時,以詩人個體而論,為人類奉獻許多人生格言,鼓舞人心;(2)毛澤東詩詞有豐富的美學內涵,是其文藝思想的形象體現(xiàn),是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完美結合。可以說,毛澤東詩詞是開掘不盡的文苑寶庫。(3)毛澤東詩詞博大精深和高遠淳美的意境,不僅在國內擁有眾多的讀者,而且受到海外華僑的熱烈贊賞,胡喬木說,毛澤東詩詞“將比他的文章更能傳諸后世”。
2 毛澤東思想發(fā)表進程與詩詞創(chuàng)作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首先,毛澤東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太多政治色彩,所以人們對其詩詞進行研究時,不得不通過當時整體政治環(huán)境進行分析。1945年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的傳抄稿被披露出來以后,直接在政治界掀起了狂潮,由于當時存在很多的政治流派,不同立場的政界人士針對這首詞看法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些反動派對毛澤東的這首詞進行了曲解,并進行惡意評論以期達到重傷目的,但是接著郭沫若與陳毅都緊隨其后撰文回擊動亂分子的誹謗之言。這次圍繞詠雪詞的政治爭論時間雖然沒有持續(xù)很長,但是直接奠定了毛澤東的詩詞思想導向以及立場,思想文化的戰(zhàn)爭一經開始就很難落下帷幕。
1976年,《詩刊》上公開發(fā)表了毛澤東的詩詞總達18首,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詩作的數(shù)量也在逐漸上升。這些詩作一經發(fā)表就立刻引起了很多文人的關注,這些文人對毛澤東的思想側重點進行分析,撰寫了一些具有鮮明個人色彩的評論與注釋,這些見解大多沒有對詩詞中的辭藻進行分析,而是專門從一些詩句上深度挖掘當時時代背景下毛澤東對革命未來的見解與志向。
在不同的歷史發(fā)展階段,毛澤東會就其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進行詩詞創(chuàng)作,如長征時期創(chuàng)作的《長征》、剛剛參與革命初期的《沁園春·長沙》,每個時期都有反映當時心境的詩詞代表作。
3 毛澤東“新詩”的理論及研究發(fā)展走向
1957年1月,毛澤東致《詩刊》主編臧克家等同志的信中主張,“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舊詩可以寫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并在同臧克家、袁水拍的談話中提出:“新詩,應該精煉,大體整齊,押大致相同的韻?!彼J為,幾十年來,“新詩迄無成功”,“新詩改革最難,至少要五十年”,但“新詩的成績不能低估”。這說明,毛澤東是很關懷新詩的。臧克家認為,毛澤東看到了新詩在前進中經過的種種曲折、回環(huán),在尋找合適的、為廣大人民所樂意接受的路子,即:在內容上要表現(xiàn)時代精神,要反映火熱的現(xiàn)實生活,要為革命、為人民服務。在新詩的形式上,毛澤東意在糾正新詩的散漫——散漫到與散文分不開界限的弊病,也在糾正照搬外國詩歌,以致洋腔洋調喧賓奪主的壞傾向。聯(lián)系毛澤東詩詞.我們可以深刻體會他所提出的詩格、詩味、新詩等理論的深刻內涵;同時.我們也從中感悟到毛澤東詩詞印證并豐富了他的詩詞理論。當然,毛澤東詩詞理論遠不止這些,特別是從他的詩詞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革命現(xiàn)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理論、美學理論、對傳統(tǒng)詩詞格律繼承與發(fā)展的埋論等,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毛澤東思想是從黨內外斗爭中誕生的,不僅與國民黨的主義之爭,也是黨內路線之爭。陳獨秀、王明的認識與毛澤東思想之間的差別是,前者是從外國即莫斯科來到中國的思想,而毛澤東的思想是從中國土地里長出來的,也就是說前者是為蘇聯(lián)服務的,他們以蘇聯(lián)為中心,認為蘇聯(lián)的思想具有“普世價值”。在他們看來,為了蘇聯(lián),犧牲中國也在所不惜。毛澤東認為,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革命做出貢獻的前提是搞好中國革命。
結束語
在對毛澤東的詩詞進行研究時,可以從中獲得很多思想啟示,不同的革命斗爭時期,會有不同風格以及主題的詩詞創(chuàng)作。這些詩詞中有很多可供研究的思想落腳點,這些詩詞中包含的信息以及暗示非常多,不僅直接反映了當時革命斗爭的進程,也間接的反映了時代背景下的總體政治格局。人們通過對這些詩詞著作的研究可以進一步了解毛澤東的個人現(xiàn)實主義思想以及他當時的階級立場,這些詩詞發(fā)表的歷程是我國革命發(fā)展的一個縮影,值得更多的研究學者對其解讀與開發(fā)。
參考文獻
[1]隋東.學習毛澤東詩詞的幾點體會——為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而作[J].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3(z1):16-20.
[2]曹應旺,劉玉輯.長征,毛澤東詩詞創(chuàng)作高峰期[J].共產黨員:河北,2016(29):49-50.
[3]魏薇,劉明東.毛澤東詩詞創(chuàng)譯探析——以《沁園春·長沙》英譯為例[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7,17(3):30-35.
[4]張文木.毛澤東詩詞中的戰(zhàn)略思想[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1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