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
6月20日 晴
在別人眼里“留守兒童”可能是一個很奇怪、甚至被嘲笑的一個弱勢群體,而我和弟弟就屬于其中的一員,因為家庭的關系,我們被迫成了留守兒童。剛開始來這個學校的時候很膽怯、很排斥,除了要自己獨立生活,還要承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這對于一個十一歲的孩子來說,不僅僅意味著心理上的早熟,而是缺失了一種別的同齡孩子所擁有的東西——快樂。
我不記得這種心理持續(xù)了多久,但我深刻地記得來自學校老師同學還有社會愛心人士的一次次關愛和幫助,是他們讓我走出了心里的陰影,也讓沉默寡言的弟弟展露出了笑容,變得開朗起來。我們和學校的老師、同學們一起看書、玩游戲、做活動等等。也許在學校的時光才是我最快樂的生活,我有了朋友,能夠一起分享心情,也有了動力,要好好學習才能改變命運。
我長大了,再過不久我就是一名中學生,我會做一個快樂的留守兒童。
山西省呂梁市嵐縣上明中心學校六年級
指導老師:李文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