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翼林
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兩個小同志不知道為什么,也端著碗不往嘴邊送。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疙瘩。他說:“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們就走不出這草地。同志們,為了革命,你們必須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這句話是嚴厲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節(jié)選自《金色的魚鉤》)
我先說
“我”知道魚的來之不易,而且看到老班長把僅有的一點兒東西都給了三個病號吃,他自己卻拿草根、樹皮、魚骨充饑,所以“我”的內(nèi)心感到極為沉重,不愿意接受老班長讓我們喝魚湯的“命令”。此時,老班長的神態(tài)、命令看似嚴厲,實則體現(xiàn)了他對小戰(zhàn)士們的殷切關懷,也突出了“我”對老班長的無比敬佩之情。
該你了
陳賡不由分說,立即將挎包從身上取了下來,那里面裝著他忍著饑餓省下的小半袋青稞炒面。他連忙將手伸進去,打算抓一些炒面讓眼前的小戰(zhàn)士充饑。
不料,先前還踉踉蹌蹌的小戰(zhàn)士居然機敏地往后一閃,又在原地蹦跳了幾下,然后將肩上的挎包變戲法似的往陳賡眼前一晃,調(diào)皮地說:“別看你是首長,我的炒面比你的還多呢?!?/p>
(節(jié)選自《倔強的小紅軍》)
小小提示
長征途中,糧食是最為寶貴的物質(zhì),紅軍首長寧愿自己挨餓,也要精心照顧小戰(zhàn)士。那么,這個故事中的陳賡和小紅軍戰(zhàn)士又分別是怎么做的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