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琦 秦玉昌 李軍國,3* 李 俊 牛力斌 于治芹
(1.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北京 100193;3.農(nóng)業(yè)部飼料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81)
粉碎是蛋雞飼料加工的重要工段,玉米在飼糧中占60%左右,占比很大,對玉米進行粉碎處理,使飼糧易于消化和吸收,可提高蛋雞對飼糧營養(yǎng)的利用率,促進其生長以及降低消化道疾病[1-4]。蛋雞采食量與飼糧的粉碎粒度有關,許多研究表明,粗的粉碎粒度可以提高蛋雞的采食量,但對蛋雞的生產(chǎn)性能無顯著影響[5-7]。國內外有關蛋雞配合原料中玉米最佳粉碎粒度的研究較少,我國蛋雞配合飼料的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蛋雞產(chǎn)蛋期配合飼料的粒度要求為:全部通過4.00 mm編織篩,2.00 mm編織篩的篩上物含量不得大于15%,但這一標準很難指導實際生產(chǎn),蛋雞配合飼料加工通常采用5~8 mm的篩孔直徑。生產(chǎn)實踐表明,粉碎工藝及粉碎參數(shù)直接關系到蛋雞配合飼料加工成本及加工質量,直徑較大的篩片得到的粒度均一性差,而直徑較小的篩片粉碎粒度偏小,且能耗增加。蛋雞配合飼料中各種原料顆粒的大小、形狀和密度不同,差異較大,極易造成分級,導致料槽中的營養(yǎng)物質變得不均勻,不僅影響蛋雞的蛋品質和生產(chǎn)性能,而且配合飼料中小顆粒部分也未被雞只充分采食和利用[8-11]。本試驗采用6種篩孔直徑(4.0、5.0、6.0、7.0、8.0和10.0 mm)對玉米進行粉碎,研究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及分布對蛋雞生產(chǎn)性能、蛋品質及消化機能的影響,以期找出蛋雞產(chǎn)蛋高峰期的玉米最佳粉碎粒度,提高蛋雞產(chǎn)蛋性能和飼料利用率,降低粉碎能耗,供蛋雞飼料生產(chǎn)企業(yè)參考。
試驗采用單因子試驗設計,選取210日齡的海蘭褐蛋雞2 592只,隨機分為6組,每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72只雞?;A飼糧參照NRC(1994)[12]和我國《雞飼養(yǎng)標準》(NY/T 33—2004)配制,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試驗飼糧中玉米使用錘片式粉碎機進行粉碎,篩孔直徑分別為4.0、5.0、6.0、7.0、8.0和10.0 mm,試驗飼糧中其他大宗原料均使用5.0 mm篩孔直徑進行粉碎。試驗在北京平谷雙銀養(yǎng)殖場進行,試驗雞飼養(yǎng)于3層立體籠,試驗期試驗雞自由采食,自由飲水,保持雞舍清潔和通風,控制室溫并定期消毒。預飼喂4 d,試驗期為16周。
1.2.1 粉碎粒度
飼糧加工過程中,玉米各粉碎粒度分別取樣3份,各組取混合樣品3份,自封袋密封保存?zhèn)溆?,樣品的幾何平均粒徑采用國家標準GB 6971—1986《飼糧粉碎機試驗方法》中的十四層篩分法測定。
1.2.2 粉碎能耗
粉碎能耗(kW·h/t)=1.732×cosφ×U×I×T。
式中:U為電壓;I為電流;cosφ取0.8;T為時間。
1.2.3 生產(chǎn)性能
試驗期間以重復為單位,每日記錄蛋雞采食量、產(chǎn)蛋數(shù)、蛋重、破蛋數(shù)、軟蛋數(shù)和病死數(shù),并計算期內平均蛋重(AEW)、產(chǎn)蛋率、料蛋比(F/E)、破蛋率和軟蛋率。
表1 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1)預混料為每千克飼糧提供 Premix provided the following per kilogram of the diet: Cu 8 mg,Zn 40 mg,F(xiàn)e 70 mg,Mn 30 mg,I 0.175 mg,Se 0. 075 mg,VA 10 800 IU,VD32 160 IU,VK 31. 0 mg,VE 4. 6 mg,VB15 mg,VB126 mg,泛酸鈣 calcium pantothenate 5 mg,煙酸 niacin 7 mg,葉酸 folic acid 0.1 mg。
2)代謝能、粗蛋白質和粗灰分為實測值,其余為計算值。ME, CP and ash were measured values, while the others were calculated values.
1.2.4 蛋品質
在試驗期的第4、8、12和16周末,分別從每個重復隨機選10枚當日產(chǎn)蛋,測定蛋重、蛋形指數(shù)、蛋殼強度、蛋黃顏色、哈夫單位、蛋黃指數(shù)及蛋殼厚度。
蛋殼厚度的測量方法:分別取蛋的大頭、小頭、中間部分的蛋殼,用鑷子剔除內殼膜,用蛋殼厚度測定儀分別測其厚度,再取3點的平均值。
蛋形指數(shù)=蛋的長徑/短徑。
濃蛋白高度的測量方法:取蛋黃邊緣與濃蛋白邊緣的中點間均勻分布的3個等距離點(避開蛋白系帶),用蛋白高度測定儀測量濃蛋白高度,計算平均值。
哈氏單位=100×lg(H-1.7W0.37+7.57)。
式中:H為濃蛋白高度(mm);W為蛋重(g)。
蛋黃顏色的測量方法:采用Lab Scan XE色差儀測定蛋黃顏色的亮度(L*)、紅度(a*)、黃度(b*)值。
1.2.5 營養(yǎng)物質表觀消化率
在試驗期的第16周末,收集蛋雞排泄物,采用鹽酸不溶灰分法測定并計算飼糧和排泄物中粗蛋白質、干物質和總能的表觀消化率。其中,粗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參考GB/T 6432—1994,通過凱氏定氮法測定;總能采用IKAc2000標準型氧彈量熱儀測定;干物質含量參照GB/T 6435—2014測定。
1.2.6 盲腸微生物數(shù)量
試驗結束后,每個重復分別屠宰2只試驗雞,結扎盲腸的開口端,剪下盲腸后,用酒精棉球消毒結扎口,放入已滅菌的塑料袋中,裝入冰盒,立即送到微生物實驗室進行盲腸大腸桿菌、乳酸桿菌和沙門氏菌數(shù)量的檢測。
盲腸大腸桿菌、乳酸桿菌和沙門氏菌數(shù)量測定方法均參考GB/T 4789—2010。將盲腸食糜用滅菌生理鹽水稀釋后,漩渦振蕩3~5 min,逐級進行103~109倍比稀釋,各稀釋度分設6個重復,吸取100 μL稀釋液接種于選擇性培養(yǎng)基平皿上。沙門氏菌使用TPY瓊脂培養(yǎng)基,37 ℃厭氧培養(yǎng)48~72 h;乳酸桿菌使用乳酸桿菌培養(yǎng)基,37 ℃厭氧培養(yǎng)48 h;大腸桿菌使用伊紅美蘭(EMB)培養(yǎng)基,37 ℃有氧培養(yǎng)24 h。平皿培養(yǎng)結束后,根據(jù)菌落形態(tài)、革蘭氏染色進行細菌鑒定,然后選擇最適宜的稀釋梯度,對這3種細菌進行平板菌落計數(shù),求其平均值,以每克食糜所含的細菌數(shù)的對數(shù)值[lg(CFU/g)]表示。
1.2.7 腸道黏膜組織結構
試驗期結束后,對每個重復屠宰的2只蛋雞取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浸泡于固定液中,制作石蠟切片后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和拍照。
絨毛高度:絨毛頂端至絨毛與腺窩生發(fā)細胞的交匯處,通常形成銳角,測定10個絨毛,取平均值。
隱窩深度:腸腺底部至兩絨毛之間基部開口處的距離,測定10個隱窩,取平均值。
腸壁厚度:腸外部至肌層與黏膜下層交接處的距離(漿膜厚度加肌層厚度),測定10點,取平均值。
1.2.8 消化道食糜pH和體重指數(shù)
試驗期結束后,每個重復選取2只試驗雞,屠宰后,分別稱量蛋雞的肝臟、肌胃、腺胃、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重量,并測量肌胃、腺胃、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中的食糜pH,計算各部分消化道相對體重的重量即為消化器官指數(shù)。
消化器官指數(shù)=器官重量(g)/蛋雞活體重(kg)。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和SAS 9.2進行單因子方差分析,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各組間的平均值采用Duncan氏多重比較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性的標準。圖形采用Excel 2016和SAS 9.2進行繪圖分析。
由表2、圖1可知,隨著篩孔直徑的增大,玉米的幾何平均粒徑差異逐漸增大,直徑在2 360 μm以上大顆粒的百分比明顯增大,占比分別為13.77%、22.42%、42.69%、49.10%、50.36%和59.15%。
由表3、圖2可知,隨著篩孔直徑的增大,全價飼糧的幾何平均粒徑逐漸增大,與粉碎玉米的幾何平均粒徑趨勢一致,但差異明顯縮小,粒度分布范圍更寬,易產(chǎn)生分級。
由圖3可知,隨著篩孔直徑的增大,每噸玉米的粉碎能耗逐漸降低,呈非線性關系,對二者進行非線性回歸分析,得出回歸方程y=7.479 2e-0.193x(R2=0.947),經(jīng)F檢驗,P<0.000 1,顯示方程極顯著。
由表4可知,隨著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平均蛋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5.0 mm篩孔直徑組平均蛋重最大,顯著高于10.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隨著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破蛋率、軟蛋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6.0 mm篩孔直徑組破蛋率最低,顯著低于10.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7.0 mm篩孔直徑組軟蛋率最低,顯著低于4.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各組產(chǎn)蛋率和料蛋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但隨著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料蛋比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產(chǎn)蛋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6.0 mm篩孔直徑組料蛋比最低、產(chǎn)蛋率最高。
表2 玉米的幾何平均粒徑
同列數(shù)據(jù)肩標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相同或無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表3同。
In the same column, values with different small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hile with the same or no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as Table 3.
圖1 玉米的粉碎粒度分布
篩孔直徑Sievediameter/mm幾何平均粒徑Geometricmeandiameter/μm幾何標準差Geometricstandarddeviation4.0993.85±32.25a2.26±0.02a5.0996.13±19.69a2.35±0.02ab6.01115.72±78.80a2.34±0.03ab7.01178.10±62.52ab2.35±0.02ab8.01185.03±47.21ab2.40±0.05b10.01351.44±241.21b2.38±0.10b
圖2 全價飼糧的粉碎粒度
圖3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對粉碎能耗的影響
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grinding particle sizes of corn on grinding energy consumption
由表5可知,各組蛋殼強度、蛋殼厚度、蛋形指數(shù)、哈夫單位沒有顯著差異(P>0.05)。隨著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蛋黃比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7.0 mm篩孔直徑組蛋黃比率最大,顯著大于5.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隨著玉粉碎粒度的增大,蛋黃顏色的L*、a*、b*值呈現(xiàn)不規(guī)律的變化趨勢,8.0 mm篩孔直徑組L*值最低,顯著低于4.0、5.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10.0 mm篩孔直徑組a*值最高,顯著高于4.0、5.0、6.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7.0 mm篩孔直徑組b*值最高,顯著高于4.0、5.0、6.0、10.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8.0 mm篩孔直徑組無顯著差異(P>0.05)。
表4 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對蛋雞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同行數(shù)據(jù)肩標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相同或無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下表同。
In the same row, values with different small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hile with the same or no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as below.
表5 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對蛋雞蛋品質的影響
由表6可知,隨著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粗蛋白質、總能和干物質的表觀消化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5.0 mm篩孔直徑組粗蛋白質的表觀消化率最高,顯著高于6.0、7.0、8.0、10.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4.0 mm篩孔直徑組無顯著差異(P>0.05);5.0 mm篩孔直徑組總能的表觀消化率最高,顯著高于4.0、7.0、10.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7.0 mm篩孔直徑組干物質的表觀消化率最高,顯著高于4.0、10.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
表6 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對蛋雞營養(yǎng)物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2.6.1 盲腸微生物數(shù)量
由表7可知,各組盲腸乳酸桿菌數(shù)量沒有顯著差異(P>0.05)。隨著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盲腸大腸桿菌數(shù)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7.0mm篩孔直徑組盲腸大腸桿菌數(shù)量最少,顯著低于4.0、10.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各組盲腸中均未檢測到沙門氏菌。
表7 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對蛋雞盲腸微生物數(shù)量的影響
—:未檢出 not detected。
2.6.2 腸道黏膜組織結構
由表8可知,各組十二指腸的絨毛高度、隱窩深度和絨毛高度/隱窩深度(V/C)值及空腸的隱窩深度沒有顯著差異(P>0.05)。5.0 mm篩孔直徑組空腸的絨毛高度最大,顯著高于8.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7.0 mm篩孔直徑組回腸的絨毛高度最大,顯著高于4.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7.0mm篩孔直徑組回腸的隱窩深度最大,顯著高于4.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10.0 mm篩孔直徑組空腸的V/C值最低,顯著低于4.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8.0 mm篩孔直徑組回腸的V/C值最低,顯著低于5.0、6.0、10.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
表8 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對蛋雞腸道黏膜組織結構的影響
2.6.3 消化器官指數(shù)
由表9可知,5.0 mm篩孔直徑組的空腸指數(shù)最高,顯著高于6.0、7.0和8.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各組肌胃指數(shù)、腺胃指數(shù)、十二指腸指數(shù)、回腸指數(shù)和肝臟指數(shù)沒有顯著差異(P>0.05)。
表9 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對蛋雞消化器官指數(shù)的影響
2.6.4 消化道食糜pH
由表10可知,各組肌胃、十二指腸和空腸中食糜的pH沒有顯著差異(P>0.05)。8.0 mm篩孔直徑組腺胃中食糜的pH最低,顯著低于4.0、5.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他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6.0 mm篩孔直徑組回腸中食糜的pH最高,顯著高于4.0、5.0、7.0、10.0 mm篩孔直徑組(P<0.05),與其8.0mm篩孔直徑組無顯著差異(P>0.05)。
表10 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對蛋雞胃腸道pH的影響
我國蛋雞配合飼料的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蛋雞產(chǎn)蛋期配合飼料的粒度要求為全部通過4.00 mm編織篩,2.00 mm編織篩篩上物不得大于15%。我國飼料廠在蛋雞配合飼料生產(chǎn)中常使用篩孔直徑為5.0~8.0 mm的篩片。王衛(wèi)國等[13]使用5.0、7.0和8.0 mm的篩片對玉米基礎飼糧進行粉碎,研究結果顯示3種粉碎粒度對蛋雞的生產(chǎn)性能無顯著影響,對于干物質、粗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影響,但差異不顯著。高天權等[14]的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玉米基礎飼糧的粉碎粒度從600 μm增加到1 500 μm,蛋雞的采食量極顯著增加,產(chǎn)蛋率和平均蛋重有增加的趨勢。張春蘭[15]研究了玉米基礎飼糧的不同粉碎粒度(671.56、824.97和1 001.7 μm)對蛋雞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各組的產(chǎn)蛋率隨著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顯著增加,采食量和產(chǎn)蛋率均有極顯著增加,料蛋比有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而玉米粉碎粒度對平均蛋重沒有顯著影響。本試驗結果表明,隨著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產(chǎn)蛋率和平均蛋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料蛋比、破蛋率和軟蛋率大致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綜合而言,當使用篩孔直徑為6.0 mm的篩片時,能夠改善蛋雞各項生產(chǎn)性能。這與高天權等[14]和張春蘭[15]的研究結果一致,并將它們的粉碎粒度范圍進一步擴大進行了研究。粉碎粒度較大的飼糧能夠改善蛋雞的生產(chǎn)性能,這可能是因為雞喜歡啄食較大顆粒的飼糧,大顆粒的飼糧進入肌胃后,對攝食行為產(chǎn)生機械刺激,增強了肌胃的消化活動,消化時間的延長也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充分消化和吸收,從而改善蛋雞的生產(chǎn)性能,而過細的飼糧對胃腸道蠕動刺激不足,影響消化。正是由于肌胃研磨功能的存在,沒有必要將飼糧進行的過細粉碎。
蛋形指數(shù)與受精率、孵化率及運輸安全性有直接關系,標準禽蛋蛋形指數(shù)在1.30~1.35。蛋殼強度對運輸儲藏具有重要意義。蛋殼厚度與蛋殼強度呈正相關,良好的蛋殼厚度在一般在0.33~0.35 mm。蛋黃色澤對蛋的商品價值和價格有很大影響。哈氏單位是衡量蛋白品質和蛋的新鮮程度的重要指標,新鮮蛋的哈夫指數(shù)在80以上,它是現(xiàn)在國際上對蛋品質評定的重要指標和常用方法。蛋黃比率能反映出蛋黃所占全蛋的比例,數(shù)值大者,表示蛋品質較好。Hamilton等[16]和Deaton等[17]的研究顯示,飼喂蛋雞玉米粒度為814~873 μm的基礎飼糧,各組間雞蛋哈夫單位和蛋殼強度沒有顯著差異,這與本試驗結果一致,但Saffa等[18]用粒度為774、922和1 165 μm的3種玉米配成的飼糧飼喂羅曼蛋雞,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粉碎粒度對蛋黃比率沒有顯著影響,而張春蘭等[19]的試驗結果顯示,較大的粉碎粒度可以提高蛋黃比率。本試驗中結果顯示,隨著粉碎粒度的增大,蛋殼強度和蛋殼厚度大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蛋黃比率大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而蛋黃顏色變化無明顯桂林,而各組間蛋形指數(shù)和哈夫單位沒有顯著差異,這可能是產(chǎn)蛋率相差較大或者是蛋雞品種不同造成的。
蛋雞的盲腸是一個重要的發(fā)酵場所,其中包含著大量的微生物菌群,正常情況下,微生物菌群中有益菌群如乳酸桿菌是優(yōu)勢菌群,而當?shù)半u機體遭到病原菌的侵擾時,盲腸中微生物菌群的比例就會發(fā)生改變。因此盲腸微生物菌群的比例對宿主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和機體免疫能力都有重要影響。張現(xiàn)玲等[20]研究了不同粉碎粒度的飼糧對肉雞氨基酸表觀消化率的影響,發(fā)現(xiàn)隨著粉碎粒度的增大,大多數(shù)氨基酸的表觀消化率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李清曉等[21]研究了不同粉碎粒度飼糧對肉雞營養(yǎng)物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發(fā)現(xiàn)與210、334 μm相比,449和529 μm的粉碎粒度能夠提高肉雞對粗蛋白質和干物質的表觀消化率。Canibe等[22]研究表明,與細粉碎的飼糧相比,粗粉碎的飼糧能夠極大的刺激胃腸道中乳酸菌的生長。本試驗表明,隨著粉碎粒度的增加,粗蛋白質、總能和干物質的表觀消化率均大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隨著粉碎粒度的增加,盲腸中乳酸桿菌數(shù)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大腸桿菌數(shù)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這與Engberg等[23]的研究結果一致。當?shù)半u采食適宜粉碎粒度的飼糧時,能夠改善腸道微生物平衡,這可能是因為適宜粉碎粒度的飼糧能夠刺激肌胃腺胃的消化活動,延長食物停留時間,改善消化道內的pH環(huán)境,那些經(jīng)口進入消化道的病原菌由于肌胃、腺胃的酸性環(huán)境就會大大減少,而腸道內的病原菌和有益微生物呈競爭關系,病原菌的減少就會促進有益菌群的生長,從而改善腸道菌群。由于肌胃和腺胃消化時間的延長,流動速率相比過細粉碎粒度的飼糧較慢,可能消化更加充分,因而營養(yǎng)物質表觀消化率得到提升。而過細的飼糧會減小對消化道的刺激,導致消化液分泌不足,影響盲腸微生物菌群,過粗的飼糧則會造成胃腸壓力,消化不夠充分,從而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并可能削弱肌胃對病原菌的殺滅作用。
本試驗研究表明,飼喂蛋雞不同粉碎粒度的玉米基礎飼糧,對蛋雞腺胃和回腸pH有影響,其中腺胃pH先降低后升高,回腸pH則6.0 mm篩孔直徑組最高,其他的胃腸道pH均沒有影響。飼喂蛋雞不同粉碎粒度的玉米基礎飼糧,對蛋雞的大多數(shù)消化器官指數(shù)均沒有影響。張春蘭[15]分別使用3.0、4.0和5.0 mm的篩片對玉米進行粉碎,研究發(fā)現(xiàn)玉米粉碎粒度對腺胃、肌胃、空腸和回腸食糜的pH沒有顯著影響,十二指腸食糜的pH先降低后升高。劉文博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在1~21日齡時飼喂肉雞1.5 mm粉碎粒度的顆粒料能夠促進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的發(fā)育,而在22~42日齡時飼喂肉雞2.5 mm的顆粒料能夠促進腺胃的發(fā)育,隨著粉碎粒度的增大,肌胃和十二指腸發(fā)育也越完善。Healy[25]研究顯示,900 μm粉碎粒度的飼糧與300 μm粉碎粒度的飼糧相比,能夠增大肉雞肌胃、腺胃和腸道的重量。這與本試驗結果存在差異,可能與稱量各消化道時殘留有食糜有關。飼喂粉碎粒度過細的飼糧會導致肌胃發(fā)育不良和腺胃的肥大,飼喂粉碎粒度較粗的飼糧能夠增加肌胃尺寸,促進胃酸的分泌,可能是為了增加肌肉以適應肌胃的研磨作用,也可能是為了增加容量研磨更多的飼糧,飼喂粉碎粒度過粗的飼糧會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對消化器官造成損傷。
① 隨著篩孔直徑的增大,玉米的幾何平均粒徑差異逐漸增大,粒度分布范圍加寬,2 360 μm以上大顆粒所占百分比明顯增大。
② 隨著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大,蛋雞的部分生產(chǎn)性能、蛋品質和消化機能指標均呈先上升再下降趨勢。綜合考慮分析,建議蛋雞飼糧玉米粉碎采用6.0 mm的篩孔直徑,在該粉碎粒度下蛋雞的生產(chǎn)性能表現(xiàn)較好,并能提高蛋品質和消化道健康。
[1] 周順伍.動物生物化學[M].3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1:126-127.
[2] 張文麗.產(chǎn)蛋雞飼料配方設計[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4(3):112-114.
[3] 張燕鳴,楊秀娟,曹勝雄,等.飼料粉碎粒度及粒度分布對蛋雞生產(chǎn)性能和蛋品質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15,36(17):18-22.
[4] 甘悅寧,宋志芳,王均良,等.玉米粉碎粒度對陜西略陽烏雞生產(chǎn)性能及蛋品質的影響[J].飼料研究,2014(19):53-57.
[5] 李忠平.粉碎粒度對飼料加工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01,22(4):5-7.
[6] 王衛(wèi)國,盧萍,王俊卿,等.7種飼料原料粉碎粒度與蛋白質體外消化率及能耗的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3,39(5):18-20.
[7] 田玉民,黃濤,吳穎,等.蛋雞配合飼料玉米粉碎工藝的研究[J].中國飼料,2008(12):13-14.
[8] 廖峰.玉米粉碎后顆粒大小不影響蛋雞的生產(chǎn)性能[J].中國飼料,1990(5):42.
[9] 王衛(wèi)國.典型錘片粉碎機的飼料粉碎粒度的初步研究[J].飼料工業(yè),2001,22(9):6-8.
[10] JONES G P D,TAYLOR R D.The incorporation of whole grain into pelleted broiler chicken diets:production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J].British Poultry Science,2001,42(4):477-483.
[11] RODGERS N J,CHOCT M,HETLAND H,et al.Extent and method of grinding of sorghum prior to inclusion in complete pelleted broiler chicken diets affects broiler gut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171(1):60-67.
[12] NRC.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S].9th ed.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
[13] 王衛(wèi)國,朱禮海,廖國平.產(chǎn)蛋雞飼料的粉碎粒度研究[J].飼料工業(yè),2002,23(2):5-7.
[14] 高天權.玉米粉碎粒度對產(chǎn)蛋雞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D].碩士學位論文.雅安: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7:13-17.
[15] 張春蘭.玉米粒度對產(chǎn)蛋雞生產(chǎn)性能及消化道生理的影響[D].碩士學位論文.雅安: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0:15-20
[16] HAMILTON R M G,PROUDFOOT F G.Effects of ingredient particle size and feed form on the performance of Leghorn hens[J].Canad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5,75(1):109-114.
[17] DEATON J W,LOTT B D,SIMMONS J D,et al.Hammer mill versus roller mill grinding of corn for commercial egg layers[J].Poultry Science,1989,68(10):1342-1344.
[18] SAFFA H M,JIMéNEZ-MORENO E,VALENCIA D G,et al.Effect of main cereal of the diet and particle size of the cereal on 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egg quality of brown egg-laying hens in early phase of production[J].Poultry Science,2009,88(3):608-614.
[19] 張春蘭,張克英,丁雪梅,等.玉米粒度對蛋雞消化道生理及飼料流通速率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0,22(5):1271-1278.
[20] 張現(xiàn)玲,秦玉昌,李俊,等.調質溫度對肉雞顆粒飼料質量影響的實驗研究[J].飼料工業(yè),2013,34(21):24-28.
[21] 李清曉,李忠平,顏培實,等.豆粕粉碎粒度對肉雞日糧養(yǎng)分利用率的影響[J].家畜生態(tài)學報,2006,27(5):20-25.
[22] CANIBE N,JENSEN B B.Fermented and nonfermented liquid feed to growing pigs:effect on aspects of gastrointestinal ecology and growth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3,81(8):2019-2031.
[23] ENGBERG R M,HEDEMANN M S,JENSEN B B.The influence of grinding and pelleting of feed on the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digestive tract of broiler chickens[J].British Poultry Science,2002,43(4):569-579.
[24] 劉文博.飼料粒度和料型對肉仔雞生產(chǎn)性能和體組成的影響[D].碩士學位論文.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4:14-20.
[25] HEALY B J.Nutritional value of selected sorghum grain for swine and poultry and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in young pigs and broiler chicks[D].Master Thesis.Manhattan,KS:Kansas State University,1992.