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青舒
盡管電影院里的青春電影排得滿滿當當,但是認真回憶起來,橙月覺得沒有多少人十七歲的時候,真的在戀愛。至少,在她和閨蜜的十七歲里,可干的事情很多,唯獨戀愛不在考慮范圍之內(nèi)。
她甚至戲謔過,如果天底下有一個“不談戀愛代表團”,她們可以去做首席代表,為那些坐在青春片電影場里無動于衷的女同學們慷慨激昂地發(fā)個言。
發(fā)言主題就叫作“我們十七歲的時候,為什么不戀愛”。
橙月不戀愛是因為她乖,這件事全世界都知道。雨霏揣測過,橙月學習的強度之大,可能已經(jīng)影響到她個人的審美能力:有人見過十七歲的少女桌面上貼著愛因斯坦的照片嗎?三年(1)班的同學們都見過。楚橙月同學的桌面上,定期更換一系列知名物理學家的半身照,雖然她自己表示,她個人最喜歡的還是愛因斯坦。
橙月是比較罕見的癡迷數(shù)理化的女生,熱愛天體物理學,對于現(xiàn)實中的繁難瑣事和普通人類的七情六欲,很難具有同等的感知力。她曾經(jīng)和隔壁班上最好看的男孩子一起去北京參加了一場學術競賽,回來之后容光煥發(fā)地拉住雨霏:“我有話要跟你講!”
雨霏一愣,以為千年鐵樹一朝開花,正襟危坐,表示愿聞其詳。
“我確定了我的Dream school(夢想院校)!”
“天體物理學特別迷人!”
當天上的一顆繁星在你眼里比隔壁男孩子的英俊側臉更迷人的時候,大概戀愛真的不是什么完美的選項。
但是雨霏嘲笑橙月的時候,其實也并沒有多少底氣。她是某個樂團主唱的資深粉絲,楚橙月在資料冊里貼滿天體物理學的星體剪報時,雨霏在桌肚里小心地搗鼓新買的愛豆周邊。她列舉自己深陷狂熱的理由:“愛豆聲音好聽!作品優(yōu)秀!人品值得!有愛豆追為什么要戀愛!”
偶像是萬能的,他們自帶光環(huán),會在溫柔得一塌糊涂的BGM里走向每一個少女的夢境。他們負責修補生活的瑕疵,把現(xiàn)實里的一地雞毛統(tǒng)統(tǒng)掃出宇宙,用個人魅力,為少女心描摹出一個純粹美好的青春期。
高三末期壓抑的氣氛里,雨霏自稱每天全靠耳機里愛豆的聲線支撐起繼續(xù)備戰(zhàn)高考的勇氣,還在某個晚自習里有預謀地組織了一場越獄——拉著橙月去了愛豆的十周年演唱會。那天下著小雨,兩個女孩子披著透明雨衣,在萬人空巷的演唱會現(xiàn)場揮舞著熒光棒,尖叫聲和笑聲混合在一起,在后來的回憶里模糊成傷感的一團。十周年的紀念和陪伴,走過的風雨凝結成很珍貴的琥珀,牢牢地鑲嵌在雨霏的青春期里。
戀愛有什么好呢?十七歲的雨霏倔強地想,她喜歡的那個少年全世界最好,而此刻他正意氣風發(fā)地站在聚光燈下,瞳孔深邃明亮。人生圓滿至此,夫復何求。
她們就這樣度過了短暫的青春期,并且不覺得遺憾。對于橙月來說,最后去了夢想的院校這件事,比起畢業(yè)的時候隔壁班那個男孩子的告白更令她暈眩。而雨霏則帶著那個主唱的歌聲,踏進了大學的校園,后來的后來,她憑借這歌聲在校園的歌手大賽里,尋到一雙同樣深邃清亮的眼睛。
周末,橙月約了雨霏逛街,逛累了她們坐進電影院,看了一場關于年少愛戀的電影。錯過和相逢都太巧妙,概率小得用橙月的話來說,“像是走在熙攘的外灘街頭被小行星砸中”。
她們十七歲的時候是真的不想戀愛,總覺得做好那個完整的自己,剩下的都會水到渠成。有什么比追求自己本就熱愛的東西更幸福呢?橙月想不出。
“我們十七歲的時候為什么不戀愛?”雨霏湊過來問橙月。
“因為我們先學會愛自己,然后才去愛別人?!?/p>
編輯/李鵬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