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育文
(漳州市漳浦縣深土鎮(zhèn)農技站,福建 漳州 363210)
楊梅不僅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兼具經(jīng)濟價值與藥用價值,在我國南方地區(qū)的分布較廣。楊梅是能耐貧瘠的的果樹,所以它在大部分的地塊即能種植,但為了提高楊梅的質量與產量,則需要對楊梅的種植技術加以研究,結合區(qū)域實際情況種植楊梅。
種植地點對任何植物的生長都十分關鍵,要想提高楊梅種植質量,必須科學選擇楊梅種植地點。肥沃的酸性土壤更適合楊梅生長,同時對種植園區(qū)的土壤的保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楊梅在山地、丘陵地區(qū)也可以種植,但是山體的海拔不可以過高。這是因為,當山體海拔過高時,氣壓會比較低,會加速土壤水分的蒸發(fā)。而楊梅在生長過程中對是水分有著嚴格的要求,一旦缺水,會改變楊梅果肉的生長形態(tài),進而影響楊梅的口感。倘若山體海拔過低,則會導致楊梅的糖、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物質含量過低,也會影響楊梅口感。有學者指出,海拔五百米左右的山地是楊梅的種植的理想高度,能夠保證種植出的楊梅果肉多汁、口感佳[1]。倘若山地供水條件不佳,則可以采用挖坑蓄水等方法改善供水條件。如果山地土壤含水量過高,則可以增加有機肥的施肥量,改良土壤,使其更適合楊梅的生長。
除此之外,楊梅對種植園區(qū)的陽光照射條件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選擇種植園地時也要重視坡向這一條件。陽光照射較強、濕度不高的地區(qū)雖然楊梅生長速度較快,口感更甜,但是產量相對較低,而且外觀相對較差。而散射光較多的地點既可以使楊梅成熟早、甜度高,而且可以種植出更多果型大、汁液多、口感佳的果實[2]。鄰近湖泊等水體的地點其氣候條件相對更好,對楊梅的生長十分有利。因此,在選擇楊梅種植地點時要綜合考慮土壤、陽光、水文條件等,盡量選擇海拔適中、散射光較多、鄰近水體的地點。
楊梅種植產量與質量與楊梅的種植種類息息相關,因此必須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楊梅的種類。在選擇楊梅樹苗時,要選擇品種純正、苗干無損傷的樹苗,盡量選擇當?shù)氐牧挤N,這是因為當?shù)氐拿绶N對當?shù)氐臍夂驐l件更能適宜。倘若難以從當?shù)卣业搅挤N,則可以從外地引種,在這一過程中要重視苗種原有地區(qū)與本地區(qū)氣候、土壤、地形的差異,盡量從周邊地區(qū)引進苗種,減少苗種死亡。在引進后,應該小規(guī)模試種,倘若苗種能夠較好的適應本地區(qū)環(huán)境,存活率較高,可以大規(guī)模種植。引種的過程中,盡量選擇在陰天、無風的天氣時起苗,進一步保證運輸途中苗木的含水量。如果不得不遠距離運輸,則應該做好相關措施,例如使用黃泥漿、稻草保護根部,并在運輸車輛上鋪設防水布,減少長距離運輸中苗木水分蒸發(fā),同時保持苗木根部干燥。
第一,土壤管理技術。良好的土壤條件是保證楊梅種植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加大對土壤管理技術的研究。栽種苗木后,需要定期檢查苗木種植區(qū)域的土壤情況,倘若苗木根部的土壤松動,則應該及時踏實、加土。對于幼齡期的樹苗可以不定期除草,每年大約4次左右。對于成齡期的樹木則需要定期除草,還需要進行翻耕。除此之外,還可以讓楊梅與其他作物間作,合理選擇間作作物,例如有的地區(qū)將楊梅與柑桔、綠豆間作,不僅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氣候條件、增加產量,而且可以減少成本,提高生物多樣性。
第二,水肥管理。栽種苗木后,在定植時應該施加長效化肥,若苗木未死亡,則施加速效性化肥,促進苗木生長。之后,還需要關注苗木生長期間的營養(yǎng)需求,合理施加果肥,提升果實的口感與質量。在干旱天氣,需要保證土壤的含水量,可以選擇薄膜覆蓋、淺耕等方式減少水分的蒸發(fā),避免苗木因缺水而死亡。
第三,修剪管理。在苗木定植成活后,將主干頂梢剪除,發(fā)芽后,將下面的芽全部抹除,使養(yǎng)分集中。一般情況下,楊梅樹樹冠不宜過高,便于更好地進行平時養(yǎng)護噴藥、果實采摘等工作,同時也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避免埋下安全隱患,還可以提高楊梅產量和質量。在修剪楊梅幼樹樹冠時,可以采用“多主枝開心型”辦法,當樹高約70厘米時,留存樹高約45厘米,將其作為高定干[3]。一段時間后,結合楊梅樹的選擇生長狀態(tài),選擇主枝,并選留少量枝條作為副主枝。倘若楊梅樹冠比較年長、樹冠過,則可以從基部切除樹冠中間大枝,提高楊梅種植質量與產量。在采摘果實后,還需要對采摘過程中產生的落葉技術清掃,將落葉掩埋處理。
現(xiàn)階段,楊梅病蟲害防治多以化學農藥防治的形式為主,這一方式會使卷葉蛾等病害蟲產生抗藥性,長期治理效果不理想;同時,盲目使用農藥會嚴重破壞當?shù)氐纳鷳B(tài)系統(tǒng),破壞地區(qū)生態(tài)平衡,不利于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需要改變思路,改變傳統(tǒng)化學農藥防治的方式,學習國內外的新理念、新技術,盡量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若病蟲害較為嚴重、病害蟲數(shù)量較多時,需要合理使用化學藥劑,可以聯(lián)合使用80%代森鋅600倍與10%吡蟲啉1 000倍殺死病害蟲,同時對楊梅果實質量的影響較小。除此之外,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文件要求,采摘果品前一個月左右禁止噴灑農藥,確保楊梅果實食用的安全性。
楊梅酸甜可口,其中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果酸還能起到消炎抑菌、美容減肥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藥用與經(jīng)濟價值,受到了眾多消費者與農業(yè)生產者的喜愛。在種植楊梅過程中,必須要合理選擇種植區(qū)域與苗種,掌握有效的管理技術,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楊梅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