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卿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制抄襲行為。
真話,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真情,讓學生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真心,讓學生有心脈的共振,有心律的共舞。當生活中的“真”觸動孩子們的“心”時,他們的“真話、實話、心里話”便如同清泉,汩汩而出……
一、寫真話
千里冰封的北國風光,婀娜多姿的南國春色,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高聳入云的三山五岳……這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這壯麗多姿的祖國山河,不但能給學生美的享受,而且還能激起他們欣賞美、表達美的愿望。
為了使學生不再局限于狹小的校園環(huán)境中,作文時閉門造車,教師要盡量引領(lǐng)孩子們?nèi)ァ翱词澜纭?,讓他們親近自然,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對于高年級的同學,教師每個學期至少要組織開展一次春游或秋游的活動;或者結(jié)合寫作訓練,帶領(lǐng)學生參觀本地那些較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例如:春天里,溫暖的陽光柔和地灑向大地,于是,我們帶領(lǐng)學生到草地上放風箏,到田野里找春天;初夏時節(jié),“小荷才露尖尖角”,于是,我們帶領(lǐng)學生到美麗的小河邊,來一次有趣的“野炊”,一邊欣賞著優(yōu)美的山水景色,一邊學習野外炊事的知識本領(lǐng),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精神;秋風乍起,我們帶領(lǐng)學生到山坡上,捕捉在林間飛舞的落葉,采集草叢中的昆蟲標本……在這樣一次次親近自然、接觸自然的活動中,學生的身心得到了徹底的解放,對周圍的事物感到新鮮而有趣,以至于活動過后仍常常見他們?nèi)宄扇旱鼐奂谝黄鹂鞓返卣務撝?,和別人分享著自己的愉快之旅。
事實證明,有了這一次次內(nèi)容豐富的活動,學生在不斷地觀察、思考、運用語言和表達情感的實踐中,寫作自然也就成了他們描述自然風光、傾吐內(nèi)心感受的一種需要和愿望。
二、訴真情
多彩的社會生活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我們要積極地走進社會生活、感受社會生活,以便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
生活如此多嬌,其中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細細體味的閃光點,但這些,一不留神就會稍縱即逝。因此,教會學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亮點”便是寫作的關(guān)鍵。我們可以這樣做:在學生中組織并成立若干個“記者組”,每組“小記者”均合用一本采訪本,同一組的同學輪流“值勤”。但要提醒大家:值勤時要負責調(diào)查和了解社會上當天發(fā)生的好人好事、新人新事、奇人奇事……看來的、聽來的,都可以寫進“采訪本”里。對于優(yōu)秀的或特別有意義的“報道”,可以刊登到班級的黑板報上,或者送交“紅領(lǐng)巾廣播電臺”,供學校選播。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擁有了一雙慧眼,能及時、準確地抓住生活中的閃光點,并使它們成為自己寫作時信手就可拈來的好素材。
三、表真心
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多數(shù)是用于各科的學習。作文訓練同各科教學都有著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各門學科都可以為學生提供寫作的素材。勞動課,學生“動手制作,介紹作品”這便是作文;體育課,學生“積極鍛煉,快樂游戲”這也是作文;美術(shù)課,學生“細心臨摹,精心上色”這同樣是作文……只要學生將自己在這些課上的感受真實地記錄下來,我們便可以說它們是“真”作文。
課余時,在校園的某個角落,踐踏綠色草坪、浪費水電、在走廊追逐嬉戲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針對這些現(xiàn)狀,教師抓住時機,讓學生進行作文小練筆,向?qū)W生征集“公益用語”。于是“小草需要休息,請不要打擾她!”“請把我們的‘生命資源留??!”“腳步匆匆,走廊窄窄,請放慢您的步子”……這樣精妙的語句出現(xiàn)在學生的筆下,學生有了這樣成功的體驗,自然會在心底里歡呼:原來寫作如此簡單而又如此快樂!
總之,我們的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