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小剛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然而,對于一座名不見經(jīng)傳偏又一派欣欣向榮的博物館而言,我卻要說,開放與抱誠則是其發(fā)展與潛力的源泉。
這里的開放是指經(jīng)營者的心態(tài)。
你看,億昌博物館的面積并不算大,卻被各式陳列物塞得嚴嚴實實。琳瑯的酒器,嶙峋的怪石,繽紛的木器,沉甸甸的獎杯,別具風格,厚重氣息盎然,且不說那頗有年代感的歷史文化讀本了。
種類的繁多象征著心態(tài)的開放。雜糅并不章亂,偏全亦不累贅。館外烈日炎炎,館內(nèi)觀者頓覺清爽,連氣象也讓人記住了億昌博物館的獨樹一幟。
一份抱誠,最能打動人。這里,又何嘗不如此。
你再看,剛進大門,呈現(xiàn)的并不是那種“循循善誘”“套路繁瑣”的迎賓通道,撲面而來就是引領整座博物館主題的酒文化展館,讓人舉目四望,應接不暇。這就好比你去熱情好客的主人家去做客,用不著客套寒暄,用不著繁文縟節(jié),主人二話不說,卻將自家待客貴物如數(shù)家珍一般傾囊而出,留給你的只有滿滿的感動。
從一座博物館的陳列,便能體現(xiàn)出鄂爾多斯人的熱情豪爽與滿腔赤誠。來自四面八方的館藏品,歷經(jīng)成百上千次的傳遞與傳承,浸透著使用者、愛好者、收集者、饋贈者的思緒和汗水,因一份“億昌緣”,集結(jié)于此,好似前世的宿命一般,看似彼此毫無關系,卻因一縷情愫,些許巧合,又緊密相連,相依相伴,發(fā)揮著這方厚土歷史與文化的光和熱,將感觸和鼓舞拋給觀者。一件件陳列品,滿載著“億昌”熱血,孕育了一地文化。
億昌博物館,館如其名。億萬收藏品召示其繁榮與昌盛。如果說“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是這片土地自然曼妙的垂愛,那么億昌,便潤色了整座城市的古樸與穩(wěn)重,獨惹一份癡迷與流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