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層巒疊嶂的太行山呆久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不禁令人神往。
七月是草長水美、牛肥馬壯羊上膘的季節(jié)。天空格外的藍,云格外的白,一望無際的草原映襯在藍天白云下,格外的神清氣爽!鄂爾多斯億昌博物館之旅讓我揭開了草原神秘而美麗的面紗,同時也是一次奇妙而厚重的心靈之旅。
鄂爾多斯,在蒙語里是“眾多宮殿”的意思,它位于內蒙古西南部,地處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交錯帶,中國古代最長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節(jié)點。它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所在地,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是草原文化的源頭。從大窯文化為代表的舊石器時代到各民族遷徙、征伐,從西漢“昭君出塞”到歷朝歷代的榷場、互市……遙遠的鐫刻在中國早期草原文化形成與發(fā)展進程中的漫長歲月里。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各時期的發(fā)展史以及他們與中原文化長期碰撞交融的歷史,形成了草原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獨特人文精神。這些文化,被鄂爾多斯東勝的博物館詮釋出來了。
在鄂爾多斯東勝民間的幾個私家收藏館中,億昌博物館的名號最響。它集老東勝文化、酒文化、紅色文化、錢幣文化、陶器文化、木器文化、奇石文化于一身,是首家以東勝百年滄桑歷史為主題的老城文化博物館。它遠離鬧市,像一顆散發(fā)著沉香的耀眼的明珠,掩映在一片郁郁蔥蔥的綠色之中。
億昌博物館的館名題款是國畫大師黃永玉先生的手筆,拙樸、厚重,文化氣息濃郁。這座私人博物館,上下四層,藏品之多之精,令人震撼。一層是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價值不菲的各類名酒收藏,一入展廳酒香便撲面而來,讓人真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熱情豪爽的好客之道。二至四層陳列有造型新穎奇特的酒瓶、老東勝人的生活用品和古玩、各類紅色藏品及幣類、陶器、木雕、石雕石刻、名人書畫等。從一個小巧的鼻煙壺到精美絕倫的酒瓶、石雕,無不體現(xiàn)出收藏者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億昌博物館中,最豐富、最具特色也最吸引人眼球的當屬酒瓶收藏。它融酒史、酒藝、瓷藝、陶藝、玻藝、繪畫、詩詞、書法、民間故事、民風民俗為一體,濃縮了一個民族的風貌,折射出秦風漢韻的歷史積淀、中華源遠流長的酒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億昌博物館的酒器展廳藏品以奇巧、精美的造型取勝,成系列主題收藏是它最突出的特色。博物館里展示有上萬件造型各異、圖案豐富的酒瓶。大氣典雅的國瓷青花酒瓶、古色古香的紫砂陶罐、七彩粉呈的彩瓷釉……驚艷撩人的旗袍美女、風姿綽約的金陵十二釵、孔雀開屏、十二生肖、京劇臉譜、仕女、琵琶、花鳥、編鐘、帆船、奔馬、金剛葫蘆娃、軍事系列、水滸西游人物系列、八仙人物系列、歷史名人系列、八大名酒系列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種特制紀念酒酒瓶和眾多的詩畫書法酒瓶……千姿百態(tài)、色彩繽紛,工藝精湛,讓人大開眼界。華夏文化之燦爛光華,在億昌的酒器中淋漓盡顯!
穿梭在多姿多彩的酒器藝術長廊中,那些關于酒的詩詞佳句穿越光陰的塵埃席卷而來?!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薄奥浠ㄌけM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豪邁與無奈;“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薄叭松靡忭毐M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薄案糇豌^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钡娜松鷽r味;“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紅泥小火爐,綠蟻新醅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繾綣和凄涼……一曲曲如歌如訴,如影似幻,猶在畫中。
酒瓶是一種特殊的工藝品,在酒瓶上銘詩文、繪書畫,尤具品味。億昌的酒瓶收藏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書刻詩畫者有之,最為奇特的是“舍得”酒竟然在其瓶身上銘詩110字,“詩酒聯(lián)袂生,詞曲共一爐。無事酒興起,人盡自看月。酒是忘憂物,靈肉自穿越。歡伯常呼我,白墮自愉悅。光陰似過客,飲者且自得。酒箴是舍得,人生大秘密。天地為一朝,萬古似須臾……”道出了酒文化的真諦,令人感慨不已。
億昌博物館的酒器收藏精妙絕綸、嘆為觀止。然而,最具歷史韻味、最打動人心的則是那些東勝老城記憶系列藏品。
老東勝展廳的藏品,展示了東勝百年歷史的滄桑變化。色澤斑駁的生產(chǎn)生活用具,風格迥異的刺繡、銀飾和頭冠,陳舊泛黃的圖書、特殊年代票證,浸染了光陰的老照片,一個個老式的發(fā)報機、手搖電話和電影放映機,簡陋的醫(yī)療器械、步槍、戰(zhàn)刀和彈殼……讓我們又回到了那些烽火連天的歲月。東勝老城的歷史記憶靜靜埋藏在這些被館藏者悉心尋覓、珍藏的老物件里,向人們訴說著一座城市的如煙過往。
億昌紅色收藏,有毛澤東語錄、詩詞以及文革時期的報紙、版畫、書籍、像章、瓷像、油畫等。多年后再次目睹這些塵封已久的童年印記,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如火如荼的時代。幣類收藏,從夏商周起源到現(xiàn)代錢幣、錢幣文化的發(fā)展脈絡及世界各地錢幣、紀念鈔、紀念幣等,為錢幣研究提供了鮮活的實物參考。透過小小的錢幣之窗,小城的興衰巨變如現(xiàn)眼前。
東勝老城記憶,還鐫刻在那些陶瓷、石器和木器的藏品中。陶瓷藏品有漢代的牛馬羊小陶俑、陶壺、陶盒、陶罐以及各類日用名瓷,豐富多姿,動靜皆宜,鮮活如昨。唐代陶制“黃釉糧倉”,底足穩(wěn)健、腹部圓隆,頂蓋似塔座聳立,器型獨特、端莊典雅,堪為中蒙文化有機融合的經(jīng)典之作。從簡單質樸的粗陶到造型美觀的彩釉陶,無不閃現(xiàn)著先民智慧的光芒。
不僅陶器,東勝的木器也風韻獨具。各年代的木器、木雕等木制品,多雕刻有民族風濃郁的特色圖案。有寓意吉祥的獅子木雕和其他神獸木雕、朱紅色的組合收納柜、烏黑的多層鞋柜、鏡架和工藝品置物架,材質多為梨花木和紫檀木,質地堅硬、紋路美觀。老舊的黃銅固片、鎖扣,在紫紅色的木器映襯下,透出歲月沉甸甸的質感。
除了這些制作精美的陶瓷、木器,這里還陳列著遠古的石刀、石錘、石斧、石錐等。各種奇石、石雕、珍稀礦石等藏品陳列在地上、架上、柜子里。水晶瑪瑙、翡翠珊瑚、壽山石雕、緬甸樹化玉、大漠風凌石、巴西沙漠玫瑰……鬼斧神工般的活生生的風物,仿佛一個個風情萬種的女子穿越而來,沉淀了歲月,驚艷了時光!
徜徉在億昌博物館內,猶如穿梭于蒙漢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爸販貣|勝舊時光之妙,放萬里胸襟,上可演乾坤之大,下可繹人心之微?!币患衔锛?,勾勒出百年東勝的風土人情、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濟文化時事的興衰榮辱。置身其間,仿佛駐足在老東勝的街頭巷尾,細細品味小城人家的柴米油鹽、浮世清歡……
“百載煙云聚古巷,一城風雨話滄桑?!币蛔┪镳^,跳動著一座城市的脈搏和靈魂。億昌博物館,猶如一架插著翅膀的時光機,引領我們自由飛翔在草原歷史的天空中,觸摸一個民族最初的疼痛與成長,聆聽一個馬背上崛起的民族、一個彪悍的蒙古帝國的大漠狼煙、細水長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