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長征
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下新生事物——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進行滅火探討,從規(guī)劃布局、功能設置、火災隱患等方面介紹了大型城市綜合體的建筑特點,從火勢蔓延、人員疏散救助、排煙降毒、易倒塌、內攻近戰(zhàn)滅火五個方面介紹了大型城市綜合體的火災特點,從加強第一出動、發(fā)揮單位內部消防力量、實施內部疏散救人、第一時間實施火場排煙、科學內攻五個方面介紹了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撲救措施,從救人途徑的選擇、登高平臺消防車的使用注意事項、把握信息發(fā)布的主動權三個方面說明了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撲救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消防 大型城市綜合體 火災特點 戰(zhàn)斗措施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1(b)-0167-03
大型城市綜合體是指占地面積大,總體建筑面積大,集商業(yè)、娛樂、賓館、餐飲和住宅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大型建筑體或建筑群,其各功能之間建立了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是隨著商業(yè)經營模式的演變與發(fā)展而逐漸形成的現(xiàn)代服務業(yè)模式。近年來,全國各地城市綜合體項目規(guī)劃建設越來越普遍,成為新的“城中城”。
1 大型城市綜合體特點
大型城市綜合體的顯著特點是面積大,體積大,功能多,內部四通八達。
1.1 規(guī)劃布局規(guī)模宏大
大型城市綜合體匹配現(xiàn)有城市建設規(guī)模、文化背景,具備現(xiàn)代化城市的全部功能。此外,大型城市綜合體與現(xiàn)代化交通干道相聯(lián)系,室外和室內空間巨大。部分大型城市綜合體通過地下層、地下夾層、天橋的有機結合,將建筑群體的地下或地上交通和公共空間貫穿起來,形成通道樹型交通體系,造就了城市綜合體超大空間跨度的特點。
1.2 功能設置復雜繁多
城市綜合體的定義決定了其具備商業(yè)、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交通等3種以上的功能。以淄博萬象匯為例,其項目總體量達24萬,店鋪數(shù)量達到250余家,是集購物、娛樂、休閑、餐飲于一體的一站式家庭體驗購物中心。淄博萬象匯將聯(lián)動高檔酒店、高端住宅、5A寫字樓以及高層公寓四大板塊,將大型城市綜合體的商業(yè)聚合效應發(fā)揮到極致。
1.3 大量存在的火災隱患
大型城市綜合體由于多種原因,往往會存在以下火災隱患因素。
(1)大型城市綜合體人員消防安全素質參差不齊,給火災隱患的不斷生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
(2)大型城市綜合體內部有些單位擅自降低性能化設計所提出的標準,擅自改變原設計的限定條件,如在嚴格限定火災荷載和煙氣區(qū)域擺放沙發(fā)、商品等易燃可燃物,在禁止火電源區(qū)域使用電氣設備和明火。
(3)大型城市綜合體單位在擴大的門廳區(qū)域擺放柜臺和經營攤位,將原本限定的非功能區(qū)變成功能區(qū)。
(4)大型城市綜合體部分區(qū)域將穿越建筑的消防車通道兩側封閉,變成經營區(qū)。
(5)大型綜合體中各場所運營時間不同步,會導致借用或共用通道無法全天時通暢。
2 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特點
2.1 火勢蔓延迅速、易造成立體燃燒
大型城市綜合體建筑空間跨度大,營業(yè)面積廣,大部分內部都有自動扶梯、共享中庭、敞開樓梯間等開口部位,給防火分隔帶來困難,同時,建筑內電梯井、通風管道井、電纜井等管道井多、分布廣,易導致大面積、立體性燃燒,造成火災迅速蔓延擴大。
2.2 人員疏散救助困難、易造成人員傷亡
在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事故中影響救援人員行動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因素如下。
(1)在火災現(xiàn)場,被困人員由于受煙霧擴散、疏散路徑不熟悉、疏散距離長以及人員擁擠等因素的影響,疏散困難、人員救助困難。
(2)救援人員的進攻通道由于與疏散人員相反,也會引起擁擠,影響疏散。
(3)當救人、疏散、滅火同步進行時,相互干擾大。
(4)許多建筑外墻窗口被封堵,外圍由于地勢、地下管道等原因導致無法支撐登高車輛,導致登高車救人有很大的局限性。
2.3 排煙降毒困難、增加處置難度
由于大型城市綜合體建筑外墻大多全封閉,室內全部采用機械排煙,如果原設計的機械排煙設施不完好或排煙效果不好,很難采取有效從外部排煙的措施。目前,即使國內最大的正負壓排煙消防車在進行建筑內部排煙時也必須采用負壓,吸煙管道在負壓狀態(tài)下遇到拐彎容易吸癟,難以取得較好的排煙效果。
2.4 整體或局部易倒塌、易造成內攻官兵傷亡
大型城市綜合體建筑跨度大、縱深長,在長時間高溫的作用下,建筑易整體或局部倒塌,造成官兵傷亡,給現(xiàn)場指揮員的組織指揮決策,特別是內攻決心的下達造成極大困難。建筑的坍塌給各級指戰(zhàn)員的內心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使各級指揮員面對此類火災時,果斷組織指揮決策困難,造成現(xiàn)場指揮決策“猶而不決、決而不堅”;同時也給一線官兵心理帶來巨大挑戰(zhàn),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火災撲救進程,增大了建筑倒塌及官兵內攻的風險。
2.5 內攻近戰(zhàn)滅火困難、滅火救援時間長
大型城市綜合體發(fā)生火災,一旦火災初始單位人員無法撲滅,造成火勢迅速擴大蔓延,當撲救力量到場時,火勢往往呈猛烈燃燒態(tài)勢。受高溫、濃煙和熱輻射及能見度的影響,消防官兵內攻滅火極為困難,不能形成有效的堵截防控。
3 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撲救措施
3.1 加強第一出動、及時調集增援力量
消防指揮中心接到大型大型城市綜合體發(fā)生火災的報警后,一定要按照“五個第一”要求,在第一時間內調集足夠警力和有效裝備到場??傟犞笓]員到場后,應當根據火場的實際情況和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的特點,啟動跨區(qū)域增援力量調集方案,調集鄰近支隊增援,并形成獨立的作戰(zhàn)體系,充分發(fā)揮精干力量的攻堅作用。
2009年某市商場大廈A座發(fā)生火災,119指揮中心在第一時間內調集5個中隊、34輛消防車、113名官兵趕赴現(xiàn)場進行撲救,及時啟動社會應急聯(lián)動機制,總、支隊全勤指揮部隨警出動,抓住了打贏致勝先機。endprint
3.2 發(fā)揮單位內部消防力量,將火災控制在初期階段
中隊在開展熟悉器材和實戰(zhàn)演練的同時,要加強同專職消防隊的聯(lián)系,定期組織專職隊員來隊輪訓,在對初起火災的撲救、固定消防設施的運用、人員的疏散等方面加強指導,以便一旦大型城市綜合體發(fā)生火災,單位內部人員在及時報警的同時,能組織專職消防隊員進行人員疏散和初起火災撲救。
2010年某酒店發(fā)生火災,29輛消防車、230名官兵經過1小時30分鐘把大火徹底撲滅。在這起火災處置中,第一時間到場的大隊指揮員首先進入消防控制室了解火情,要求值班人員立即啟動消防泵及防排煙系統(tǒng),利用火災應急廣播系統(tǒng)通知樓內人員疏散撤離,協(xié)同組織疏散人員,大大提高了作戰(zhàn)效能。
3.3 實施內部疏散救人,救人滅火同步進行
大型城市綜合體營業(yè)期間不僅自身聚集了大量人員,而且建筑的其它部位也集聚很多人員。大型城市綜合體一旦發(fā)生火災,人們由于恐慌心理將造成混亂,擁擠和亂喊亂叫會嚴重阻礙他們的自救逃生,大量的人員在短時間內很難疏散和營救出去。因此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堵截控制火勢,縮小燃燒范圍,及時設置水槍陣地,并組織救援小組在水槍掩護下營救被困人員。
2000年某市城隍廟市場發(fā)生特大火災,在到場的首戰(zhàn)力量中,指揮員組織精干力量組成搶救突擊隊,在水槍的掩護下架設9m拉梯順利營救出了值班人員,同時利用水槍控制火勢的蔓延,整場作戰(zhàn)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4 第一時間實施火場排煙,為疏散營救被困人員創(chuàng)造條件
為了增加疏散救人現(xiàn)場的能見度,減少高溫煙氣對被困人員及滅火救援人員的危害,有效地控制火勢蔓延,提高滅火救援效率,可針對煙氣擴散情況采取有效的排煙措施。如利用自動或手動排煙機械、加壓送風、空調系統(tǒng)等固定排煙設施,建筑物本身的排煙豎井、管道或普通電梯間等自然排煙設施,利用噴霧水槍進行噴霧水排煙,排煙風機、排煙車、鼓風機等移動排煙設備進行排煙,為救人滅火創(chuàng)造條件。
2011年某百貨大樓發(fā)生火災,消防官兵共搶救被困人員16人,組織疏散群眾2000余人。在火災撲救過程中,通過對建筑4至6層疏散樓梯間設置排煙陣地,為內攻搜救、滅火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確保了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3.5 科學內攻,全力消滅火勢
內攻時機成熟后,首先要組織建筑結構專家對建筑主體進行安全評估,確認建筑是否存在倒塌的危險性。內攻時,要配戴導向繩,指揮員在前,內攻人員不能集中,在水驅動排煙機的掩護下,依托承重梁柱進攻;同時,內攻滅火時不使用的水槍要及時撤出,提高使用效率。
2011年某國際大廈發(fā)生火災,首戰(zhàn)力量到場后,指揮員采取“內攻為主,輔以外攻”的戰(zhàn)術方法,經過7個小時大火被徹底撲滅,無一人傷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火災損失。整場戰(zhàn)斗現(xiàn)場指揮員抓住了火場的主要方面,冷靜分析、科學決策,采取了正確的戰(zhàn)術方法,及時調整作戰(zhàn)部署,確保了戰(zhàn)斗行動的高效開展。
4 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撲救注意事項
4.1 選擇正確的救人途徑
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中的疏散救人行動中,應該堅持“救人為主,救人與滅火同步進行”的原則,關鍵在于“準確”、“迅速”。針對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應根據現(xiàn)場情況的不同選擇正確的救人途徑。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中救人的主要方法如下。
(1)采取自救的方法,通過消防廣播引導被困人員沿防煙樓梯逃生。
(2)救援小組進入建筑進行人員搜救過程中,在逃生通道受火勢或煙霧威脅時,救援小組應使用開花水槍進行排煙驅火,開辟救生通道。
(3)利用救生氣墊營救所處位置10m以下的被困人員,更高處的被困人員可以利用舉高消防車及其它登高設備(如擦窗機)進行營救。
(4)利用救生軟梯、救生繩、緩降繩、折疊式掛鉤梯等設備將被困人員救生至安全樓層(著火層下層)。
(5)利用直升飛機救助高層建筑屋頂上的被困人員。
4.2 注意登高平臺消防車的使用事項
大型城市綜合體發(fā)生火災后,無論是救人還是滅火,舉高車都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舉高消防車尤其是登高平臺消防車,受玻璃幕墻、廣告牌、架空管線、路燈、地下管線等因素的影響,在此類火災事故處置中有著很大的局限性,若不考慮實際因素而盲目使用舉高消防車,可能會造成其他事故。
4.2.1 注意玻璃幕墻對登高面的危險性
大型城市綜合體的玻璃幕墻多采用全封閉式,利用登高平臺消防車高空破拆玻璃幕墻難度大,并且玻璃幕墻的破裂,易造成轟燃或加速火勢蔓延,因而在登高立面不宜設置大面積玻璃幕墻。
4.2.2 注意廣告牌對登高平臺消防車的阻礙
大部分城市綜合體在登高面和沿登高面的屋頂側設置大面積廣告牌,這無疑為登高車設置了一道屏障,影響利用登高平臺消防車疏散救和火災撲救。
4.2.3 注意空中障礙物和地面、地下設施
大型城市綜合體周圍一般都存在架空管線、高大樹木、花壇水池、路燈地下車庫和人防工程出入口等障礙物,這些障礙物嚴重影響了登高平臺消防車的支腿跨距。
4.3 把握信息發(fā)布的主動權,避免輿論惡意炒作
4.3.1 加強現(xiàn)場警戒,合理布置現(xiàn)場警戒人員
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中,第一到場的消防力量沒有足夠的警力對圍觀群眾進行疏散和現(xiàn)場警戒,此時就需要與第一時間到場的派出所、交警等部門協(xié)助現(xiàn)場圍觀群眾的疏散和現(xiàn)場警戒區(qū)域的劃分。
4.3.2 加強網絡輿情監(jiān)控,強化輿情動態(tài)跟蹤
在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發(fā)生后,消防部隊除了事故現(xiàn)場的滅火救援任務外,還應立即在后方啟動輿情處置預案。在平時成立由指揮中心、宣傳科和各大、中隊兼職通信崗位干部構成的輿情處置隊伍,建立輿情處置預案,在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發(fā)生后,輿情處置隊伍要及時加強動態(tài)跟蹤,匯集和分析輿情特點,準確把握輿論走向。
4.3.3 快速發(fā)布信息,增強輿論的引導力
倘若大型城市綜合體火災引起造謠者散播人員傷亡不實的謠言,作為火災事故處置的消防部隊有責任平息謠言,避免損壞消防部隊的形象。這就需要消防部隊在輿情危機發(fā)生后的第一時間介入處置工作,參與決策過程,根據事件的性質、趨勢和媒體的關注點,在第一時間發(fā)布權威聲音,最大限度地擠壓不實報道、惡意炒作的空間,掌握輿論的主動權。
參考文獻
[1] 昌新文.大型城市綜合體的消防問題及對策探討[EB/OL].http://www.xf.ga/html/news/201402/26/20140226103304899lcx.aspx2014-2-26.
[2] 王均亮.對城市綜合體建筑消防規(guī)劃設計的幾點思考[EB/OL].http://10.178.45.8/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093 2013-5-16.
[3] 公安部消防局.滅火救援典型戰(zhàn)例評析[M].公安消防部隊昆明指揮學校,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